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末期,解放军所向披靡,以雷霆之势迅速解放多个地区。蒋介石自知无法与解放军匹敌,但依旧抱有期望。纠集部队,退至台湾,保留实力以待来日,卷土重来。秉承着除恶务尽的原则,毛泽东命令将士们解放台湾。
蒋介石退守台湾,为确保自身安全,调兵巩固防守重地,其中最重要的地点便是金门。此地是解放军攻打台湾的必经之路,也是打开台湾的突破口。若能将金门解放成功,国民党军将再无援军,解放台湾指日可待。

由此可见,金门战役的重要性。蒋介石也深知金门的重要,因此早早在岛上筑建军事要塞,加强地方防御。铺设交通线路,建立障碍物,修建野战工事等等,为战争的到来做了种种准备。
并且派遣了郑果师长指挥、训练金门的防务部队。之后为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又安排胡琏兵团进驻金门,帮助防守,抵挡解放军的攻击。而共产党方面,则将金门战役的指挥权交给了兵团司令员叶飞。

收到上级命令后,叶飞看过军事地图后,将自己的部署传达下去。本以为会万无一失,可谁知金门战役解放军损失惨重。共计9000余名战士,尽数牺牲在此次战役当中。
叶飞得知战果后,懊悔非常。但他迅速整理好情绪,向中央报告了战争结果,并且请求组织惩罚自己指挥不当。毛主席得知情况后讲到:“金门战役的失败,是要我们接受教训,总结失败经验,不是依靠处分谁就可以解决的。”

听到主席的话后,叶飞羞愧难当,只得不断点头称是。其实金门战役的失败其中一个原因,是两军对阵战士数量相差悬殊,而真正原因让叶飞将军难以言说,也是他一生的痛。
历时三日的金门战役
战争打响后,解放军在一片鼓舞声中划着船,向金门方向前进。原本计划从金门中央登陆,与敌军展开战斗。但是因为潮流的原因,迫使部队更改了前进的方向。

登陆的地点改为后沙、古宁头一带。为掩护大部队登岛,解放军先行发射了众多炮弹,此举也成功扰乱敌军。突袭成功后,战士们迅速登陆,占领滩涂阵地,为后续部队撕开前进的缺口。
但是在没有总指挥的情况下,先行部队只能各自为战,缺少有秩序的进攻。彼时,叶飞收到了部队登岛成功的消息,认为此次战斗定能成功。可是缺少登岛作战经验的解放军战士,完全忽略了潮汐涨退的因素。

他们存放在海岸边的船只,因为海水退潮,全部搁浅在沙滩上。痛失交通工具的解放军,只能面对敌军苦战。而第二梯队的战士们,因为没有收到战友发来的消息,只得苦苦等待。
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第一梯队的战士开始与敌军展开搏斗。但是奈何国民党军的军备优良且充足,解放军即使有着坚定的意志与优秀的作战能力,可以与对方争夺阵地,却后备不足导致失败。

与敌军苦战一夜后,第一梯队的士兵折损大半。翌日,一直没有等到对岸消息的第二梯队,在孙云秀团长的带领下,发起了第二波进攻。在进攻过程中,解放军兵分两路,一路在湖尾登陆,另一路则去往第一梯队曾抵达的古宁头。
在古宁头成功与战友回合后,重新部署军事防御阵型。国民党军也在高魁元军长的指挥下,对解放军进行攻打。为尽快结束战斗,国民革命军派出空军轰炸。

为保留实力,解放军与敌军展开擅长的巷战,可由于对建筑、地形的不熟悉,难以打败敌军。双方在交战近三个小时后,损失惨重。最终国民党军依靠着优良的军事装备,攻打下林厝与南山。
彼时,胡琏也从外地赶到金门,担任阵地指挥官。在他的指挥下,国民党军开始整顿装备,向北门发起猛攻。又经历了一番战斗后,解放军已经将所带的装备物资耗尽。

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战士们依旧没有放弃希望。经过商讨后决定,从古宁头北侧的断崖处离开,去到沙滩上乘坐船只离开金门,与大部队汇合,再定计策进行反攻。
可当他们去到沙滩上时,国民党军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已经弹尽粮绝的解放军尽管英勇抵抗,却无济于事。直到上午十点,古宁头战役以国民党军大胜结束,所有的解放军尽数牺牲与被俘。

听到前线传来的消息后,叶飞派遣了近三十人的队伍,去到古宁头北侧探寻战果。未曾料到国民党军早已经部署了军队,只等我军进入包围圈内,一网打尽。所以当解放军刚刚登陆,便被敌军俘虏。
消息传回解放军队后,肖锋副军长与李曼村主任放声大哭,十分自责。叶飞将军也十分懊悔,但是他肩上的责任沉重,不论如何难过依旧要坚持工作。所以他将二人安抚好后,向上级禀明了此次战斗的结果。

并且表示是自己指挥不当,导致军队尽数折损,请求上级给予处分,并且请求整顿军队,再次攻打金门。中央得知金门战役的结果,在悲愤的同时,下令让叶飞思考战败的原因,并吸取教训准备再战。
阵前轻敌是大忌
此次攻打金门,属于渡海作战。而解放军擅长的是地道战、游击战等等,缺少渡海战役的经验。加上蒋介石看到国民党军的溃败之势已成定局,便早早确定要退至台湾。

因此,他早已经将潮水涨退的规律掌握在手,并且命令部下将能沿海一带的船只尽数炸毁。并且为了杜绝后患,他直接将上海造船厂炸掉。失去渡海工具的解放军,根本无法发挥全部的作战能力。
不仅如此,解放军在攻打金门前,刚刚解放了福建,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恐惧不亚于土匪。百姓根本不了解解放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将自己的谋生工具交给完全不熟悉的部队,是任何一个普通百姓都无法做到的。

所以,没有足够多的船只使用,渡海战士的数量与敌军相较甚少。除此之外,最严重的便是阵前轻敌。在此之前,解放军所向披靡,其势如破竹,将国民党军队打的节节溃败。
叶飞将军在接收到上级发布的命令后,依旧认为此次作战解放军必胜。加上战报上表示金门防守兵力较少,解放军即使渡海登陆,与敌军短兵相接,获胜的几率也很高。基于以上种种,叶飞将军并没有看重此次战斗。

他设定了三个梯队,分阶段进攻金门。在第一梯队没有消息的情况下,第二梯队眼睁睁看着国民党空军,对三百只战船摧毁打击,战士们只能望洋兴叹,无计可施。
当第二梯队登岛后损失殆尽,依旧派遣第三梯队前去打探,送羊入虎口。并且在战士们登陆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总指挥带领士兵,有计划有谋略的进攻,士兵们只能各自为战,大大缩减了战斗力。

金门战役失败后,叶飞原本准备再攻金门。但是却逢美国入侵朝鲜,中央紧急叫停攻打金门的行动,集中全力抗美援朝。因此,准备“戴罪立功”的叶飞将军失去了唯一的机会,也造成了他的终身之憾。
结语
金门战役的失败原因,有主观有客观。既离不开现实因素的桎梏,又受理想因素的影响。然而将所有的现实因素排除后,让叶飞将军抱憾终身的唯有自己的“不当”指挥,轻视敌军的战斗能力,下了错误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