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荐书,豆瓣9分,告诉你怎样逃离原生家庭

艾畅畅 2020-04-23 17:08:31

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

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所有人过的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说来残酷,但事实归根结底就是如此。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一本偏纪实类的书,讲述了作者塔拉出生的家庭,以及她从家庭中挣脱的过程,书中的女孩在16岁之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17岁考上大学。

本书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长高居Top1,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比尔•盖茨年度荐书,书中女孩的自学能力让比尔盖茨都自愧不如。

可怕的原生家庭

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中,作者以极为平静的语气描写了她与众不同的家庭:远离人群的生活方式,极端仇视政府,父亲告诉孩子们,联邦政府会因为没把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而冲进他们的家里把所有人屠杀。他痛恨医院,不准家里人去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坚信所有西药都是有毒的,讽刺得了癌症的祖母去看西医是找死。相信世界末日,不断囤积粮食石油枪械。坚信学校的教育就是洗脑因而不让孩子们去上学,看到孩子拿起书本就大吼大叫。因为儿女自考了大学而跟他们几乎断绝关系。漠视安全漠视儿女性命…

母亲因为原生家庭太过“淑女”而喜欢上父亲,初期还会因为有所能力,而以委婉的方式“反抗”父亲。后来渐渐变成完全屈从父亲。

哥哥们要么逃离,要么变成跟父亲一样的“不可理喻”。

父亲是极端的摩门教徒,痛恨政府,痛恨“规则”,痛恨教育,痛恨穿的“不正经”的女人。

在垃圾站整理废铁时,女儿带上安全帽和手套,父亲把它们全部扔掉:这会妨碍你干活的速度。

夜里风雪大路面又不安全,祖母劝他们不要开车回家,父亲执意离开,一家人开夜车在雪地中翻车,一家人被压在车底下,最担心的不是生命安全,而是怕警察发现,其中重伤的两个人,母亲和泰勒,母亲把自己关在地下室看不得光,不然就头疼,凭着身体越来越差,连助产士的事业也做不成了,记忆和身体越来越差,乃至最后成为“神婆”和父亲虔诚的奴隶和同伙。

泰勒呢,选择了逃离这个家:我要去上大学,即使断绝父子关系也不在乎。

父亲毫无安全意识的作风,让家里孩子一个个伤的伤,残的残,他却觉得是他们的错,耽误了自己工程的进度。

儿子和女儿一起干活的时候,热的厉害,儿子可以把衣服撕烂漏风,女儿却哪怕把袖子往上卷一点都被骂作“妓女”。

坚强热爱生活品质的外婆,却让母亲逃离,去跟狂野的牛仔父亲生活。

相信现代生活方式,有病会去医院的祖母,却养出来一个觉得全世界都是异教徒的野蛮粗暴父亲。

这是多么讽刺的对比。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几乎全篇都是父亲在PUA全家人,甚至周围的人。周围的邻居和居民可以不屑一顾,家人却是在劫难逃,母亲被彻底洗脑,儿子们要么变成像父亲一样的人,要么变成痛恨父亲,却变成父亲,因而一边报复社会一边报复自己的人(肖恩),要么是忍受不住终于逃离的人(泰勒),或者是活在父母的阴影下,却因为哥哥泰勒留下的思想和逐渐觉醒的人(小女儿塔拉)。

他们或选择放弃抵抗自暴自弃,或选择同流合污与黑暗化为一体,或选择冲破大火找到自己。

每个与众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自己。

逃离的开始——教育

塔拉在考大学的入学考试前,连答题卡是什么都不知道,然而,她从来没放弃,即使不信自己会成功,也是一边消极一边不忘学习,早起晚睡,每天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挤出时间来学习。

作者的两种虐待,一种是父亲潜移默化的日常思想驯化,一种是哥哥肖恩的暴力驯服。

她第一次反抗哥哥的“鱼眼睛”式“PUA”驯服时,把水倒到肖恩头上时,肖恩打了她,把她举起来扔到地上,抓着她的头发把她的头往马桶里摁,骂她是妓女。

她反抗了,但终究是屈服了,身体上,思想上,觉得自己是肮脏的。

肖恩第一次重伤后回到家修养的那段时间,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她每天上午都把马桶刷的很干净,就为了下午自己的头被塞进来的时候体面一些。

母亲说全家只有她会让肖恩安静一些。

是的,因为她被驯化的麻木了。

肖恩的嘲笑和虐待越来越严重,在家人面前,到公共的商场地段。

越来越严重的虐打,断了指头,断了手臂,她用笑声代替眼泪,想让别人相信这只是玩笑,她说服自己是自己的错,只有相信是自己的错了,才会欣慰,才会“意味着事情还在我的掌控之下。”

窒息。

她说想去上学,父亲暴跳如雷,她自己打工赚钱,攒学费,父亲说你既然能自己赚钱了,就得付钱,付油费车费房租费。她给了。她还是执意要攒钱去上学,当她把自学考试成功的大学通知单给父母看的时候,父亲烦躁不安地要她搬出去。母亲来问她,你什么时候搬出去?

