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1》显示,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9%,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超过50%,整体上患病人数已达2.45亿。我国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居首位。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降压药要长期服用,绝大部分需要终身服药。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主要分为五大类:
● 第一类:“xx普利”类;第二类:“xx沙坦”类;第三类:“xx洛尔”类;第四类:“xx地平”类;第五类:利尿剂。
常用的降压药整体相对安全、疗效好,但因长期服用,不同药物也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干咳、脚踝水肿;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血钾升高、支气管痉挛;
尤其当不良反应较大,难以缓解时,需及时停药、换药!
出现这些情况,立刻换药!
01
“普利”和“沙坦”类降压药
“普利”类:药名以“普利”结尾,如卡托普利等。
“沙坦”类:药名以“沙坦”结尾,如氯沙坦等。
这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接近,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降低血压,对心、肾等器官具有额外的保护作用。
但要注意以下不良反应:
1. 干咳:“普利”类的药物常见干咳,当咳嗽严重无法缓解时,可换用“沙坦”类药物。

2. 血钾升高:两类药物都会引起血钾升高,严重者可引起高钾血症。
一般建议刚开始用药后1周复查血钾。如果出现高血钾相关表现,应及时停药并医院就医。
高钾血症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早期多表现为乏力、恶心、心动过缓。随着血钾的升高会出现肢端麻木、肌无力、血压降低、神志恍惚、嗜睡,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低血压、心律不齐,如不及时治疗,严重的高钾血症会导致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3. 血管神经性水肿(罕见):多见于首次用药,当出现声带甚至喉头水肿时立即就医。
小贴士:“普利”和“沙坦”类降压药禁用于妊娠期妇女,一旦发现怀孕,及时停药。
02
“洛尔”类降压药
“洛尔”类药物,药名以“洛尔”结尾,如美托洛尔等。这类药物可降低心率、心脏工作压力,降低血压,并起到额外的心脏保护作用。

不良反应:
1. 支气管痉挛:使用”洛尔“类药物可能会造成支气管痉挛,一旦发现气管痉挛或呼吸不畅,立即就医!
2. 心功能抑制:常见表现为脉搏、心跳减慢,若每分钟心跳低于50次或有头晕、疲劳等症状,应停药就医。
小贴士:“洛尔”类药物禁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如心率<55 次/分等)、支气管哮喘患者。
03
“地平”类降压药
“地平”类药物,药名以“地平”结尾,如硝苯地平等。主要通过直接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
这类药物降压作用强,无绝对禁忌证,适用范围相对广。此外,还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药物也属于此类。

不良反应:
1. 脚踝部水肿:一般较轻微,有些可自行消失。如果水肿严重或不能消失,应减量或停药。
2. 头痛、面部潮红、心跳加快:一般出现在用药初期,与剂量大小相关,机体适应后可自行消失或缓解。若症状明显导致不舒服,应及时停药。
3. 牙龈增生:一般发生在服药后1-3个月,停药后可能消退。注意做好口腔卫生。
04
利尿剂
利尿剂,按照药效作用强度,分为强效、中效和低效利尿剂。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前面的药物联合使用。
强效利尿剂有呋塞米和托拉塞米;中效利尿剂有氢氯噻嗪。主要不良反应是血钾降低,表现为包括恶心、厌食、身体虚弱、无精打采、精神错乱等。
此外,氢氯噻嗪类会引起尿酸升高,严重者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引发痛风。若尿酸轻度升高可不干预,若升高明显则需停药。因此,痛风患者一般禁用噻嗪类利尿剂。
低效利尿剂主要包括螺内酯、依普利酮等。这类药物又称为”“保钾利尿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钾升高,严重者可引起高钾血症,禁止与“普利”和“沙坦”类联用。
此外,螺内酯还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男性乳房疼痛等,一般为可逆性,停药后可缓解,也可换用依普利酮。
吃降压药注意事项:
1. 选药
首选长效降压药,1天1次,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
2. 早上服用还是晚上服用?
最新研究显示:早晨或者晚上服用降压药对心脏保护作用一样,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一个固定的服药时间。
3. 长期坚持不停药
须坚持长期服用,保持血压稳定:有些人认为血压控制好了就不吃药是不对的!

4. 一种降压药用久了需要更换吗?
如果没有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不需要。
5. 少吃或不吃西柚。
有一种水果:西柚,会加快药物肠道吸收和抑制代谢,无形中增加了降压药的药物剂量。
所以,服药期间尽量不要吃西柚。如果吃,那一定要少!
总之
降压药物种类多
不良反应要注意
这些症状必须停、换药
稳定血压护健康!
不悟不修
看过网络上中医人士对高血压的分析:高血压是症状,并不是病因,这个说法我也赞同,但,貌似中医目前也没办法达到根治高血压的目的,愁!
江湖 回复 12-06 19:46
那请问中医不是说根治吗,为什么要服40年,还在服。不好服西服简单省事。
JOADOL 回复 江湖 12-06 19:49
根治那是假的中医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