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猜不到内娱下一个爆的会是谁。
这就是鱼叔最近刷热搜时的感想。
谁能想到,新晋顶流,不是什么古偶美男。
而是,魏大勋。
他在新剧《我的人间烟火》中戏份很少,只是特别出演。
但讨论度却远远超过了男主。
凭着一身西装金丝眼镜造型,在二创视频里大杀四方。
昔日综艺咖,飞升禁欲系男神。
说到底,除了演技之外,靠的还是cp感。
剧中,魏大勋和女主角名义上是兄妹关系,但又有一丝暧昧。
「骨科cp」(指同辈且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的禁忌感,让一众观众欲罢不能。
其实,这不是「骨科cp」第一次爆火了。
90后观众,会记得台偶《恶魔在身边》。
贺军翔示范了什么叫花式撩「姐」。
而更早之前,还有一部骨科剧,红遍大江南北。
戏外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咱们就来看看兄妹恋爱情剧鼻祖——
《血疑》
赤い疑惑
《血疑》70年代在日本播出,即引发轰动。
1984年,它更是成为了中国引进的第一部日剧。
曾风靡一时,创下了40%的收视率。
女主角山口百惠,由此成为一代女神。
从巩俐江珊,再到上户彩石原里美……许多女演员出道时都曾被称作「小山口百惠」。
山口百惠在剧中的发型服饰都被争相模仿,掀起一股热潮。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此剧在中国播出时,山口百惠已经退出演艺圈四年了。
而这正是因为,她和剧中搭档三浦友和成了真情侣。
1980年,她在事业巅峰期,宣布退圈结婚。
一曲《再会的彼端》成为了她献给大家的最后一首歌。
后来被张国荣翻唱为那首著名的《风继续吹》。
如今,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已经携手走过四十余年。
是当之无愧的演艺圈爱情神话。
回头再看,《血疑》是二人爱情的见证。
也是爱情偶像剧界的教科书。
剧中熊猫血白血病兄妹恋情等元素,不断被模仿。
虽然现在看来相当狗血。
但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对爱情的诠释从没有落入俗套。
17岁的幸子(山口百惠饰),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
但一次,她去找身为医学院副教授的父亲时。
校内正好发生了核泄漏事故。
一无所知的她不小心误入了事故现场,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就在这时,被父亲的学生光夫(三浦友和饰)所救。
两人一见钟情。
殊不知,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幸子的父亲其实是她的养父。
不像很多青春剧中,不厌其烦地拍误会堕胎三角恋,简单粗暴地营造冲突。
这部剧在爱情萌芽的同时,就暗暗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核泄漏事故,将会把幸子的命运推向深渊。
或许正因为这样淡淡忧伤的底色,剧中的爱情被拍得含蓄克制。
情感的天平也没有倾向于任何一方,双方始终平等。
在被光夫告白的时候,幸子不知道该怎么回话。
但她也没被光夫逼迫。
镜头缓缓拉远,幸子只是远远望着光夫,静默中勾勒出内心的懵懂。
两人之间甚至连直白的情话都很少。
相互扶持,心灵相通,这样的爱情称得上一股清流。
很多时候只需要通过一个眼神来传递思绪。
当然,作为骨科cp界的初代顶流,这部剧有相当多的经典桥段,奠定了同类剧的走向。
比如,真相大白的关键总是血型。
每当幸子白血病恶化,需要输血的时候。
只有同为熊猫血的光夫能为她输血。
这让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也少不了令人抓心挠肝的纠结过程。
囿于身份限制,两个人都各自进行着漫长的内心斗争。
既想继续这段感情,又不想以兄妹相称。
在幸子决定跟白血病抗争,而且还要正常参加高考的时候。
光夫被幸子的勇敢打动,对她更添爱慕。
但也只敢摸摸幸子的头,说句「你是一个难得的好姑娘」。
这样的情丝百转千回,都藏在细节里。
这也是现在大家喜闻乐见的骨科虐恋和背德感,让人欲罢不能。
而当幸子得知二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时。
她没办法割舍跟光夫的爱情,决定一起投湖自尽。
所幸,被救了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二人戏外同样是一段禁忌恋。
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相识时才15岁。
况且,她还是超高人气的少女偶像。
但山口百惠却从一句平常的关心中感受到了三浦友和的爱意。
就像《血疑》剧中,爱情还是排除万难,以它最纯粹的模样降临。
或许在外人看起来大逆不道。
但谁又能否认这是爱情呢?
