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全欧洲都在支持希特勒屠杀犹太人?

思维档案室 2021-12-22 10:27:27

希特勒屠杀犹太人并不只是出自于其自身对于犹太人的厌恶,相反地,希特勒代表了广大德国民众,代表了欧洲人的态度和选择。希特勒是民选总理,总统,希特勒的选择,代表了当时广大民众。

德国,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工业实力已经超过了英国,仅低于美国,其各项工业指标都名列前茅,工业产值占到了世界的15.7%。不过虽然美国工业产值超过了德国,但美国的工业实际上大部分处于欧洲资本的控制下,直到一战爆发后,利用一战的契机才摆脱了英法德等欧洲列强的控制。并且德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成年人全民识字的国家。

就在这样的实力背景下,德国被一战战胜国狠狠踹下了神坛,在获取匹配国际地位的道路上被狠狠上了一课。

此时的德国悲痛和愤怒令人发疯,对替罪羊的需要刻不容缓。此时的德国人将目光转向了犹太人。大家心领神会,但谁都不敢挑明。落榜生希特勒站了出来,替他们大声疾呼,这个从小就接触反犹理念,被反犹父亲深深影响的男人,在期望被父亲认可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反犹不知道是他自己内心真实的写照,还是父亲和周围人的写照。

希特勒认为拥有教授职位,能写无可挑剔的德文,参加了整场战争并荣获铁十字勋章,这样的犹太人也只能是危险的种族污染者。

犹太人在德国社会拥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他们在德国的律师占比16.3%、医生中占比10.9%、学校教师占比2.6%、大学教授占比0.5%。

这种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主流德国社会不相容的种族文化,恰恰是被归罪的好缘由。

所以希特勒的主张得到了一票德国人的支持的称赞。

卡尔·荣格十分欣慰地帮助希特勒去攻击身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的学说。

作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他的学说也被批评为没有价值的“犹太物理学”。

除了德国,其他国家也对犹太人意见很大。

一战后,对于好不容易才复国的波兰,当务之急是构建民族身份认同,其中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推广波兰语,但在波兰犹太人群体中,百分之七十九选择了意第绪语作为第一语言,而选择波兰语的只有百分之十二,这不能不让波兰民族主义者怀疑犹太人对新国家的忠诚。对少数族群进行防范乃至迫害,是新独立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波兰也不例外。

于是波兰成为了犹太人被杀人数最多的国家,该国超过90%的犹太人被杀。

作为德国盟友的奥地利,他们热衷于当刽子手。希特勒,艾希曼和盖世太保的头目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都是奥地利人。党卫军的灭绝部队三分之一的人员来自于奥地利。6大死亡集中营中有4座是奥地利人控制的。

二战结束后,南斯拉夫5 090名战犯中有2 499人是奥地利人。

投机分子罗马尼亚,深度贯彻元首的政策,1940年8月开始,法律剥夺了犹太人的财产和工作,让他们承担没有报酬的强制劳动。还有屠杀。

他们对犹太人的屠杀方式,则更为原始和残忍。成群犹太人被赶进大型仓库,身上被泼洒汽油。导致2万~3万人被火火烧死。

法国和德国是传统对手,两个国家为争夺大陆统治权,进行无数战斗,彼此都是世仇。然而在反犹上,倒是惊人地达成了一致。

法国的反犹分子包括大量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反犹檄文《大屠杀,小伎俩》宣称法国已经成为被犹太人占领的国家(就像一个被强奸的女人),法国的反犹政治组织不下10个,维希政府采纳反犹政策后,希特勒杀死了9万名(26%)法国犹太人,7.5万名犹太人被驱逐出法国,其中只有2 500人幸存

贝当领导的法国维希政府下令在巴黎市内及近郊发动围捕犹太人的大规模行动,将12884名犹太人关押在巴黎一个名叫“冬赛场”的冬季自行车赛场,其中包括4051名儿童、5802名成年女性和3031名成年男性。二战结束后,贝当因叛国并公开与纳粹合作而被判处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这是戴高乐将军的恩师,一战英雄贝当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支持元首,比如忠实的盟友意大利。

虽然犹太人罗马帝国其实,在犹太行省发布叛乱,突然当地民众,但现在的意大利并不排斥犹太人,相反的,在二战之前,意大利诞生了两位意大利总理和一位国防部长。除此之外,大学教师,还有将军和舰队司令中也有众多犹太人的身影

