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12岁女孩放暑假时,使用母亲手机玩游戏,短短一个小时内,竟向一家公司转账194000元。母亲发现后大惊,经询问得知,女儿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父母,但背后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高女士家住河南洛阳,下班后检查手机,无意间竟有一个惊人发现,随后她决定报警并向媒体曝光。
高女士向记者出示了几张数额惊人的微信转账截图,转账金额最低1000元,最高4万多,交易记录让人疑惑不解。
高女士表示,这些银行转账加起来近20万,当自己看到这些记录的时候,吓得全身发抖,这些钱是谁花的?又花到什么地方了?
高女士一开始毫不知情,调查后才得知,这事是自家闺女干的,事情真相究竟如何?
高女士女儿小丽现年12岁,事发前几日,学校刚刚放暑假,平时在家没事的小丽,便想玩玩手机游戏。
她之前玩的一款手机游戏,名为迷你世界,这正是她刷卡消费的来源。
但不同于以往的熊孩子,他们花父母的钱,是直接消费在游戏里,而小丽花钱,竟是为了自己母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小丽曾经将游戏视频发布到网络短视频平台,受到很多人的点赞、评论,同时,她也注意到,自己视频下方的评论中,有很多人艾特了一个名为巧乐兹的账号。
综合所有评论,大意是巧乐兹能够提供游戏装备,小丽点进这个账号,发现对方也发布了很多游戏视频。
视频观看到最后,弹出一个二维码,声称可以免费送皮肤和激活码。
一方面,出于贪图游戏中道具、装备之类的小便宜,另一方面,源于好奇心和缺乏警惕,小丽便用QQ扫描该二维码,随即进入一个QQ群。
群名为迷你世界福利群,这个群也非常奇怪,处于全员禁言状态,入群不久后,群里的管理员单独私聊小丽,询问她需要什么样的皮肤。
小丽非常心动,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后,对方又发来一个二维码,小丽扫码进去以后,瞬间把她吓坏。
“您的账号已经被检测违法免费刷取皮肤,请在30分钟内联系后台工作人员进行解除,否则将冻结微信,起诉你家长赔偿我司30万,还将判刑2年!”
有法律常识和防诈骗意识的成年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短信就是吓唬人的,但对于尚未成年的学生来说,赔偿和坐牢都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小丽当时非常紧张,很害怕自己的父母因为此事真的被抓去坐牢,在这样的心理之下,他只能按照这个账号给出的指示行动,希望能够消除影响。
为了解决危机,对方要求小丽找个独立房间,并将房门反锁,随后双方进行视频聊天,小丽使用母亲的手机开始操作。
对方还威胁称,如果告知家长,便立即报警抓人,小丽只好被牵着鼻子走,在对方要求。小丽操作下载了一个购物APP,并在这个平台进行消费。
巧乐兹提供给小丽一个账号和登录密码,并要求她按照步骤在网购平台上下单,主要是一些带金额的购物储值卡。
小丽大概买了十几次储值卡,最低1000元,也有2万、3万、4万等大数目,当天晚上高女士下班回家后,通过手机无意间看到微信交易记录。
高女士想到,当天白天,女儿小丽曾问过自己微信支付密码,当时没有在意,这下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仔细查询后,高女士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账号,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刷了194000元。
当记者问及小丽此事时,她表示,当初以为是对方提供的账号,没想到花的是自己母亲的钱。
记者随即联系到该购物平台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已经了解此事,后续需要任何资料和信息,都可以予以配合。
之后高女士报警,洛阳市公安局表示,此案正在全力侦办中!
1.首先,巧乐兹的种种行为,已经涉嫌诈骗。
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有3档处理,19.4万属于数额巨大,应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2.其次,购物平台在此事中,也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甚至承担全部损失!
小丽刚刚年满12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典第19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小丽一次性花费19.4万元购买消费卡,和购物平台之间成立买卖合同关系,其母亲高女士不予认可,故合同应为无效。
在此情况下,19.4万元购物款应返还给高女士,若巧乐兹已将钱全部转移,平台需要承担损失。
若钱还没有转移,巧乐兹仍属于诈骗罪既遂,不过由于财产还没被挥霍,退赃退赔情况,可以作为量刑的从轻情节。
3.最后,也有人认为,购物平台适用善意取得!
小丽使用的是高女士微信和账号密码,消费的也是母亲的钱,从外观上看,平台无法分辨是谁的行为,因此可以适用善意取得,所有损失都应由高女士自行。
上述第2、3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笔者倾向于折中说,高女士的损失,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
高女士将手机、微信和支付密码,全部交给12岁的女儿,具有一定过错;而平台在遇见连续大额消费时,也未尽到审慎义务,也有一定过错。
因此,笔者认为,损失应由双方按比例合理分担!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19.4万损失该由谁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