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热心人,助力寻找小学课文《鲸》的作者郝志东(于功)的近况

文学私秘 2024-02-07 23:15:36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鲸》看似是一篇纯粹的知识小品,但细究它的背景,却相当深厚,耐人寻味。

它出现在文革后的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这样的割裂与时代特征的纯粹知识介绍的文章,在教材里出现,预示着我们的教材,已经抛开了过去过分强调思想性的旧规与陈例,而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而实际上,从目前课文的注释里我们可以知道,它的原型文章叫《捕鲸记》,这明白无误地说明了,课文来源中的原本的知识定位,并非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里的生物本体的自然属性,而是置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鲸的社会属性。

从《捕鲸记》里提取出课文《鲸》,实际上,已经删除掉了“鲸”的社会学内涵,而是强调了“鲸”的自然属性,展示出的是一种摒除掉“鲸”的人类社会属性范畴里的价值维度之后裸露出来的生命本身意义。

实际上,就是课文主体从“猎物”变成了“宠物”,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的观念的变化,我们课本选题的意义转型。

《鲸》里的主人翁“鲸”是可爱的,充满生命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义的,但在它的原作《捕鲸记》里,“鲸”仅仅是人类的一个获取财宝的猎物,它的所有的价值与意义 ,都是视其生命的全部是否为人类换来收益与价值。

《捕鲸记》署名为于功,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笔名,作者当时的单位,在“渔业工人报”,简称“渔工报”,所以,作者发表文章的时候,就用“渔工”的谐音“于功”作为了笔名。而这名作者的真名,名叫郝志东,写作此文的时候,他还在旅大水产公司,这家著名的大连的水产企业,后来简称“大渔”(大连水产渔业公司),目前简称为“辽渔集团”。

郝志东写出《鲸》,是因为他供职的水产公司,有着悠久的与“鲸”的打交道的渊源,所以,他笔下写的“鲸”,才带有鲜明的个性与揭秘式的真相。

那么,郝志东老师的近况如何?

在进行这番查找之前,我们先看一下,《鲸》的文章,有没有参考过之前的文章。

我们找到了一篇发表在《科学大众》1964年第1期上署名一文,看看是否与《捕鲸记》有着关联性。

余力的《鲸与捕鲸》全文如下:

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大型捕鲸船《元龙号》已经在上海求新造船厂造好了。这艘捕鲸船不久将编入辽宁省大连水产公司捕鲸队,到黄海、东海捕鲸。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动物界的“ 巨人”

提到捕鲸船,大家自然会想到鲸。那么,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

鲸不止一种。各种鲸大小不同,体重相差十分悬殊。鲸类中的某几种,是目前还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动物。现在知道的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它体长4.5米,重约五吨。但是,当它与海洋中的白长须鲸(也叫蓝鲸)比较,就显得太小了。最大的白长须鲸体长达30余米,体重100多吨,相当于约30头非洲象的重量,只是一条舌头,就有两吨重,胃可容纳近两吨食物,体力相当于一千七百马力,和一台普通火车头的力量差不多!

不过,鲸类中也有个儿较小的“侏儒”,如鼠海豚,体长只有一米多,体重只有几十公斤。

一般人往往把鲸叫做“鲸鱼”,其实,它井不是鱼,而是居住在水中的兽类,属于哺乳动物。

动物学家认为,在几百万年以前,鲸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那时候,它们也有四条腿,能在陆地上行走。后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变,迁居到水中。在水中生活久了,又使鲸的肢体起了变化,那些不适于水中活动的器官逐渐退化、转化,前腿变成桨状,象鱼类的胸鳍,身体后部则出现了强有力的尾浆,是鲸的“螺旋浆”。现在只能在某些鲸的尾椎骨中找到残存的骨盆痕迹……同时,整个身体也渐渐成为“流线型”,以便在水中游泳。

鲸迁移到水中生活之后,虽然外部器官起了巨大的变化,以至被误认为是“鱼”;但是,它们的内部器官变化较少,并保持原来陆上生活的某些特点,如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等。鲸由于用肺呼吸,因而不能在水下停留很长的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就必须到水面上呼吸一次空气,短的仅有十分钟左右,就要呼吸一次,长的可达一小时以上。

