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几年,美国如何助力苏联从废墟崛起为工业强国?

云中史记 2021-06-15 23:25:59

1922年12月30日,苏联正式成立。

1、破败不堪的立国基础

此时的苏联,刚刚经历了8多年多的残酷战争(一战+内战)。

一战,沙俄伤亡上千万,3年的内战,苏俄又伤亡千万人,8年多下来,伤亡2千多万。

这时的苏联,是最脆弱的时候,经济崩溃,瘟疫横行、社会动荡。波兰如果强势一些,完全可以骑在苏联头上打脸。

当时的德国,虽然深陷协约国的重重压制,经济凋敝、一地鸡毛,但远比苏联好得多的多了。

考虑到俄罗斯人在中西欧传统的恶劣印象,当时许多人就觉得:这样的苏联会很快崩溃的。

2、十年逆势的强大国力

但是,就是这样被彻底打残的苏联,到了1932年,10年之后,就一跃而为欧洲数一数二的工业大国,1937年,工业总产值位列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2年,苏联用4年又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了1500多家现代化大型工业企业,包括大量的拖拉机、飞机、汽车、机床、精密仪器、化工、机械制造企业,几年的时间,苏联就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

4年多的时间,苏联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就由1928年的48%上长为70.7%;发电量、工业产值等等,都翻了几番。

而到了1937年,完成了第二次五年计划的苏联,已经成了欧洲工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成为欧洲令人生畏的力量。

正因为有了强大的工业体系、工业底子,苏联才能在二战时期拼死扛住,并在二战之后,一跃而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苏联人的成功,仅仅是苏联的制度优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苏联人吃苦耐劳?亦或是在斯大林的鞭策之下?…………

以上的因素都有一些,但还有些重要外在因素,是一般人所忽略的。

比如——未来的投资、技术。

其实回过头想想我们最近的40年,不也正是坚持不懈地引进外资和技术,加上国人的吃苦耐劳和聪明才智,从而为后来的经济奇迹打下了基础。

对于任何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经济体来说,光靠国家层面的引导和管理还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尽可能多的外来资金和技术。

能能为百废待兴的苏联(苏联这样巨大体量的国家)提供全方位支持的,在当时的世界,有且仅有美国一家。

3、备受冷眼的北美雄主

如果把美国和那些西方老牌殖民帝国相比,在1900年前后,美国的国力就远超欧洲诸国了。

19世纪,美国的精力和力气主要在国内,上百年的“西进运动”,抢劫印第安人的土地,抢劫墨西哥和法国人的土地,美国的国力冉冉上市……

等到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时候,国内的市场空间已经趋于饱和了。

美国人,要向外看,其实就是要多多地把生意做到外面的世界去,多搞外循环。

一战之后,自认为帮了协约国大忙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心情舒畅地来到了欧洲,为了彰显美国的“灯塔精神”,威尔逊提出了诸如“民族自决”的普世价值观。

而且,此时的美国是欧洲所有国家的最大债主,欧洲列强在战争中打得一地鸡毛,他们残存的实力加起来也远不及美国。

说实在的,只要美国愿意,就那时候的技术条件,只要国会老爷们舍得拨军费,美利坚已经足以“拿下欧罗巴”了。

不过,欧洲有英法,全世界陆地的一半不到点依然是他们的殖民地,这2个日不落帝国的殖民版图覆盖全球,真要死扛,英法也不怕美国。

但是,对于美国,英法是始终很有芥蒂的,然后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就被各种羞辱,英法的舆论媒体连篇累牍地嘲笑美国,骂美国是个没文化的暴发户、土鳖,

本应占尽C位的威尔逊天天被英法奚落,最后美国怒了,就拂袖而去,包括美国倡导建立的国联,建是建起来了,美国却没签字加入。

4、急需走出去的美利坚

当时的美国,就已经是当时的“世界工厂”(当时还没全球化,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很多,美国的工业产能相对世界第一)。

美国国内的市场已经饱和,资本急需走出去,南边的墨西哥消化不了多少美国产品,北边的加拿大还是英国殖民地,美国产品要走出去,那就得发掘尽可能多的“自由世界”市场。

可是,茫茫蓝星,到处都是列强的殖民地,除去列强,全世界的独立国家两只手都数得过来,那些殖民地,美国的产品很难进得去。

而且,一战结束,英法稍微恢复元气之后,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转手就开始对美国搞贸易战,彼此对对方的产品不断加关税,彼此抵制。