意大利法西斯的最初创始人里面有5个是犹太人,犹太人在法西斯运动的每个分支都表现积极。墨索里尼的传记作者,还有他的财政部长,都是犹太人。希特勒掌权之后,墨索里尼以犹太人的欧洲保护者自居,并被斯蒂芬·茨威格称为“美好的墨索里尼”。

所以意大利的法西斯对德国纳粹的那套种族理论不感冒,也始终没有对本国的犹太人采取强制措施。直到1943年,墨索里尼被废黜后,德国出兵占领意大利北部,扶植墨索里尼在北部成立傀儡共和国后,在该共和国控制区的犹太人才被抓捕。

据统计从米兰一共开出了19趟运载犹太人的货运列车,而最终从集中营幸存下来的只有其中27人。

面对欧洲犹太人的困境,英国虽然支持犹太人,但是英国在阿拉伯的势力,不允许英国过多干预犹太人的事情。尤其是“向犹太人开放巴勒斯坦”这样的提议,被彻底否决。

如果接受犹太人难民,英国政府同样担心招致德国的报复,激起社会中的反犹主义

美国在门罗主义的指导下,对外界事务保持着“不明面干预”态度。

广大民众同样反对犹太移民,民意调查显示,1938—1945年,人口中35%~40%支持反犹法律。1942年,根据民意调查,犹太人被视为仅次于日本人和德国人之后对美国的最大威胁,超过其他所有群体。

于是美国只有2.1万犹太人被准许入境,只是限额法案允许数量的10%。

作为态度温和的反犹分子,罗斯福总统甚至在会议上提出“不要采取什么手段让希特勒制造更多的犹太难民”

除了这几个国家的迫害和无作为,我们再来看看其他欧洲国家是怎么对待犹太人的。

1940年4月9日,纳粹德国占领丹麦,强迫克里斯蒂安十世接受他们的反犹太政策,并要求他命令所有的丹麦犹太人必须佩戴犹太标志,克里斯蒂安十世表示抗议,并第一个佩戴这种黄色五角星作为荣誉标志,宫廷人员也全都佩带这种标志

同时克里斯蒂安十世还支持丹麦的地下抵抗运动,使得其得到了快速发展,抵抗运动对丹麦境内的德军发动了几次大规模袭击后。纳粹把克里斯蒂安十世软禁在王宫里,然后成立了新的政府。

在此之后,全体丹麦人纷纷加入拯救犹太人的队伍,丹麦8000名犹太人中有7000名被设法用船运过波罗的海,500人在当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只有500不幸落入纳粹的魔爪

而瑞典作为没有被德国入侵的中立国,除了帮助丹麦犹太人逃亡,瑞典人也在设法营救挪威的犹太人。挪威的傀儡政府遵照纳粹的要求对犹太人进行了控制,瑞典则成功地让一半的挪威犹太人越过了边境,逃往安全地区。

瑞典政府还向罗马尼亚政府提出建议,撤走罗马尼亚的40,000名犹太人,尤其是儿童。由于纳粹德国的反对,罗马尼亚最终只让瑞典在1944年夏天撤走了160名儿童,这些幸运的孩子被送到巴勒斯坦安置了下来。

瑞士在四环环敌的情况下,不顾惹祸的危险,收留了大约2,5000名犹太难民,除了准许他们在瑞士工作外,还拨出数百万瑞士法郎对他们进行了救济。

匈牙利虽然加入了法西斯阵营,但对纳粹的反犹政策并不赞同,匈牙利摄政、霍尔蒂海军上将希望让匈牙利犹太人到巴勒斯坦或其它安全的地方去,德国答应了这一请求,条件是要求匈牙利拿出大量的作战物资来进行交换。

匈牙利觉得这个条件十分荒谬,经过一段时间瑞士和美国出面斡旋,总算有一半的匈牙利犹太人被纳粹允许离境,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安全到达瑞士,最终活到了战争结束。

我们可以看出屠杀犹太人对于德国来说,并不是目的,拒不执行的国家也不会遭受灭国的危险。德国对于欧洲大陆的控制,才是其目的。

二战期间,犹太人被屠杀在前期是因为反犹思想的泛滥,到了中期仅仅是为了转移矛盾和控制经济,后期的大屠杀则是有了泄愤的意味。

犹太人大屠杀,我们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被害人群体,而是大屠杀本身的存在,并无合理性和意义。

二战期间,因为日本的侵略,我们损失了4000万同胞。而保护我们同胞免受屠戮的唯一方法只有国家自强,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更不会有什么神仙皇帝。

1 阅读:36
思维档案室

思维档案室

深刻探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