当鲸浮出水面呼吸的时候,要先把肺中大量的废气排出。排出的气体压力很大,能把接近鼻孔的海水喷射出海面,同时由于海面上的空气比鲸肺中的气体冷,从鲸肺中呼出的湿润气体遇到冷空气就凝结成许多小水滴,形成雾状水柱。这种现象一般叫做“喷潮”或“喷水”。不同的鲸排气量不同,鼻孔的构造、位置都不同,所以水柱的高度和形状也不同。捕鲸者不但可以根据海面上的水柱发现鲸的行踪,而且可以根据水柱的高低和形状来判断鲸是属于哪一种,以便采取相应的捕捞措施。

有趣的习性

鲸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有八十多种,按照它们的基本特征,可分为须鲸和齿鲸两类。前者一般个体较大。但种数较少,只有十种左右,重要的有白长须鲸、长须鲸、鰛鲸、小鰛鲸、座头鲸、脊美鲸、北极鲸等。后者种类虽多,达七十种以上,但除抹香鲸等个体较大之外,有四分之三的种属于小型的,如虎鲸和各种海豚等等。所有的须鲸虽然都是一些“大个子”,但是它们的食物却是些浮游生物,它们口中并没有牙齿。有人做过统计,一头二十米长的须鲸,“一顿饭”就要吃二百万个以上的浮游生物!齿鲸刚好相反,它们口中长有锐利的牙齿,爱吃乌贼、章鱼和鱼类,成为海洋中的“恶霸!”

不同的鲸生活习性也有所不同,但最有趣的要算是它们的同伴关系、生殖和哺育幼体的情形。一般的鲸都喜群居,虽然大群须鲸比较少,但也有出现四、五十头的和百头以上的群,如长须鲸等。齿鲸则往往数百头为一群,有的海豚有时甚至一群达五千头以上。使人惊奇的是,不同种类的鲸,还有不同的配偶情况,各种须鲸一般是一雌一雄,如座头鲸、克鲸等都是这样。有趣的是,座头鲸的伴侣如果受伤,甚至被猎捕者拖到船边,也还是恋恋不舍,徘徊于其附近,往往因此而与伴侣一起被猎捕;而仔鲸受伤,母鲸也不忍离去,母鲸受伤,仔鲸也紧跟不舍。与须鲸相反,齿鲸一般是一雄多雌,如抹香鲸,一头雄性的往往带着二、三十头雌性的。

所有的鲸都是胎生的,一般每胎只产一头小鲸,很少有“ 双胞胎”的。经过十个月到一年的怀孕期,幼鲸就出生。因为幼鲸在水中出生,为了使它不致刚离母腹时就窒息死亡,母鲸在快要生产的时候,把尾巴伸到水面以外,使幼鲸一出母胎,就能吸足空气, 然后才沉入水中。刚出生的白长须鲸仔,身长7—8米,重约6吨。大约经过3-8个月的哺乳之后,幼鲸就能独立生活,自行觅食了。鲸要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性才能成熟。附带说一下,由于鲸的繁殖能力并不强,所以如何很好地保护鲸的资源,已引起世界上捕鲸者们的重视。现在某些已很少见的鲸种,如北极鲸、脊美鲸、克鲸以及各种鲸的幼鲸、哺乳母鲸等都已被列为禁捕对象,并规定某些季节和海区,禁止捕鲸,对捕鲸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

鲸的经济价值

由于鲸这种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百年来,世界上各主要渔业国家都很重视发展捕鲸生产。鲸全身无一不可利用,其中的某些部分,还是国民挺济建设所需的食用物资。

捕鲸者的首要目的之一,是从鲸体上获得大量的脂肪。鲸的皮下脂肪很厚,一般可达5-45厘米,其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0-30%,从一头体重一百二十吨的鲸身上可以获得30-40吨脂肪,相当于一千七百头猪或八千头羊的脂肪总和。鲸的脂肪是制肥皂、蜡烛、油漆、润滑油、化妆品等的工业原料。海豚的脑油可以提炼成比较贵重的润滑油,作为精密机械的润滑剂。

鲸肉鲜食味道不佳,但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罐头或肉干,就成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品。鲸肉一般占体重50%左右,一头体重50吨的鲸,它的肉相当于30多头壮牛的肉。

鲸的骨头一般占体重10%左右,一吨鲸骨可以加工成800多斤骨粉300斤左右骨油。骨粉可作肥料,也可作为家禽、家畜的高营养饲料。骨油也是工业用油,用途不亚于其它动物骨油。

鲸皮的用途也很广,如小鰛鲸的皮可制成质地柔软的皮革,并带有花纹,可加工成多种日用皮革制品。抹香鲸的皮质地很好,比较强韧,可与普通陆生兽皮比美。

鲸的内脏也是很有用的东西。肝是提炼鱼肝油的原料;肠可制成肠衣和外科手术用的缝线。此外,还可从鲸体内的胸腺、脑下垂体、甲状腺等部分,提取二十种以上的激素,在医药上有广泛的用途。

