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三点,我确保孩子的内在动力会有质的提升。话不多,但可能有点扎心(尤其最后一点第2个问题)。
第一、孩子不喜欢你,你很难教会他
有的家长信奉所谓的“就事论事”和“缺啥补啥”,学习不好抓学习、习惯不好抓习惯,其实这是忌讳的!
孩子学习不好,每天就三句话:作业写完了吗?打卡了吗?考得怎么样?……弄得自己不像父母,而是监工。
说真的,如果孩子不喜欢和你呆在一起的感觉,你的话对孩子没有影响力,你很难教会任何东西给他。
这就是为什么亲子关系是一切家庭教育的基础!
第二、多聊天,少讲道理
“聊天”和“讲道理”有大区别!
“聊天”,是一种轻松的分享,一种顺意地表达,孩子愿意说什么,我们就接着话题说,不想讨论的事情就不说。
很多理性的家长认为只有“道理”有用,而聊天尽是“废话”,我友情提醒一句:你认为的“废话”比你认为的“有用”要有用得多!
“讲道理”,往往带着教育的味道,而且有着一种从上往下的俯视感,传递出去的感觉是“我比你强”,“我比你懂”,所以本质隐含着对孩子的否定和贬低。
如果今天你是第一次意识到这点,那么它就可以成为你今天最大的收获。
第三、允许,孩子跟你不一样
如果你总看不惯孩子的行为,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下自己:是不是其他人也都看不惯他?
如果不是,那说明不是孩子的行为本身就不对或不好,只是你自己“看不惯”而已。
换言之,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第二个,问下自己:你“看不惯”的地方,是不是跟你不一样的,或者跟你“理想中”不一样的地方?
想清楚,这点很重要!要是没想清楚,就不要往下看了(免得让你无辜扎心,哈哈)

如果是,我就要问你:咋滴,人家为什么要跟你一样?凭什么跟你一样?
你是很优秀,还是很牛逼?你是像马云、马斯克那样有钱,还是像老子,孔子、苏格拉底那样有智慧,还是个大艺术家,大政治家……?
如果你只是认为自己人生经验丰富,或者觉得自己有点“成功”,甚至如果你觉得自己啥也不是,凭什么让孩子跟你一样?
你控制他(跟你一样),并不是所谓的“对他好”,只是满足你那颗恐慌不安的心,仅此而已。
注意啊,不是说你不能对孩子有任何要求,你完全可以分享自我,可以表达自我,但不要强迫他,更不能控制孩子跟你一样。
前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当我们“看不惯”孩子的某些表现时~ 重要的不是去强迫他去改变, 而是通过孩子表现去审视自我,透视自己的缺失并调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