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就不配活着吗?”有人转正2800贼开心,有人年薪20万说没面子

科学之城 2023-03-23 16:52:34

33岁、大专学历的美兰,辞掉工作脱产复习5个月,考上了镇上办事处的编制——最低一层的办事员,转正之后2800元。

她开心得赶紧跟父母打电话报喜讯,虽说工资低到尘埃,但总算有一份生计了。

美兰的小学同学志军,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县里前三进的市重点,又保送进了某985高校读计算机专业,毕业年薪20万。

参加大学同学聚会时,他仍然局促地缩在一角,脸憋得通红,觉得难堪没面子。因为他的同学不是出国留学就是创业,他的工资水平完全垫底。

试想一下,如果志军拿着美兰的工资,恐怕直接精神崩溃,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书白读了!可是如今,高学历低收入的现象普遍存在,就算优等生毕业,也不一定顺风顺水,一直有光鲜亮丽的高薪工作。

还有那些靠体力劳动谋生计的底层工作者,在高薪阶层眼里,就是社会的累赘吗?

年薪20万,同学聚会没面子

34岁的志军出生在教师家庭,父母都是高中教师,这也决定了他从小就被父母严格要求,马不停蹄地熬夜学习,就连节假日也不敢松懈。

即便志军上初中开始,就被父母拽去上各种补习班,每天刷题做卷子熬到12点,吃饭的间隙还是逃不过父母嘴缝里钻出的压力,“人家王伯家的女儿,上个月考了县里第一名,还拿了数学竞赛一等奖,咱也不知道啥时候才有盼头。”

正在大口嚼饭的志军喉头一紧,使劲儿咽了一下嘴里的米饭,“我吃饱了,妈。我进屋做题了。”

“去吧,乖儿子,下周拿个第一回来。”

砰一声,志军关山了门,也把母亲这句“温柔的命令”关在了外面。

翻开沉重的习题册,上面写满了满满当当的笔记。放学时同学约他踢球,他想都没想拒绝了。足球、篮球、在操场上狂奔,这些记忆似乎从来不属于志军。他拥有的,只是堆叠到人一样高的习题册、错题本,背不完的文言文。

桌上的小台灯已经用烧了4个,整整一抽屉都是用完的空笔芯。他也想偶尔挣脱束缚,去操场上跑得大汗淋漓,释放一下压力。只是从来没有人教他可以这么做,每次走出门时,母亲都会问他去哪儿,周考考了多少分?

踏出家门的一只脚就收了回来,重新回到自己的书桌旁,翻开了英语习题册,他把所有压力都压缩成一小块,关进心底深处那个小门里。每到焦虑到喘不上气时,他就告诉自己,等上了大学就好了,大学我要放开了玩儿,再谈个恋爱!

志军确实很争气,在省第一高中的3年奋战,让他走了提前批,直接保送进了上海一所985的计算机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母亲尖叫着抱着儿子的头一顿乱亲,转头就去找她单位的同事炫耀去了。

暑假两个月,是志军人生最快乐的日子。他每天去打球、长跑,还约了同班女生看电影。可那短暂的释放随着大一开学彻底湮没。

大学生活,课程压力倒是其次,反而母亲每天晚上8:00,必打电话,还用高三班主任的语气督促志军铆足劲儿学习。“大学不比高中,没人督促你。人家刘叔的儿子毕业一年,都拿80万了,你能挣多少?”

也许是母亲日夜近乎威胁般的督促,志军仍不敢松懈,专业成绩年年第一,毕业后被一家科技公司录取,年薪20万。在同学会上,他尴尬地坐在角落,看着同学们交谈甚欢。

回家却看到母亲的冷脸,无疑,薪资远没达到她的预期。但常年紧绷高强度的学习节奏,让志军患上了重度焦虑和中度抑郁。整夜失眠让他神经衰弱、工作也频频出错,他只能辞职去看心理医生。问诊室,志军刚要张口,母亲站在一旁又喋喋不休起来。