美国人很郁闷,但是也没办法,至少,那时候的大英帝国海军账面上还是世界第一,法国以百万陆军的规模号称世界最强,而美国,军队的规模和实力是很有限的。

不管如何,走还是要走出去的,不然早晚被内卷耗死。

5、美国最终锚定苏日德

当时的世界,有三个既独立也比较强但又不属于英法阵营的国家,就是德国、日本、苏联。

一战以后,三个国家的或发展、或崛起、或辉煌,都与美国的全力支持密不可分。

先简单说说德国和日本。

一战之后,欧洲大陆最惨的自然是德国,旁边的法国人恨不得再把德国拆解回统一前的模样,最好彻底终结德国的国运。

不过,英国人不同意,毕竟英国人向来在欧洲大陆上谁强揍谁,每次法国人想要整德国的时候,英国人都会及时地出来制止。

如果德国人彻底歇菜了,而苏联又和西方是敌对的,那欧洲大陆,就真的法国人一家说了算了。

于是,英国人默许,法国人鼓掌难民,美国对急需资金和技术的德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投资,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

美国人的理由很“伟光正”啊:你们都欠我们的钱,德国欠你们的赔款,德国要是完了,没钱赔你们,你们拿什么钱还我们?

欧洲人哑口无言,在美国的“鼎力扶持”下,德国几年内,就获得了几百亿金马克的投资,经济迅速起来了。

而日本,别的不说,光日本需要的石油,几乎全部来自美国,无数的工业原材料、资金和技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日本。

而苏联,也受到了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支持。

6、苏联崛起的美国推手

苏联成立后,没收了一切外国资本和资产,把沙皇欠下的外债全部废除。

这让英法急眼了:哪能这么玩?不行,赔钱。

然后,苏联和英法就弄僵了,而德国、美国就顺势出手了。

苏联刚建立不久,德国就成了苏联的第一个西方建交国家,德国把从美国弄来的资金和技术又转投到苏联,而靠着德国牵线搭桥,美国人也直接和苏联做起了生意。

而美国人的资金、技术,开始逐渐进入苏联。

本来,美苏之间的合作是顺势的,渐进的,但很快,一场剧变来临……

1929年,恐怖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整个西方世界进入了经济大萧条。

经济大萧条之下,民众消费能力不断下降,资本家生产出来的工农业品大量的积压,卖不出去,农产品倒掉、扔掉,工业品则废弃。

苏联,其经济模式和西方并不兼容,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而此时,苏联最需要的依然还是资本、技术。

于是,当西方的产品没人要的时候,苏联就成了全球的捡漏者,拼命的招商引资,引起各种技术、设备、产品、资金。

不过,要引进西方大量的技术、设备等,资金完全依赖国外也不现实,苏联自己也需要筹措很多工业发展项目的启动资金出来,就像日本,靠大清国的赔款作为自己工业化的原始启动资金。

斯大林为了筹钱,可谓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绞尽脑汁,除了把尽可能多的农产品卖到国外换黄金、外汇,斯大林还把历代沙皇居住的冬宫当成了印钞机,把数以千吨的珍贵文物打包出售,换取外汇。

那几年,斯大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文物贩子。

苏联手里有了钱,西方世界多年的大萧条,促使美国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涌入苏联。

1930年代前几年,至少有十几万美国的工程技术人才移民苏联,他们成为苏联各行各业的顶梁柱,他们为了促进苏联的工业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里,苏联的许多国家级重点项目,包括苏联三大钢铁厂、四大拖拉机厂、大型发电站等,大部分都是有赖美国支持建造。

那几年,全世界出口的机器设备,有近一半流入了苏联境内。

这些源源不断地支持,促成了苏联强大的工业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有相当部分是美国助推的。

正因为二战前十几年只争朝夕攒下的工业家底,苏联才能扛得住二战,并在二战后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

最后,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任何大国的崛起,埋头苦干都是最基础的,如果再加入一些国运造势的成分,国际环境的辅助,想不过上好日子都是难的。

0 阅读:227

云中史记

简介:史有所长,人有所短,读史、阅事,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