这部剧虽然是骨科虐恋的奠基者,但是它并没有止于虐恋。
反而相当前卫。
我们往往认为,骨科cp没办法冲破伦理的桎梏,是一出注定轰烈的爱情悲剧。
如今大家对于魏大勋饰演的孟宴臣的喜爱,就是建立在这种怜爱之上的。
但《血疑》却没有这样做。
在幸子的白血病显现后,她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这部剧的主题也开始由二人之间的情爱,转向对生命的大爱。
既然死亡是注定的,那么能做的就是让余下时光尽可能美好。
于是,幸子和光夫真正做了情侣会做的事。
他们一起打网球,做饭,参加幸子养父的生日会......
还接吻了。
直到最后,幸子死在了光夫的怀里。
就爱情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圆满」。
在这背后,则是对爱情更深层次的探讨。
爱情可以是一种牺牲。
但关键是为谁牺牲。
如果是为了伦理道德,那会变成一种折磨。
而如果是为了情字本身,那就有了一股理想主义的色彩。
就像幸子所说,小时候,她一直想要一个哥哥。
但之后才发现,原来想要的是一个爱人。
幸子和光夫的恋爱,回到了爱情的本真。
只是在为对方考虑,让彼此能好过一点。
这让他们不会再因为血缘的事发生争执。
在光夫决定将自己的骨髓移植给幸子的时候,她会用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宽慰自己和光夫。
「这危险的手术,在他们看来,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来证明相互之间的深情。」
更前卫的是,剧中其他人都知道真相,却没有反对这段禁忌恋。
甚至还主动成全。
光夫的女同学一直喜欢着他。
但在知道光夫和幸子是兄妹后,她反而选择主动退出,还支持光夫和幸子的爱情。
这并非是出于对将死之人的怜悯和纵容。
而是感动和理解。
「我觉得幸子和光夫都是很好的人。好事一桩,还是听其自然吧。」
这样的爱情就如光夫所说。
「真正的爱情是没有欲望的,也没有自私心理,只想着对方,一种最纯洁,经得起痛苦悲伤的感情。」
它不是占有和欲望,而是成全。
这种大爱不止关乎爱情。
还有亲情。
在这段禁忌恋背后,是两个家庭之间血淋淋的碰撞。
剧中,光夫妈妈是一个十足的大反派。
经常阻挠幸子和光夫的感情。
但她又是可悲的。
在发现丈夫的婚外情后,她明白丈夫已经不再爱她,可她还爱着丈夫。
在之后的十八年间,她依然本本分分,尽好妻子的责任。
甚至在发现丈夫余情未了,偷偷见幸子亲生母亲的时候,也没有选择离婚。
她的爱已经落到尘埃里,可始终没办法让丈夫回心转意。
只能通过控制儿子来满足自己缺失的爱。
强硬地插手儿子的感情,让儿子必须走她安排的路。
而幸子的妈妈同样是痛苦的。
在分手时,她其实还爱着光夫爸爸,这才生下了幸子。
又因没有办法养育,只好托付给了哥哥。
之后的十八年里,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幸子。
可以把幸子写给她的信背下来。
但因为害怕对幸子造成打击,所以狠下心来,远走他乡。
说到底,上一代的错误才是痛苦根源。
让幸子和光夫不得不在情理之间纠结。
而这部剧却没有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将父母塑造成阻止爱情的工具人。
他们都是立体有血有肉的,能够为了亲情退让。
光夫妈妈一开始不能接受,在将真相告诉幸子,导致幸子白血病发之后。
她遭到了儿子的谴责。
「迫不及待地跑去告诉幸子我们是兄妹,这不是置她于死地吗!」
而正是这次吵架,让她清醒了过来。
接受儿子的建议,去给幸子赔罪。
幸子的养父母也经历了很大的煎熬。
刚开始时,幸子养父曾反对她跟光夫恋爱。
但之后,他发现是自己太残忍了。
只顾着考虑女儿的感受,却没想到因此会增加光夫的痛苦。
于是,也选择理解。
爱情是不自私的,亲情同样也是。
兄妹相恋,家人成全。
这样的情节,按理说会挑战观众的三观,有被唾沫淹没的风险。
但却大受欢迎,万人空巷,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那可是四十年前。
现在,恐怕再也无法复现。
说到底,禁忌之恋只是为引出大爱而设。
爱情两字无法概括的羁绊,人活一世无法放弃的火花。
才是这部剧最珍贵的内核。
可如今,大家对于骨科cp的喜爱却仅仅止步于磕糖。
既是时代的变化,也是创作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