甚至鲸须、鲸齿等,也有用处,它们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某些品种的鲸如抹香鲸,体内的分泌物“龙涎香”还是最高贵的香料。

海上打猎

世界上捕鲸业的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早在九世纪, 白令海峡就已经有人从事于捕鲸活动了。但是,那时候捕鲸是非常危险的,一般是驾着小型的木船,发现鲸之后就驶向前去,等到与它接近的时候,才用镖枪刺杀。这时由于鲸负伤挣扎,在海面上卷起巨浪,抬猎捕者带来很大的威胁。这种原始的“ 海上打猎”方式,使用了将近一千年,直到一百年前—1863年,才由挪威的斯凡特·佛因创造出小型捕鲸炮,使捕鲸工具大为改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捕鲸的技术和工具才逐步臻于完善,普遍使用挪威式捕鲸炮, 并有以万吨巨轮为“母船”的大型机动船捕鲸队, 到各大洋——特别是南冰洋捕鲸。据1960年统计, 世界上共有20个这样的捕鲸队,年产约一万六千头白长须鲸(一头白长须鲸=2头长须鲸=2。5 头座头鲸=6头鰛鲸)

现在世界上捕鲸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基地式”的, 即在渔场附近的岸上建立解剖场和联合加工厂, 捕鲸船捕获的鲸直接拖回基地, 送到解剖场和联合加工厂处理。这种方式也叫做“ 沿岸捕鲸” 。另一种是“ 母船式” 的, 即如上所述, 由一艘万吨以至数万吨的大型加工母船和七、八艘以至十来艘捕鲸船, 到离岸较远的大洋上作业, 捕鲸船将捕到的鲸送到母船上加工处理, 然后又出发继续猎捕。这种作业方式一般是一年出海一次, 在海上渡过半年以上的时间,回来的时候, 只是带着鲸油、鲸肉罐头、鲸骨粉等加工好的产品。现代化的大型捕鲸母船, 实际上就是一个海上联合加工厂。当捕鲸船把猎获物交给它的时候, 强大的绞机就把鲸从船尾倾斜的滑道拖上甲板, 进行解剖, 然后把肉、脂肪、骨头、内脏等分别送到设在甲板下的各个加工“车间”去进行处理。

不管是“基地式”还是“母船式”捕鲸,其猎捕方法是一样的。每一艘捕鲸船上装有一门捕鲸炮,它的“炮弹”是一个锐利的“銛”。銛头上装有两或四个活动的爪子,连接着一根很长的绳索。当了望人员发现海面上有鲸的时候,立即通知驾驶人员,开船赶去;接近鲸时,炮手开炮射击。击中目标后,倒爪受力后就张开,使“銛”不致脱落。由于鲸负伤后会迅速潜逃,所以要一面把与炮“銛”连接的绳索松放出去,一方面开始跟踪追击,有时还要开第二炮、第三、四炮,直到鲸被击死才把它绞近、拖回。由于鲸负伤后挣扎的力量很大,所以连系炮“銛”的绳索一般要通过装有弹簧的缓冲器上的滑轮,以避免绳索被挣断。据新的报道,现在有的捕鲸船已试用“电銛”来捕鲸,即在炮“銛”击中鲸体的同时,通入电流,使鲸一触即毙,以提高猎捕效果。

因为鲸是回游性动物,它们一年中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地点出现,所以捕鲸者必须掌握鲸的活动规律,在适当的时间到适当的地点去猎捕。正当北半球开始寒冷的时候,春天就开始降临在南半球。这时候,南极附近海洋上的浮游生物就大量繁殖,其它动物也活跃起来,食量大得惊人的鲸,就成群结队前往这个海域觅食。据近百年来的调查,鲸的移动规律,一般是作南北两半球回游。南半球的鲸大体上是三、四月间向北回游,九、十月间向南回游。目前世界上鲸的产量,约有三分之二猎自南极及其附近的海域。有的鲸如座头鲸、小鰛鲸、克鲸等,常喜游于海岸、岛屿边。这又给沿海捕鲸业带来有利的条件。

我国的捕鲸业

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我国劳动人民很早以前就懂得鲸的某些经济价值,并从事于捕鲸活动。如明代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一书中描写捕鲸的方法是:“以长绳系枪飞刺之”,“取其脂,货至万钱”。值得指出的是,远在二百多年以前,我国的猎鲸者就懂得“以长绳系枪”,这种工具的基本原理与一百多年后挪威人发明的捕鲸炮是很相似的,只是射击动力不同而已。这种方法,直到现在,广东的徐闻等县还有些渔民在使用着。

