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提起小县城往往让人联想到偏远、经济落后。
但在2019年9月29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在甘肃省庆城县发现了储量高达10亿吨的页岩油田,被媒体和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迪拜”。
这个发现不仅让庆城县一夜之间成了焦点,也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庆城县坐落在甘肃省东部,黄土高原的地貌让这里满眼都是黄土沟壑,种点庄稼是当地人主要的生活来源。
经济不算发达,人口也不多,属于那种典型的西北小县城。不过,这地方地下却藏着宝贝——页岩油。
页岩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石油,它藏在致密的页岩层里,开采起来比普通油田麻烦得多。

这次发现页岩油的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简称长庆油田),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是国内油气开发的“大佬”。
上世纪90年代,长庆油田就开始在鄂尔多斯盆地搞勘探。庆城县正好就在这个盆地的核心地带,地质条件特别适合藏油。
2019年,经过多年的钻探和研究,他们在庆城县的长7生油层里发现了这个10亿吨级的大油田。

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页岩油田。
为什么说这个发现牛呢?因为中国是个石油进口大国。2023年,咱们国家进口了超过5亿吨原油,占总用量的70%以上。
石油这东西关系到工业、交通、制造业,少了它经济就得“喘粗气”。长庆油田的出现,等于给中国能源安全加了一道保险杠。

10亿吨是个什么概念?简单算一笔账:如果每年能开采500万吨,这油田能用200年。
当然,实际开采没这么简单,但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它的分量。长庆油田的专家说,这里的油质还不错,低硫、高API度,属于轻质原油,炼成汽油、柴油特别合适。
对中国来说,这油田的意义不只是多了一堆油那么简单。咱们国家的石油进口主要靠中东和非洲,航线长不说,还得看人家脸色。

万一国际局势一紧张,油轮过不来,国内油价就得蹭蹭上涨。有了长庆油田,国内的石油产量能往上抬一抬,至少在关键时候能顶一阵子。还能省下不少外汇,减轻经济压力。
再说能源结构的事。中国现在还在减煤增油气的路上,页岩油比煤炭干净点,烧起来污染少,对空气质量有好处。长远看,这也符合国家碳中和的目标。
所以,长庆油田不光是经济账,还是一张战略牌。

页岩油听着高大上,但开采起来真不是闹着玩的。
普通油田的油是“流”出来的,页岩油却被锁在石头缝里,得用特殊手段把它“挤”出来。现在的主流技术是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简称“压裂”。
简单说,就是先横着钻井,把井打到页岩层里,然后往里面高压注入水、砂和化学剂,把岩石“炸”开,让油流出来。

这技术在美国已经玩得很溜了,像德克萨斯州的页岩油田就是靠这个发家的。
但在中国,情况不一样。长庆油田埋得深,平均2000到3000米,上面还有厚厚的黄土层,钻井难度不小。长庆油田得用大功率钻机,钻头还得耐磨,不然半路就得歇菜。
压裂更是个硬骨头。每次压裂得用几百万升水,但是甘肃这地方本来就干旱,水从哪来?

长庆油田琢磨着用回收水或者地下咸水,可这又得加设备、加成本。
技术这块,长庆油田没少下功夫。他们跟国外公司合作,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还自己搞研发,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地质的办法。
不过,跟美国比,中国的页岩油开采成本还是高,效率也没人家高,这都是接下来要啃的硬骨头。

长庆油田一发现,庆城县就热闹起来了。以前这里连个像样的工业都没有,现在油田一开工,县城直接成了“香饽饽”。
最明显的变化是基础设施。开采油田得修路、铺管道、建厂房,县里新修了好几条公路,连铁路都规划上了。县城里的电网、水网也得升级,不然撑不住这么多新项目。
油田开采少不了钻井工、工程师、司机,工作岗位多了,保守估计能吸纳几万人就业。

长庆油田还带火了周边产业,比如设备制造、物流、餐饮,县里甚至开了几家新饭馆,专门给油田工人做饭。
政府这边也不闲着,拿油田的收入修学校、建医院,打算把县城打造成西北的能源重镇。
钱袋子鼓了,县里的野心也大了。有人说庆城要学迪拜,把油田的钱变成高楼大厦。这话听着夸张,但也不是没道理。

按现在的油价算,10亿吨油值好几千亿人民币,哪怕只开采一部分,也够庆城翻身了。不过,迪拜的成功不光靠油,还有港口、旅游、税收政策,庆城想复制没那么简单。
发展快也有隐患。外来工人多了,房子不够住,学校、医院也挤得慌。
县里得赶紧盖新楼,不然人来了没地方住,日子反倒难受。更别提管理问题,人口一多,治安、交通都得跟上,不然容易乱套。

油田开发让庆城县的人口结构变了样。
以前这里多是农民,现在多了好几万外来打工者。县城人口翻倍,街上车多了,房子租金也涨了。这对本地人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是生意好做了,卖菜的、开店的都赚了点;坏的是生活成本高了,年轻人还得跟外地人抢工作。

政府压力不小,为了让本地人也沾光,县里开了不少培训班,教大家怎么干油田的活。想法是好的,但培训效果咋样还得看人愿不愿意学。
人一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事多了起来。
县里加派了警察,装了监控,可管起来还是费劲。政府知道,光靠油田赚钱不行,得让老百姓日子过得舒坦,不然这繁荣就是一阵风。

页岩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庆城县的生态环境本来就脆弱,黄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油田一开工,环保问题就摆上了台面。
最大的麻烦是水。压裂一次用几百万升水,庆城一年雨水都不多。如果把用过的水回收再用,技术成本高,弄不好还得从老百姓的用水里“挤”,这事得算仔细。
压裂用的化学剂万一渗下去,井水、农田就完了。

长庆油田说他们用的是绿色化学剂,还会封好井壁,可这东西谁敢打包票?县里还得盯着,定期查水质,别等出了事再后悔。
还有空气问题。钻机、卡车跑来跑去,尾气、灰尘少不了。长庆油田承诺用低排放设备,可实际干活时,能不能管住每台机器还得看执行力。
政府也下了狠手,定了环保标准,谁超标就罚,谁污染就关。

长庆油田只是中国页岩油的一个起点。专家估计,中国地下还有好几万亿吨页岩油没挖出来,像四川盆地、松辽盆地都有潜力。技术再进步点,成本再降点,页岩油没准能成中国的“新石油”。
对庆城来说,油田是翻身的机会,但能不能抓住还得看怎么干。油田如果变成实实在在的好日子,能让中国少买点外国油,能源安全多点底气。
可油价一跌、技术一卡壳,项目就得打水漂。所以,开发得稳扎稳打,别光想着挣快钱。

长庆油田的发现,是中国能源史上的大事。10亿吨储量听着吓人,但真要变成钱、变成生活,还得靠技术、管理和政策。
这小县城能不能成“中国的迪拜”,不光看油田有多大,更看人怎么干。油田是块宝,但得用得好、管得住,才能让庆城真“飞”起来,也让中国能源多一份保障。
这事没那么简单,但值得好好干。
参考资料:
1、我国首个页岩油水力压裂试验场在长庆油田正式建成 中国石油报 2024-06-26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谱写“加油争气”新篇章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