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风险升为“中”,还有这些病毒在流行!有这些症状请及时就医

逗逗玩转养护 2025-02-11 08:46:3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里、地铁上,咳嗽声此起彼伏。深圳市疾控中心的最新通报显示:当前流感风险已升至“中”级,也就是说,感染流感的概率正在增加。

而且,不只是流感,还有多种病毒在暗中“作乱”。有些人以为只是普通感冒,结果扛着扛着,高烧不退,甚至引发肺炎、脑炎,后悔莫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冬春交替的病毒季”,看看哪些疾病在流行,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今年流感不一般,为什么会来势汹汹?

流感并不是普通感冒,它的“战斗力”可强多了。每年流感都会有不同的病毒株来“接班”,今年深圳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3N2流感,它的特点是:传播快、症状重、容易引发并发症。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的数据,近期南方省份的流感阳性率已经突破25%,也就是说,每四个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就可能有一个是流感。

有些人觉得,流感不就是发烧、咳嗽、流鼻涕吗?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实际上,流感的威力远超想象。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数据显示,今年因流感引发肺炎、心肌炎的重症患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其中不少是儿童和老人。

真实案例:32岁的王先生是一名深圳的互联网工程师,平时工作繁忙,身体一向不错。

前段时间,他出现高烧、全身酸痛,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就靠喝水和休息硬扛。结果三天后,呼吸急促,胸口剧痛,被送进医院一检查——甲型流感合并肺炎,血氧下降到危险水平,直接进了ICU。

医生说,如果再晚一天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流感不是“小病”,如果持续高烧不退,或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剧烈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

除了流感,这些病毒也在兴风作浪

深圳的冬春季节,不止流感在“作妖”,还有其他病毒也在趁虚而入。

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这是一种专门“欺负”婴幼儿的病毒,深圳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里,最近就接诊了不少因RSV感染导致肺炎的孩子。RSV的症状和感冒很像,但它更容易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导致呼吸衰竭。

如果孩子咳嗽加重、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务必尽快就医。

2. 诺如病毒这是一种导致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最近在学校和公司里都有小规模爆发。感染诺如病毒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呕吐、腹泻、发烧,通常持续1-3天。

这个病毒传染性极强,一旦家里有人中招,几乎全家都可能被“团灭”。预防关键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

3. 腺病毒腺病毒的“业务能力”特别强,既能引发呼吸道感染,也能导致眼结膜炎(红眼病)和胃肠炎。最近门诊里不少患者一边咳嗽流鼻涕,一边眼睛又红又痒,正是腺病毒在作祟。

这种病毒在游泳池、幼儿园、地铁扶手等地方特别容易传播,所以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少揉眼睛。

这些流行病,怎么防?

1.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很多人对流感疫苗有误解,认为“打了也会得病,没啥用”。实际上,流感疫苗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60%-70%的重症流感住院率,特别是老人、孩子、孕妇、慢性病患者,强烈建议每年接种。

2. 戴口罩、勤洗手,减少接触感染源虽然口罩不像疫情期间那么严格要求佩戴,但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地铁、医院、商场),戴口罩仍然是有效的防护手段。

流感、RSV、腺病毒等都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戴口罩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减少病毒传播。

3. 规律作息,提高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时,病毒更容易“找上门”。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都会削弱免疫系统,让身体更容易感染病毒。

深圳的年轻人工作繁忙,但再忙也要保证每天7小时以上的睡眠,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

4. 注意居家环境卫生,减少病毒滋生病毒在空气不流通、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存活。

所以,家里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可以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定期擦拭桌面、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的地方。

这几种情况,赶紧去医院!

有些人得病了喜欢“死扛”,但有些症状绝对不能拖,否则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并发症:

· 发烧超过3天,退不下去

· 呼吸急促、胸闷、喘不过气

· 剧烈呕吐、腹泻,导致脱水(尿量减少、口干舌燥)

· 孩子精神萎靡、不爱动、不吃不喝

· 老人、孕妇、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不要自己在家硬扛!

最后说一句

每年冬春季节,都是病毒活跃的高峰期。今年深圳流感风险升高,意味着我们要提高警惕,别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当儿戏。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免疫力,关键时刻,打好“疫苗”这张底牌,才能在这场“病毒大战”中全身而退。

参考资料:

1. 国家流感中心《2024年全国流感监测周报》

2. 深圳市疾控中心《近期流感风险提示》

3. 世卫组织《流感疫苗接种指南》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吸道合胞病毒防控建议》

0 阅读:56
逗逗玩转养护

逗逗玩转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