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7月15日凌晨,上海打捞局在山东半岛的威海刘公岛,打捞出了一艘沉睡了41年的“海底巨兽”。
这是一艘长88.14米,宽9.12米的潜艇。
可39年后,英国却突然上门喊话,要求我们把那艘打捞出来的潜艇还给他们。
英国的潜艇为何会出现在我国的海域?面对蛮不讲理的英方,我国是如何回应的?
1931年6月9日,清晨的威海港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海面上能见度极低,还伴随着强风和大浪。这种天气对于任何海上作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出海时,舰长约翰·史密斯上尉站在指挥塔上,透过模糊的视野,试图判断前方的航道。
他知道,今天的训练任务可能会比平时更加艰难,但他也明白,这种恶劣的天气正是锻炼舰员应变能力的好机会。
下午,悲剧发生了。
由于能见度过低,他们已经悄然驶入了我国的海域,但对此,舰长竟浑然不知。
在鱼雷试射的过程中,海神号始终没能瞄准目标,为了重新帮助士兵完成试射,船长还下令“海神号”直接右转掉头,回到出发点重新准备射击。
可此时我国的“渝泰号”货船正在照例执行任务,在薄雾的影响下,双方谁也没看见谁,最终发生了碰撞。
舰员们迅速冲向各自的岗位,试图弄清楚发生了什么。然而,一切都来得太快了。
16人当场死亡,他们的尸体被海水冲走,永远留在了这片冰冷的海域。其余31人幸运地被附近的渔船救起。
还有8人被困在鱼雷舱内,他们试图通过紧急出口逃生,但舱内的压力迅速上升,海水涌入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40年沉船重见天日
时间来到1972年,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开始秘密筹划一场前所未有的打捞行动。
经过数周的努力,他们终于在一片泥沙覆盖的海床上发现了潜艇的轮廓。
这个方案详细规划了打捞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如何定位潜艇、如何固定打捞设备、如何确保打捞过程中的安全等。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打捞局准备了两种打捞方案:逐步打捞和折线起浮。
逐步打捞是一种传统的打捞方法,通过逐步提升潜艇的各个部分,最终将其整体打捞出水。而折线起浮则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打捞技术,通过多条钢缆的协同作用,将潜艇整体起浮。
为了确保打捞行动的成功,打捞局组建了一支联合作业队伍,包括工程队、潜水队和海军水下特种部队。这支队伍不仅具备丰富的打捞经验,还拥有先进的打捞设备和技术。
潜水员们接受了严格的训练,他们需要在极端恶劣的海底环境中工作,面对低温、高压和复杂的机械设备。
潜水员们遇到了诸多技术难题,需要考虑潜艇的重量、可变重量和接触面积等因素。
此外,拖救船曾出现简单机械故障,但幸运的是,这些故障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清理工作
10月中旬,北海舰队派出5名专业队员协助鱼雷舱的拆清工作。
鱼雷舱是潜艇中最危险的部分,因为里面存放着大量的鱼雷和弹药。
清理过程中,队员们发现了5条鱼雷、134枚炮弹、约4500发步机枪子弹、约3000发转轮枪子弹、30个高压气瓶(压力高达200个大气压)以及336只蓄电池(每只重约320千克)。
这些物品的处理需要极其谨慎,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例如,鱼雷的气体放空耗时长达6小时,而高压气瓶的处理更是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
10月29日,烟台救助站和航修站全员投入清舱工作,最终回收了908吨废钢铁。
武器弹药的处理同样重要。子弹被交由上海局处理,而其余的弹药则就地销毁,以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威胁。
这一消息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部分英媒质疑中国打捞目的,猜测可能是为了学习潜艇技术。
英国要求归还
尽管如此,中方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打捞行动是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
后续
尽管偶尔有媒体提及,但热度逐渐降低。部分技术细节和资料仍未解密,许多参与打捞的工作人员已经离世。
但历史学者和海事专家并未忘记这一事件。他们持续收集相关资料,试图还原完整的打捞过程。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