我国沿海的鲸类动物资源很丰富,大体上可分为三项。第一项是每年秋后,从鄂霍次克海南下,经过对马海峡来到我国黄海的鲸群,以长须鲸、小鰛鲸和虎鲸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座头鲸和克鲸;从十二月到次年六月,均可捕获。这一鲸群除个别在五、六月间进入渤海之外,绝大多数在六月以后就向游去;在东海舟山群岛、长江口及其他海域,,每年八月到十月间也可以猎捕到这一鲸群中的长须鲸。第二项是从北太平洋南下,进入台湾南部和广东沿海的另一鲸群,主要是座头鲸和抹香鲸,其次是长须鲸,洄游时间大约是十月到次年五月;猎捕季节台湾在冬季,广东沿海则在春季。第三项是小型的鲸类,如海豚,它们常年都有,而且数量很大,有几十头、几百头以至万头以上的大群,可供利用的资源潜力很大。

尽管我国有着悠久的捕鲸历史,鲸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是,长期处在反动统治下的旧中国,捕鲸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建造捕鲸船。解放以后,捕鲸业才开始得到重视,并开始装备一定数量的罚为现代化的捕鲸船,不但捕鲸产量有所提高,而且培养了技术力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沿海的鲸类资源和发展远洋捕鲸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相信不用太长的时间,新中国的现代化大型捕鲸队,就会活跃在南极以及其他海洋上。最近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元龙号”大型捕鲸船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前奏。

纵观这篇科普文章,与郝志东的《捕鲸记》有着部分内涵的交叉,但实际上,细看一下,郝志东的《捕鲸记》在语言上,与余力的文章并没有承继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大众》上文章的作者“余力”,也应该是一个笔名,因为“余”也是“渔”的谐音,从文中提到的“元龙”号的情况来看,也应该与郝志东一样,供职的是旅大水产公司。

因此,我们可以大体判断,郝志东在写作《捕鲸记》的时候,肯定在资料的选择上有参照,但是,全文的用语表达,仍烙印着自己语言风格与生活经历的独特性。

在排除了郝志东的《捕鲸记》也就是课文《鲸》的原本存在着借鉴与移植的可能之后,我们进一步锁定了郝志东是目前课文《鲸》的作者。

郝志东生于1949年。到2024年,他的年龄也不过75岁,对于大多数中国老人来说,正是颐养天年的年龄。

在网上找不到任何郝志东的信息,能够查到他最后一篇发表的作品,是他2008年在《中国水产》上发表的一篇报道,这一年,他59岁,离退休年龄不远,之后他就没有只字片语出现在任何的媒体上。

我是按照如下三个方式,寻找郝志东的近况的。

一是找“辽渔集团”的《渔业工人报》来了解前任主编郝志东的信息。

二是找当年与郝志东有过合作关系的记者。

三是找大连的新闻媒体。

但按照第一、二两个渠道,通过网上能够查到的电话,逐一问讯相关的部门、报社,均以种种令人失望的理由,提供不了任何郝志东的现下信息。

无奈之下,笔者查询了大连相关的各类资讯平台,向其发出留言求助,问讯能否查到郝志东的信息。

本来已经不抱希望,但有一家网络媒体“大连站”发来短信,愿意加我的微信。

查了一下这位媒体的信息,标明的是“大连二三里,新闻零距离”,其身份信息栏中注明“华商报二三里资讯,新闻线索请callq我们”。

我加了他的微信。

笔者将我的诉求简略地告诉他,向他表明,郝志东依托大连的渔业生产背景撰写的文章,经改编后收入语文教材,这是大连人文背景孕育出来的值得当地骄傲的文化成果,因为能够成为教材里的一篇经典范本,对全国各地来说,并不是一件凡常的常态可能。

这位网络媒体的负责人“六哥帮忙”很认同笔者的看法,向笔者留下回应:“好的,等我问问辽渔朋友。”

几天之后,这位“六哥帮忙”的微信好友发语音给我,告知我:我联系他们了,他说郝志东这个人已经去世了,好多年了。”

这就是笔者能够查找到的《鲸》的作者的最后信息。

但是,郝志东老师留下的文章,仍然惠及着学子们,他记录的大连渔业的发展轨迹,仍然以鲜活的文字存在,折射出那个激情澎湃的时代的丰富信源与符码。

0 阅读:21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