“我知道这不公平,但是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自己生活,准备和你父亲结婚了。”

“你十六岁就结婚了?”她问。

“别傻了,你可不是十六岁。”母亲说。

父母连她的生日也不知道,他们以为自己的女儿已经至少二十岁了,却不知道,她才刚满十六岁。

她终于还是逃离了那个家。

中间有过犹豫和放弃,但是都在其他家人的鼓励下坚持住了,有已经逃离成功的哥哥泰勒,有已经放弃抵抗但是还是希望女儿能有希望的母亲,有病态的却又在挣扎着想要放弃自己的哥哥肖恩。

还有父亲日渐的不可理喻。

大学并不是解脱,而是另一“磨难”的开始。刚上大学的第一艺术课,她就问了一个最愚蠢的常识性问题:什么是纳粹屠杀犹太人?

入学一个月,她还认为欧洲是一个国家而不是块大陆。

她邋遢,不喜欢洗澡做卫生,让室友瞠目。

她无知,对历史一无所知。

她的所有语法和文字仅限于自己读过的《圣经》和《摩门经》。

她连基本的语法和拼写都记不全。

上课常常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

她与新的世界格格不入。

第一节考试她就崩溃了,觉得自己不会有资格读书了。但是和同学一起复习之后才发现,原来艺术课本是要读的,而不是只看图画。她终于得到了要领,成绩优异起来。

原来只要读课本就能得高分啊,她轻松起来。

学期结束的时候,教授宣布第一次考试太多人不及格,所以不计入总分,所以她最担心的不及格的分数就这样作废了。

她噗地笑出声。

顺利入学后,塔拉才知道,原来父亲一直用来恐吓他们一家的“联邦政府持枪屠杀了隔壁镇一家人,他们随时也会来屠杀我们”的故事,其实只是报纸上的一篇新闻,还是被父亲扭曲过度的信息。她第一次知道犹太人被屠杀,第一次知道种族歧视,第一次懂得什么是艺术,第一次知道社会心理学,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父亲有被迫害妄想症、躁郁症。

她用双相情感障碍这一论点做研究、写论文,获得教授的赏识和推荐。她在学业上有多成功,跟家里的关系就多么僵硬,即使考上博士了,父亲和母亲还在要求她回家,按照他们的安排在小镇里结婚、相夫教子,到他们的垃圾场里工作。他们觉得女儿读书是被鬼附了身,要给她做洗礼驱魔。

塔拉挣扎着没有妥协,却因精神崩溃在半夜里梦游跑到大街上大喊大叫,因为心里极度不稳定,她一度要求助心理医师,几乎完不成博士论文。

但好在,她坚持过来了,她成功毕业,有了理解自己的爱人,有了理想的工作,全身心的脱离了父母的控制。

逃离的本质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Educated》,中文名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在看书的时候一直很疑惑,作者塔拉的家是在巴克峰上,难道书名的那座山是巴克峰,那应该是《你当像鸟飞离你的山》才对。

后来查了下,原来中文译名来自于《圣经·诗篇》: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这句话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

这样就说的通了。

之前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的《逃离》,里面有一片讲述女主角卡拉想要逃离自己的男友,央求邻居老太帮助她,老太本来已经帮她做好了安排,给了她衣服,给了她钱,给了她逃出去的落脚点,结果卡拉逃到半途想起未知的恐惧,又打电话给男友让他接她回去,对男友说是女邻居教唆她的。

所有的逃离,只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下定决心,否则即使有人帮你,你也逃不出去。

跟逃离对应的是“找到新的信仰”,若是你没有新的信仰,思想上还是以前的思维,比如觉得家暴你的家人是对的,是不得已的,而从未认识到暴力本身是不对的,那么你还是逃不出去。读到书的后半段,“选择比能力重要”这个想法越来越像龙卷风,在我的脑海中形成。

塔拉被教授推荐进入剑桥学习,艾米丽在二十六周产子。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同时发生了。

一个离那个家越来越远,一个融入那个家越来越紧密。

塔拉因为疑惑自己为什么对历史和法律感兴趣,而怀疑自己身为女人,这种选择是否出了问题。她带着疑惑去寻求教授的帮助,他们聊了犹太人的问题,教授问她什么时候知道犹太人被屠杀的历史的,塔拉回复:来到了杨百翰大学之后。

在教授的疑惑中她讲了自己的家庭状况,教授沉默了一阵后,告诉她应该去参加剑桥的留学项目。塔拉就“女人是否不应该学习法律和历史”的问题问询教授,教授表达出了改变她终生的意思: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而在山的那边,父亲被重度烧伤的灾难被他美化成了上帝的旨意,所有的雇工被洗脑成为追随者。原本有自己意愿的母亲也彻底变成父亲的一部分,她身上那份医者的温柔消失了。艾米丽提前产子,孩子只有不到两磅,在送进医院治疗许久后仍然得出肺部永不会再发育的结论。他们认为是上帝的赐予,身为助产士的母亲表示她没有制止住埃米莉的提前宫缩,是因为上帝拿纱布遮住了她的眼睛。

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赐。

我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教授对学生质疑“无神论者多么悲哀”所做的回答:你应该庆幸我们国家的农耕文明战胜了神明论,否则大家都去求神拜佛,等待天神的赐予,没人再愿意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提供温饱,田地无人耕种,牧畜无人饲养。

塔拉逃离了原生家庭,因为她坚持求学,有了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经济自由。

其他没脱离父母影响的,经济受控于父母的哥哥姐姐们,选择了服从,牺牲了自己的整个人生和家庭。

希望所有被困的人,都有勇气逃离,飞往属于自己的山。

要么你选择人生

要么人生选择你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就推荐给大家一本好书吧

希望让你有所收获

来说说

你最喜欢哪本书呢?

——艾畅畅

0 阅读:55
艾畅畅

艾畅畅

致力于女性成长和娱乐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