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年,上苍给过他一次绝佳时机,可惜让他错过了

是搞笑的李富贵 2025-04-23 16:45:26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一年。这一年,明朝、清朝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同时存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明朝的崇祯皇帝在这一年失踪,而到了第二年,又有一位皇帝离奇消失。这一年不仅是明朝崇祯十七年,也是清朝顺治元年,同时还是大顺永昌元年,三大政权交替更迭,局势异常复杂。

李自成失败的核心原因在于,大顺政权未能有效整合明朝的官僚体系,更关键的是,他们没有与地主阶级形成稳固的联盟。换句话说,大顺统治集团与明朝旧有势力之间的割裂,尤其是与地主阶层的脱节,直接导致了其政权的垮台。这种未能实现社会各阶层深度融合的局面,成为李自成最终失败的根本因素。

在1645年的1月16日,这个日子对应着清朝顺治二年的正月十六,同时也是大顺政权永昌二年的时间节点。

永昌元年对李自成而言,既是荣耀之年,也是悲剧之年。这一年里,他从人生的顶峰跌入低谷,经历了一场极具戏剧性的命运转折。三月十九日清晨,崇祯朝的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了正阳门,迎接刘宗敏的军队进城。到了中午,李自成在太监王德化的带领下,从德胜门进入北京,经过承天门,最终步入内殿。就在同一天,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朝正式宣告终结。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试图招降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但未能成功。他不得不亲自率军前往山海关,于四月二十一日在一片石与吴三桂展开激战。次日,清军在多尔衮的指挥下参战,与吴三桂联手击败了李自成。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回北京,并于二十九日匆忙称帝,次日便逃离京城。五月初二,吴三桂在定州清水河追上李自成,再次将其击败,并斩杀大顺军重要将领谷可成。李自成被迫分兵从山西、河南撤退,最终于七月渡过黄河,前往西京(今西安)。

大顺王朝的首都西京,其东门之外。

在皇宫前的道路上,一位中年男子来回走动,显得非常不安。不久,一名侦察骑兵快速接近,迅速下马跪地报告:“皇上,敌军已抵达渭南,请您尽快做出决策。”这位被称为“皇上”的人正是著名的李自成。当时,多尔衮刚进入北京,立即派兵两路南下,一路由多铎指挥进攻南京,另一路由阿济格带领,联合吴三桂的部队,总兵力达数十万。他们从保德州渡过黄河,突破北部的防线,经过绥德、延安,直逼西安。

39岁的李自成已不复往日的威风,眼下唯一的选择就是“逃”。他果断放弃了坚固的城池,率领13万士兵、上千名官员,以及他最宠爱的窦美仪和数百名后宫嫔妃,从蓝田县进入了秦岭深处。从这一天起,李自成和他的大顺王朝开始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李自成再次在秦岭遭遇挫败,此前他被杨嗣昌围困,最终侥幸逃脱,杨嗣昌则自尽身亡。这次,李自成期待旧事重演。然而,他过于乐观了。多尔衮与崇祯不同,阿济格也非杨嗣昌之流。

吴伟业在《绥寇纪略》中描述:“他们抵达蓝田后,经过商州和龙驹寨,穿过武关进入襄阳。在七盘坡,成千上万的妇女和体弱者因严寒而丧生。”

李自成的部队在正月二十九日才艰难穿越秦岭,抵达河南内乡。此时,他的身边仅剩几百名忠诚的追随者,其他士兵或逃跑或背叛。大顺襄阳府尹牛佺前来迎接,他的父亲牛金星曾是李自成的丞相。见到这位关键官员的出现,李自成心中稍感安慰。

这时,有人向李自成提议,集结附近所有兵力向襄阳进发。如果成功,大顺军就能再次聚集超过20万兵力。占据襄阳后,他们就有能力继续对抗清军。这个策略听起来挺不错,但问题是,李自成当时已经失去了战斗的勇气。不仅如此,大顺军的士气也跌到了最低点,士兵们对八旗军心生畏惧,避之如虎。

从军事角度看,李自成的部队面临严峻挑战。战马、武器和护甲损耗巨大,且难以补充,粮食和其他军需物资的筹集也异常艰难。缺乏后勤支持,战斗难以持续。此时,清军各路兵力密集集结,对李自成实施紧密包围和追击,不给他任何调整和补充物资的机会。

