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99%国人并不真想把道学弄明白,大家只是愿意利用道学蒙人

风在校文化 2025-03-15 17:30:37

道佛学是关于什么样的学问?当然是关于“修行”的学问。

而修行的本质是科研活动。譬如:

①借假修真,特指借助理论模型进行理论性推演的科研活动。

②修真,特指类似于航空母舰制造过程中,真实问题解决的科研活动。

③修道,特指对科学原理的分析研究。

④修心,特指对本心,也就是世界观的锤炼和提升。

以下唐朝总结出来的“修行基本知识”,也充分说明道学是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以上种种,我不信大家难以理解或者不能明白。

但是,如若把道学如此清楚解读清晰给读者,反而很多人觉得淡而无味,他们更喜欢一种糊里糊涂的“美感”。名其名曰“玄学”!

譬如:

①“道可道非常道”,特指“道是可以传授的道理,但不是寻常道理,属于科学原理”。这相当于老子对着你耳朵大声喊“道,就是科学原理”。

但,人们就是故意躲开这种概念。他们更愿意承认,“道是说不清楚的道理”或者虚无缥缈的“宇宙本源。反正不能理解成“科学原理”,一旦理解成科学原理,再想蒙人就很难了。

②科研活动中的提升认知能力。他们更愿意采用“修行达到精神层面的愉悦和对精神的充实”这种阐述。

就是不想承认,所谓的“愉悦”属于科研活动中的“痴迷沉醉”。

③科研活动中“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本质是剔除除科研思维之外的“杂乱思绪”的干净。他们更愿意说成“净心”。有人甚至故意用“静心”,扰乱读者的认知。

④脑子思考问题的“各种推演和判断”的虚拟思维过程。

他们更愿意采用“世界虚无”描述。却不告诉读者,这个世界说的是脑力活动过程,并不是真实的物质世界。他们故意造成读者认知错误,把脑力活动的“虚拟、抽象”理解成现实世界的“虚拟、抽象”。

把思考问题的“世界”和真实物质“世界”混为一谈。

⑤修行中的冥想,原本就是科研活动中最终阶段的理论总结的“沉思”。在《道德经》第四章描写为“同其尘”,特指归拢各种细微末节的思绪。

他们非要把它独立出来,变成修行的一种形态。还煞有介事的杜撰出来很多身体势态。实在可笑。

总之,道学概念虽然看到一个大群体都在孜孜追求最终解读,但真实愿意把道学概念弄清楚的人少之又少。他们更喜欢胡乱解读道学,自欺欺人。

他们宁愿相信道学是人生哲理学,也不愿意承认老子的道学是一部关于“科研人才选择、科研团队建设,国家科研投资,科学技术换钱、国家专利保护”等等,一共八十一篇“科学研究方法论”。

0 阅读:37

评论列表

空心菜V9

空心菜V9

1
2025-03-15 22:10

说得对,但也有所欠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搞科研的天赋,要修就修天赋会比较好。

无求夂

无求夂

1
2025-03-17 21:40

有玄学别说控制能量,能感觉的到再说,没有就是逻辑问题,弄清楚能升级思考能力?[吃瓜]

风在校文化

风在校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