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熟悉美剧《老友记》的朋友会知道,即使作为几个人中最穷的Joey对于食物也基本没有对食物担忧过,几个人更是经常互相分享食物,薯条、炸鸡和牛奶等更是丝毫没有在意过。而其中令人深刻的一幕是,Joey抱着一大桶炸鸡走进卧室,对着朋友们说谁要炸鸡来着,反正我只吃皮,谁要肉就拿去不然我就丢掉了。
买桶炸鸡只吃皮就丢掉,这放在中国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情。而此外在中国别说几个室友分享食物了,就算拉上几个好友到家里放开了吃也得顾及一下钱包的厚度,可为什么美国中下层收入者都能这么不顾及食物的价格呢?这就得从美国的大农业历史说起了。
美国的农业发展史在大多数国人眼中,农业都是一个较为低端的产业,而农民一年辛苦劳累到头还赚不了几个钱。可美国的农业从业者不一样,因为美国有着上帝天选的大平原,基本上美国的农业都是靠着大农场模式,一般中小型农场多为家庭式作业。
对,美国的农业从业者已经算不上农民了,应该成为农场主更为合适。截至14年,美国的农业从业者只占据全美国人口的2%,而全国的农场大约有220万个,平均下来每个农村的面积为418英亩,折算过来就是2400亩地。
并且最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农场大多数都是自家人都能搞定,不需要另外聘请工人,而平均下来每个农场也仅需要1.6个劳动力就能搞定一切,包括播种、灌溉以及收割等一切步骤。简而言之,1个美国农民的产出能顶上236个中国农民,这就是美国的农业。
为什么美国的农业那么牛?
地理因素不必多说,上帝的亲儿子不是白来的称号,大平原地形让美国可以利用各种机械辅助农业,而中国依旧停留在牛耕、人力的阶段。中国除了因为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买不起大型机械外,还有各种复杂地形不适合机械耕种的原因。
而除了地形外,美国的农业这么厉害还和它的发展史有关。都知道美国是个由殖民地发展起来的国家,当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后,除了一些想要冒险淘金的探险家,还有一些想要追求更好生活的普通民众。
这些民众来到美国后并不会去淘金、探险,而是选择谋求一份安稳的工作,又或者圈起一块地以耕作换取金钱来购买更多的商品。
不管怎么样,在殖民地时代时美国的土地基本上算是“白给”,只要你敢圈地不怕印第安人的骚扰,就没人管你种了多少地。而除此外,美国南方还存在着长期的种植园经济的历史,种植园依靠着廉价的黑人劳动力种植大量的土地,并且基本没有劳动成本,这种种植园经济虽然早已破灭,但其遗留下来的大农村思维在美国南方依旧盛行,许多美国南方的红脖子们依旧十分重视土地,这一点和中国农民有点相似。
而在工业革命到来后,各种拖拉机等大型辅助机械更是解放了美国农民的生产力,让美国的大农场经济锦上添花。
美国食品低廉的原因依靠着批量生产的农业以及其副产品的价格在美国自然低廉,所以你在美国可以看到牛肉、玉米以及烤鸡等的价格都十分低廉,一些如薯片、汉堡等垃圾食品的价格也不算贵,这是大农业所带来的价格优势。
50年代的美国超市
当然了,肉类和批量生产的零食确实便宜了,但不能批量生产的蔬菜和鲜花却着实不便宜。但就像Joey不在意炸鸡一样,在美国几乎没有人会在意食品的开支,进到大超市的食品区基本可以无脑往购物车里塞。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只算食物开支确实不会高,如果是单身且食量不算大的话,在保证每餐有肉有奶营养均衡的情况下,自己准备食材一个月下来也就三百刀以内就能搞定,对比起美国的人工薪水来说确实算不上高昂。
当然了,如果要到外面用餐,那就要涉及人工之处,那价格肯定又不一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美国大多数食物的价格真的称得上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