李自成在荆襄的处境极为不妙。尽管当地经济繁荣,但地理位置却是个大麻烦。这个地方四面受敌,根本不适合长期驻守。汉阳和武昌这两个关键城市,已经被左良玉牢牢掌控,他手底下有二十多万兵力。西边的郧阳府则是李自成的老对头王光恩的地盘。长江以南的区域,史可法等人也握在手中。更糟糕的是,北边还有多铎率领的清军步步逼近。这样一来,李自成被团团包围,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失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如果李自成放弃荆襄地区,大顺政权将失去最后一块根据地,他将再次沦为流寇。这对大顺军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然而,还没等李自成采取行动,南明的左良玉就已经抢先下手了。得知李自成从西安败退后,左良玉立即派遣大将马进忠率军攻打荆州府。

李自成在邓州驻守时,得知荆州形势危急。作为精通兵法的将领,他深知荆州一旦失守,自己将陷入绝境。然而,若选择出兵救援荆州,则不得不放弃邓州和襄阳两地。这一抉择让李自成陷入两难,因为无论哪种选择,都将对他的战略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李自成在撤退前采取了极端措施。他强行征召内乡县和邓州地区的青壮年入伍,同时屠杀老弱妇孺。为了不给清军留下任何可利用的资源,他下令彻底搜刮当地物资,拆除城墙,填埋水井,并将汉江上的船只全部沉入水中。这些行动旨在延缓清军从北面追击的速度。结果,内乡和邓州一带变得荒无人烟,当地百姓对大顺朝的统治极度不满,怨声载道。

此事由牛金星和其子牛佺处理。然而,李自成刚离开,他的丞相牛金星和儿子牛佺便消失无踪,最终牛家父子的结局无人知晓。

李自成在承天府接到消息,得知王光恩已经控制了襄阳府周边地区,局势对他越来越不利。二月初八,阿济格率领清军气势汹汹地逼近邓州。王光恩虽然能够对抗李自成,但面对清军的强大攻势,他自知无法取胜,便迅速带领部下投降了清军。

2月28日,李自成的部队撤退至荆州,这里成为大顺政权最后的据点。当时,北边有英亲王阿济格的军队,东边是左良玉的势力,南边有南明军队在江边严阵以待,西边则是地势险峻的三峡。在这种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李自成唯一的选择是向东突围,这样才有机会保全全军。

三月初七那天,李自成带着一万精锐从荆州出发,直奔潜江。按照原定策略,刘宗敏先领兵赶往沔阳州,为大军过长江打通路线,最终从簰洲湾顺利渡江。当时驻守沔阳的是左良玉手下的马进忠部,他们刚从荆州撤下来。消息传到武昌,左良玉顿时慌了神。他之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逃离武昌,临走时和李自成一样,把武昌城搞得一片狼藉。等李自成进了武昌城,发现根本站不住脚,最后只能往东撤退,这显然是最现实的选择。然而,还没等李自成想好下一步去哪儿,阿济格已经紧追不舍地跟了上来。

4月24日晚上,李自成带着部队从武昌城撤退,向东逃窜。当天,他的大本营转移到了富池口,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阳新富池镇。李自成决定在那里扎营,打算歇一晚再继续赶路。然而,就在那个晚上,阿济格的先头部队哈宁噶带着两千精锐骑兵突然袭击了大顺军的营地。尽管李自成这边有三万多人,却完全抵挡不住这两千清军的猛攻,最终溃不成军。这场战斗充分展示了清军的强大战斗力。

李自成在御营兵的掩护下奋力突围,于四月二十九日清晨抵达桑家口,此时他身边仅剩三千余名残兵。刘宗敏战死,宋献策则选择投降。清军正全力搜捕李自成,迫于无奈,他带领二十余人逃入九宫山深处藏身。

五月初二,李自成在九宫山区再次遭遇当地乡勇的围攻,身边仅剩的二十多名亲兵骑兵拼死抵抗,掩护他突围。他独自一人逃至九宫山下的牛迹岭时,被乡勇头目程九伯发现。程九伯立即召集人手展开追捕。混乱中,一名乡勇用锄头击中李自成头部,使其当场倒地。程九伯随即上前,用刀砍下了李自成的头颅。

据吴伟业《绥寇纪略》所述,李自成带领二十名骑兵抵达通城九宫山。他命令士兵在山下等候,独自上山参拜元帝庙。当地村民误以为他们是强盗,趁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时,用锄头击中他的头部,导致他当场昏迷倒地。随后,村民们蜂拥而上,将其杀害。

李自成万万没料到,自己征战多年,最后竟然栽在一个无名小卒手上!没过多久,大顺军得知消息,赶到通山县大开杀戒。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就此退场。关于他的死因,其实程九伯的说法并不靠谱,真相至今成谜。不过,也有人猜测李自成可能没死,而是选择了隐居或出家。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0 阅读:13
是搞笑的李富贵

是搞笑的李富贵

是搞笑的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