三四线,转正2800,日子照样红火

反观志军的小学同学美兰,从小男孩子般的性格,长大了也喜欢偷人家树上的枣,溜进菜地拽一根青茄子就往嘴里塞。当然,美兰的父亲也没少拿拖鞋摔她。

她的成绩也稳稳驻扎在了最后三名。有次,她拿着折成纸飞机的卷子去向志军讨教问题,被志军一脸鄙视地推开。母亲教育他,从小不要和差生玩,不要浪费时间在学习之外的事。

志军牢牢把话记在心里,而美兰也甚觉没趣,就离开了。

美兰就这么吊儿郎当地混到初中,被父母按在桌子上硬学了两个月,垫底考上了县里最差的高中。那所学校专门收各种顽皮、厌学、成绩差的学生,被俗称为“县上的兜底学校”。就是只要不交白卷,都能考上的那种学校。

就是在这一所被志军鄙视、正眼都不瞧的“垃圾学校”里,美兰遇见了她现在的老公刘明。他高高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脸也白白的很清秀,看起来就像一个斯文书生。美兰看他柔弱老实,就很喜欢故意欺负他。

一来二去,只要美兰看见别的人欺负刘明,她就怒发冲冠地过去阻拦,还曾经拿着一根棍子赶走了欺负刘明的小混混。刘明也不自觉地对美兰产生了好感,他是从小心脏不好,治疗耽误了学习,才无奈进了这所学校。

两人羞涩地背地里谈起恋爱,刘明身体好转后,高考进了一所普通二本,美兰则上了大专。他们两个毕业后都回到了老家——一个四线城市旁边的小县城。

美兰和刘明家里都是务农,经济不宽裕,刘明毕业后心脏又恶化,住进了医院,美兰一直床前陪护。也许意识到刘明以后可能得自己来养,还有两家的老人、没出生的小孩,美兰突然意识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照顾刘明那段日子,美兰辞掉了网吧网管的工作,把床铺、茶壶毛巾全挪到了刘明的病房,在走廊打了地铺,晚上学到12点,她告诉自己,要有一份工作,才能把两个家撑起来。

为了省钱付医药费,给他俩的父母买药买吃穿用的,美兰再没买过化妆品,偶尔买一件短袖也是20元以下的,买菜做饭不超过800元,到晚上就去菜市买快烂掉的菜叶。给刘明喂好饭后,趴在走廊看起书来。

就是凭借这股韧劲儿,美兰考上了镇上的事业编的办事员,转正后2800元。虽然没她在网吧挣得多,但日渐成熟的美兰知道,编制稳定,旱涝保收,大不了全省出来给刘明治病。日子再苦也能熬!

“穷,就不配活着吗?”

志军从小是佼佼者、尖子生,可是毕业后年薪20万,仍不如意,自卑总怕别人看不起他。还有听着母亲的冷嘲热讽,就连看心理医生,也没办法敞开自己去倾诉。

再看美兰,从小就是个泼皮,考上镇上编制也不过2800元,还不足志军的零头。可是美兰却很满足,欣喜若狂,觉得是老天爷待她太不薄了!

如果按照挣的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配活着,那恐怕90%的人都没有资格活下去。其实,用钱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质量,本身就是一个畸形问题。

就算收入惨淡,有诸多无奈,但也不耽误自己每天用心地做饭刷碗跑步浇花。生活的体验在于心境,跟钱没关。只要心里敞亮,不管挣多少,也照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3 阅读:493
评论列表
  • 2023-03-23 20:10

    确实不配活着 如行尸走肉

    雨季 回复:
    没有穷人,也就没了富人,富人靠穷人致富,没了穷人,全是富人,估计都饿死,
  • 2023-03-24 12:57

    每次一尿尿就控制不了想起家里已经过世的长辈,觉得是相当于尿长辈亡灵,感觉侮辱了亡灵,并且觉得他有可能会知道,越控制每次越想,心里极度别扭感觉不配活着应该去死还有救没?[汗]

  • 2023-03-24 07:17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

  • 2023-03-25 15:21

    [静静吃瓜] 印度每个月只有5斤粮食的补助。也就10块钱。[狗头]不是一样努力的活着[哭笑不得] 你凭什么想不开去死[哭笑不得] 是一个月10块钱。[狗头]作为印度最良心的制度,救活了数之不尽的穷人。[静静吃瓜] 你还是吃太饱了[哭笑不得]真他妈的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拍手]

  • 2023-03-29 01:34

    我们国家前辈不少人,挺着肚子也活过来!人与人冇得比,人家吃一歺我们三年五年工资都不够。那什去死了,算了吗?人活在世上是没法比的。你俩千多,他俩万多,还有比他更多几百万,几千万,怎么比?

  • 2023-03-30 07:04

    穷确实不配,

科学之城

简介:小众群体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