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新能源车领域,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消费者的主流选择。然而,随着销量的激增,汽车质量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每年315期间,汽车质量问题更是成为全网热议话题。聚焦315,智电车讯启动线索征集:向“渣车”说不!
数据相关显示,去年我国汽车销量再次突破300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近1100万辆,同比大涨4成多,渗透率已接近50%。然而,火爆销售的背后,隐藏的质量问题也不少。据统计,去年新能源车召回数量竟然超过了381.6万辆,比2023年全年还多。这样的数字,是不是感觉心里咯噔一下?
在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中,新能源车的“三电”问题尤为突出。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本该是安全与性能的双重保障,如今却成了不少车主心中的痛。电池故障频发,续航里程说降就降,有时甚至半路“罢工”,甚至有的车辆在充电或静止状态下发生自燃,让人不寒而栗。那一抹火光,不仅烧掉了车子,也烧掉了车主的信任。
除了“三电”问题,智能座舱和智驾故障也成了新投诉热点。一些车企似乎急于在智能化的大潮中分得一杯羹,技术尚未成熟便匆匆上马,结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尴尬:系统升级遥遥无期,承诺的功能成了“空头支票”,更有甚者,OTA升级后体验不升反降,让人直呼“升级了个寂寞”。
再来说说车身生锈和减配问题,同样是不少车主的“痛中之痛”。部分车企为了打价格战,拼了命地降低成本,可成本一降,质量也跟着滑坡。一些车主反映,新车开不到一年就开始生锈、部件开裂,这哪里是买车,简直是买了个“定时炸弹”。看着爱车变成这样,车主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而最让人无语的,莫过于价格“背刺”。随着车企“以价换量”,大打“价格战”,车主们不仅要担心车子本身的质量问题,还得时刻提防车子贬值的速度。尤其是对15万以下的车型车主来说,很多时候车子还没开热乎,价格就跳水了,那种“买亏了”的感觉,简直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编后语
鉴于此,智电车讯决定自即日起,吹响汽车质量问题线索征集“集结号”。我们深知,每一位车主的声音都值得被听见,每一份投诉都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宝贵力量。所以,无论您遇到任何关于汽车质量问题方面的“糟心事”,都欢迎您随时向我们倾诉。我们将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为您积极与车企沟通协商,推动问题的解决。同时,我们还将围绕重点问题进行专项传播,跟踪重点问题解决进展,确保您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汽车质量关乎每一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关乎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守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汽车行业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迈进。在此,智电车讯也提醒各位准备购车的朋友们,选择需谨慎、了解要全面,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每一次出行都安心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