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成炮灰,美国开始偏袒俄罗斯,两国达成共识,同意密切合作

沧海阅名 2025-02-17 16:36:02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2025年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过程中,双方达成共识同意“立即开始谈判”并派遣团队“紧密合作”,目标就是结束冲突。

到了这个时候,当初高喊着要加入北约,要获得西方庇护的乌克兰,迎来了最惨烈的现实:

不仅加入北约的梦几乎破灭,更可悲的是,美国的态度悄然生变,开始在谈判桌上偏袒俄罗斯。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天美俄已经默契了一回,他们同时呼吁乌克兰进行大选,这下则连斯基就很尴尬了,好像一切都是他的错……

这不仅仅是泽连斯基、乌克兰的失败,更是对所有押注西方承诺的国家的一记沉重警钟。

过去几年,泽连斯基一直在跟俄罗斯对着干,目的就是为了加入北约,看上去是追求北约的保护,以为只要靠近这个军事巨兽,就能获得真正的安全保障,是他找到了靠山。

但实际上,如果乌克兰加入了北约,受益最大的一定是美国,这就相当于是抄了俄罗斯家的后门,不仅能看,还能闯。

泽连斯基并非想不到这些,但他还是愿意冲锋陷阵,只是,北约的大门从未真正为乌克兰敞开过,只有一纸空洞的承诺和无尽的军援。

而当局势进入2025年,美国终于撕下了伪装,不再遮遮掩掩,赤裸裸地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意图。

乌克兰的安全,从来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更别提付出任何实质性的代价去保障乌克兰的利益,特朗普的一番话,无疑是对乌克兰的当头一棒。

就在近日,他不仅明确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完全不切实际”,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乌克兰根本不可能收复所有失地。

这不仅是对乌克兰过去几年所有努力的直接否定,更像是一道冰冷的判决书,彻底击碎了乌克兰寄希望于西方的幻想。

这意味着什么?

显然,这不仅意味着乌克兰未来的战略调整必须在不加入北约的前提下进行,更意味着这场战争的结局,已经注定要由俄罗斯和美国来决定,而不是乌克兰自己。

乌克兰从战争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命运交托于西方,期待北约的保护,期待美国的坚定支持,然而,最终迎来的却是现实的冷酷打击,他们原本信任的“盟友”,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向现实低头。

更严重的是,这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美国的重心正在向俄罗斯倾斜,不再将乌克兰的胜败视为首要考量,而是更倾向于寻求一种能让自己全身而退的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在这场棋局中的角色,正在由“盟友”逐步沦为“交易筹码”,当初乌克兰自信满满地相信,只要坚定地站在西方一边,就能获得强有力的支持。

可是今天,美国已经开始用另一种方式“安抚”俄罗斯,承认现实,并且暗示乌克兰必须在妥协与现实之间做出选择。

最关键的是,曾经的美国和乌克兰,起码战略目标都是搞定俄罗斯,现在美国突然反水了,打算和俄罗斯密切合作了,那乌克兰的价值还存在吗?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还存在,但一定是为了牺牲。

看过古装片吧,以前大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很多时候都是要有打手的,一旦两方之间有缓和的余地,家主还能坐下来好好谈。

这个时候,为了彰显诚意,甲家族的人就会说:“都是手下的人不懂事,下手这么狠,你放心,我一定给你个交代!”

而乌克兰,可能就是这个交代。

特朗普不仅与普京进行了长时间的“富有成效”的通话,甚至表达了愿意展开互访的可能性。这一幕幕,无疑是在乌克兰的伤口上撒盐。

更让乌克兰难以接受的是,美国居然开始“清算”账目。特朗普直接表示,美国已经提供了3500亿美元给乌克兰,现在乌克兰必须“确保”偿还这些资金。

换句话说,乌克兰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可持续的安全保障,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更讽刺的是,这些资金大部分并不是免费援助,而是以军援的形式投入战争,而这场战争如今的结局依旧悬而未决。

美国的算盘打得极其精明,他们早已不是乌克兰的“朋友”,而是乌克兰的债主。

而乌克兰呢?

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拼命求存,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被资本和政治博弈操控的棋子。

泽连斯基当然不会甘心,他的“B计划”就是扩大军队规模,企图以更强的武力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然而,现实却是冷酷的。

乌克兰要想将军队规模扩大一倍,意味着需要更庞大的财政支撑、更多的武器供应、更严密的战术规划。

然而,乌克兰最缺的恰恰就是这些。如果没有美国的资金和北约的支持,乌克兰的“扩军”计划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徒增内部压力罢了。

而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他们显然已经意识到,美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普京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强调,他希望彻底结束战争,而不是在半年后再次爆发冲突。

这表明,俄罗斯很可能正在酝酿一个新的谈判策略,而这个策略很有可能是与美国而非乌克兰直接达成。乌克兰将不再是谈判桌上的核心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安排好角色的执行者。

这场战争,乌克兰原本寄希望于靠西方的扶持打赢,可如今,他们不仅被北约拒之门外,更痛苦的是,他们的“靠山”已经不再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而是开始寻找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出路。

战争的残酷之处,从来不在于枪炮的交锋,而在于利益的角力。当一个国家幻想着靠外部势力改变自身命运时,往往会发现自己只是大国交易的一枚棋子。

乌克兰从2014年至今,一步步走入西方设定的框架,却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被狠狠地抛弃。

这不仅是乌克兰的悲哀,也是所有被西方承诺蛊惑国家的共同命运——在他们眼中,你只是一个工具,一旦失去了价值,就会被毫不留情地甩掉。

如今,乌克兰不仅是战争的炮灰,更是政治交易的牺牲品。当泽连斯基咬牙硬撑,喊出要扩军至两倍的口号时,他的内心恐怕已经明白,这一切只是徒劳。

现实已经摆在眼前,美国的算盘不再是如何让乌克兰赢,而是如何让自己从这场混乱中全身而退。至于乌克兰的未来,他们并不关心。

0 阅读:8
沧海阅名

沧海阅名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