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心内科门诊患者中,30%以上都有心理问题。要以我们临床医生看,还真不止,得有50%以上。所以,不少医院都开了“双心门诊”。
前几天门诊就遇到这么两位心病引发心脏病的患者,挺典型。
第一位,年近70岁的张先生。张先生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前心脏有过“室性早搏”,24小时500到3000次,也不算多,经过治疗病情平稳,不怎么发作了。可最近又感到心慌,早搏增多了。
医生问张先生,最近有什么事吗?病情变化总要找找原因的。
原来,张先生家老人走了,家人为继承遗产的事有了矛盾,甚至想打官司。张先生感到烦闷,睡不着觉,几天下来,就觉得心慌、早搏多了。
第二位,不到50岁的李女士。也是心慌来的。李女士有高血压,早先也有过心慌,吃点儿“心可舒”就缓解了。可最近一个星期心慌加重,每次发作得半个多小时,吃药也不管用,得听着音乐放松才能慢慢缓解。
李女士说,孩子得了淋巴瘤,配好型了,准备进仓了,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李女士很生气,烦躁,心慌就加重了,原来控制良好的血压也升高了。
很明显,这两位患者都是由于精神情绪的问题导致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
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早就认识到情志和疾病的关系了,比如“喜伤心,怒伤肝,思虑伤脾”,说的就是精神情志对身体疾病的影响。十九世纪,西方科学家也提出了“心身”概念,强调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病中的主要地位。到上世纪70年代,医学模式就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了。
心血管病,是和精神情绪关系很密切的疾病。上世纪80年代,美国心身医学研究所就将心身疾病定义为由环境心理应激引起和加重躯体病变的疾病。明确指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源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原发性心动过缓、功能性期前收缩、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其实也好理解,人是一个整体。人在社会中生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无论好坏,都会引起精神情绪的变化。如果变化剧烈,或者持续过久,就会导致身体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神经调节、内分泌激素就都不正常了,这就会引起全身脏器的功能紊乱,人就得病了。
情绪应激会交感神经系统的异常兴奋,就会带着脑垂体、肾上腺这些内分泌腺功能不正常,激素分泌就紊乱了,对血压、血脂、血糖的调节不正常了。我们常说炎性反应,情绪应激、心理因素也会激发身体里的炎性反应,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影响凝血因子,这些都和心血管病关系密切。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本身性格方面可能有些缺陷,容易钻牛角尖,不合群;有些人遇到生活事件、尤其是负面生活事件,不开心、不好的事情,会长时间想不开,耿耿于怀;并且会因为心理因素导致或者加重不良的生活习惯,像吸烟、酗酒、熬夜等,或者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反过来,心血管病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也高。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是非抑郁症者的1.5~2.0倍,多家医院调查显示,心血管病患者中焦虑的检出率在23.6%到70.9%,多数在40%以上。而要是心梗、心衰之后,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更高。
其实,要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遇上了事有情绪反应也很正常,人有七情六欲嘛!但是负面的情绪要尽快排解掉,才能减少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所以,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之一就是“心理平衡”。
心病和心脏病,共病因素很多,并且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治疗时也要并重呢!
医生在给这两位患者开出检查时,也进行了一些心理疏导。
像张先生,医生劝说,已是年近古稀,最重要的是身体好,活得长,老人遗产、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张先生表示也想开了,不争钱财,不去打官司了。但愿张先生真能想开。
李女士呢,一开始医生听到配型成功、要进舱了就劝说了。这是好事啊!淋巴瘤做干细胞移植,能配上型多不容易,这不是有希望了吗?所以,改变思维方式也挺重要。
这些患者,必要时需要去心理科等专科就诊。
(原创,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