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火了,在讲座上抽烟被投诉,学生说他一直是这样

明眼人谈教育 2023-10-13 12:47:49

文/明眼人谈教育

近年来,一个名字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起了轰动——复旦大学退休教授王德峰,他的讲课风格独特,从金刚经、王阳明到《资本论》,他以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脱口秀式风格成为了网红。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烟不离手的生活习惯,每次开讲前,他都会掏出烟盒,拿起打火机,点燃一根,深吸一口,然后才开始正题。他独特的动作和表情常常把观众逗得发笑。

甚至有学生开玩笑,去听王教授德讲座,他不抽烟是没灵魂的。

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最近在深圳的一次讲座中,王教授的这一习惯却引发了市民的投诉。有市民认为,尽管王教授的哲学讲得非常好,但在公共场所吸烟却是违反了相关规定。对此,有关部门表示,“王教授哲学讲得好是一回事,在公共场所违法吸烟又是另一回事。”

他们欢迎教授下次再来深圳讲课,但同时也提醒他,“烟瘾再大,也请您忍一下。”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投诉背后,其实揭示了我们对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我们期待在公共空间中享有清洁、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尊重个人的习惯和自由。就拿王教授来说,他的吸烟习惯在私人空间中可以完全被接受,但在公共空间中却可能引发问题。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这也是一个关于权衡个人自由和社会规范的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对其产生影响。有时,这种影响可能并不明显,比如一位教授在讲座中吸烟;但有时,这种影响可能会非常显著,比如一个烟厂排放的烟雾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平衡个人自由和社会规范呢?这可能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不同的情境和价值观可能需要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但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使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和谐共存。这需要我们在行为决策时考虑到我们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就拿王教授来说,他可以在吸烟前先询问听众是否有对烟敏感的人,或者是否介意他在讲座中吸烟。这样,他的行为既不会影响到他人,也不会触犯到社会规范。

其次,我们应该寻求更弹性和公正的规范。有些地方可能对吸烟制定了严格的规范,但对于像王教授这样的公众人物,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某些情况下适当放宽这些规范呢?

例如,在保证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公共空间设立吸烟区呢?

总的来说,我们既需要尊重个人自由,也不能忽视社会规范。这就像王教授所说的那样,"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我们需要学会在冲突中找到平衡点,让个人自由和社会规范和谐共存。

对于王教授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他需要在享受他的哲学世界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在公共空间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毕竟,"烟瘾再大,也请您忍一下",这不仅是对他的提醒,也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提醒。

我们对这个事件的评价并不应过于极端。一方面,我们不应过分谴责王教授的吸烟行为,毕竟这是他的个人习惯;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忽视吸烟对他人的影响以及违反社会规范的事实。而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通过这个事件看到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在个人自由和社会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0 阅读:336
评论列表
  • 2023-10-14 10:24

    没有灵魂的讲座我不会听,只有他抽烟了,那才是他才华的展示[笑着哭]

明眼人谈教育

简介:分享各大学的信息,分享大学在四川的专业录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