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前几天,有一位家长找果妈,问果妈有没有“仿写”的资料。
仿写,其实就是作文的前身。
在之前,果妈在作文写作这个话题上,也一直强调,日常需要多积累素材,这样在写作文的时候,才“有东西”可写。
但是,家长们要知道:素材的积累,不是用来“生搬硬抄”的。
有些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写出来,但是仿写,反倒不会写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写作没有灵魂。
也就是,缺乏了自己的思考。
仿写,需要一定的素材,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仿写出来的内容是否辞藻华丽,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如何一步步思考,然后写出独属于孩子个性化的一篇仿写内容。
这,才是写作最一开始的初衷。
正好开心果学到《秋天》这一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仿写,所以果妈就以《秋天》为例,教大家如何自己教孩子仿写。
方法一:多阅读,多积累
前面也说到,素材的积累,不是用来“生搬硬抄”的,而是让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有话可说。
积累,不是孩子去背大段的文字,而是去记忆、理解每一个词的意义与用处,去见识更多的写法,比如排比、反问、拟人、比喻等句式的表达。
只有这样的积累,在阅读的时候,孩子才能明白原文的写作方式,在仿写的时候,孩子才有更多的词语、写作手法可用。
方法二:多朗读,多观察
既然是仿写,那么,就一定要多朗读原文,并且,边朗读,边观察。
朗读,是为了更好地熟悉这篇文章。
就《秋天》而言,讲述的秋天的景色,落叶、大雁,用这些秋天的特色,来体现“秋天来了”。
朗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感受到这样的秋景。
然后,再观察,观察更注重于文章的句式、写作手法等。
比如《秋天》中,通过描述树叶的颜色、数量、状态,天气温度的变化,来体现秋天的到来,这便是从视觉、触觉来写。
黄是颜色,一片片是数量,落下来是动态,这些,都是我们视觉能够看到的内容。
天气凉了,这是触觉,是我们身体的感知能力。
那么……那么……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型,属于并列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链接在一起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样的写作手法,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所以在仿写的时候,这个句型也得用上。
方法三:多带入,多思考
写作的“灵魂”,其实就是“带入与思考”。
不难发现,《秋天》这一篇文章的“带入”其实挺多的,主要是带入了“五感”中的视觉、触觉。
对于秋天来说,可以先让孩子代入到秋天中,想一下能够“代表”秋天的景色,比如稻子、桂花、菊花等等。
选定一个景色之后,在孩子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教孩子学会使用“五感法”思考写文,也就是让孩子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这几个角度,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
桂花给我们的五感有:桂花开了、桂花是黄色的、桂花很香、桂花很小等等。
再加上我们积累的词汇,以及《秋天》这篇文句式的模式,我们可以写成:秋天来了,桂花开了,一朵朵桂花金灿灿的,那么小,那么香。
这么一篇简单的仿写,就完成了。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来代替,会写的字,一定要写。
写在最后
虽然是仿写,但其实,也需要孩子对写作内容进行框架的搭建。
先理解,再观察,然后带入、运用五感法等进行写作。
这样一个过程,能够提升孩子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让孩子更亲近大自然。这样的观察力,对生活素材的积累,都是在为孩子二年级的看图写话、三年级的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的最后,不要让孩子将写作文当成任务,而是享受观察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