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废水处理难度很大,这两个案例用了什么方法,效果如何?

漓源环保 2025-04-10 09:31:52
一、化学制药废水特征分析

化学制药废水处理难度极大,呈现出以下特性:

污染物组成复杂

化学制药废水含有原料药、中间体、溶剂及催化剂等多种有机污染物,像苯系物、卤代烃这类难降解且具生物毒性的物质广泛存在。例如抗生素生产废水,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使常规生物处理方法难以发挥作用,这些难降解有机物在环境中长时间残留,破坏生态平衡。

浓度波动显著

生产的批次性导致废水排放间歇性明显,COD 浓度通常在 5000 - 30000mg/L 大幅波动,部分高浓度废水 COD 甚至超 50000mg/L。某化学制药厂不同批次废水,COD 能从 8000mg/L 骤升至 25000mg/L,这对处理系统的稳定性造成极大冲击,使处理效果大打折扣。

盐分含量极高

部分工艺段废水盐分含量惊人,氯离子浓度可达 80000 - 150000mg/L,硫酸根离子浓度在 20000 - 50000mg/L。高盐严重抑制生物处理系统,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与生理功能,致使厌氧反应器内微生物大量死亡,一些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就曾因此陷入瘫痪。

可生化性差

化学制药废水 BOD5/COD 比值普遍低于 0.2,部分甚至小于 0.1。如生产激素类药物的制药厂废水,该比值仅 0.08,微生物难以利用其中有机物,常规生物处理方法难以奏效,需特殊预处理提升可生化性。

二、处理技术原理与工艺选择

预处理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

Fenton 氧化法:在酸性环境下,亚铁离子(Fe²⁺)促使过氧化氢(H₂O₂)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其氧化性极强,无选择性地攻击有机物,将其分解为小分子,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该方法 COD 去除率可达 40 - 60%,能将 B/C 比提升至 0.3 - 0.5。运行时 pH 控制在 3 - 4,H₂O₂/COD 比例为 1 - 1.5,Fe²⁺/H₂O₂比例为 1/3 - 1/5 。

臭氧催化氧化:通过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提升臭氧氧化能力。臭氧投加量一般为 50 - 100mg/L,反应时间 60 - 120min。在催化剂作用下,臭氧分解产生更多羟基自由基,增强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能力,常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去除二级处理后残留的难降解有机物。

膜分离技术

纳滤 (NF):基于筛分效应和电荷效应,膜孔径 1 - 2nm,能截留分子量 200 - 1000 的有机物及带电离子,可有效降低废水 COD 和色度,提高可生化性。适用于分离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运行压力 0.5 - 2.0MPa 。

反渗透 (RO):依据溶解 - 扩散模型,在高于渗透压的压力下,水分子透过半透膜,溶解性盐类、小分子有机物等被截留,脱盐率超 98%。常用于处理高盐化学制药废水,运行压力 1.5 - 4.0MPa,可使废水达到近乎纯水的水质标准。

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

UASB 反应器:反应区高度 4 - 6m,底部高浓度污泥床层占反应器容积 30 - 50%,三相分离器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容积负荷 5 - 15kgCOD/(m³・d),上升流速 0.5 - 1.5m/h,温度控制在 35±1℃,此条件下厌氧微生物活性高,能高效降解有机物。

EGSB 反应器:污泥颗粒化程度高,容积负荷可达 30kgCOD/(m³・d),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较高的上升流速使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增大废水与污泥接触面积,提高传质效率,适用于处理含悬浮物或有毒有害物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好氧生物处理

A/O 工艺:好氧段硝化细菌将氨氮(NH₄⁺)氧化为硝态氮(NO₃⁻),缺氧段反硝化细菌以有机物为碳源,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实现脱氮。污泥龄 15 - 30d,混合液回流比 200 - 400%,好氧段溶解氧控制在 2 - 4mg/L 。

MBR 工艺:膜组件有中空纤维膜、平板膜和管式膜。膜的高效截留作用维持 8 - 12g/L 的高污泥浓度,使出水水质清澈,能去除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满足严格排放标准,且占地面积小。

三、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盐原料药废水处理项目

废水特征

COD:25000 - 35000mg/L,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

盐分:12 - 15%,对生物处理系统抑制作用强。

主要污染物:抗生素中间体,具生物毒性且难降解。

处理工艺

预处理阶段:设置 HRT 为 24h 的调节池均化水质水量,通过蒸发结晶回收工业盐,采用 Fenton 工艺降解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

生物处理阶段:厌氧处理采用 EGSB 反应器,利用其高容积负荷和抗冲击负荷能力降解有机物;好氧处理采用 A/O - MBR 组合工艺,A/O 实现脱氮,MBR 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处理效果

COD 总去除率:超 99.5%,出水 COD 小于 100mg/L。

盐分回收率:超 85%。

案例二:综合制药废水处理项目

废水特征

混合废水 COD:8000 - 15000mg/L,有机污染物浓度高。

含氮量高:NH₄⁺ - N 300 - 500mg/L。

含盐量:3 - 5%。

处理工艺

物化预处理:投加 PAC 和 PAM 进行混凝沉淀,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再采用臭氧催化氧化降解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

生物处理:水解酸化池 HRT 为 12h,分解大分子有机物;UASB 反应器降解大部分有机物;A2/O 工艺强化脱氮除磷。

运行效果

COD 去除率:超 98%。

氨氮去除率:超 95%。

吨水处理成本:9.8 元。

四、技术发展趋势

新型处理技术

非均相催化氧化

催化剂寿命长,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能有效降解有机物,降低运行成本和设备投资风险。

厌氧氨氧化

脱氮效率高,能耗低,污泥产量少,在处理含氮量高的化学制药废水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

有机物回收

通过溶剂精馏回收、活性炭吸附再生、膜分离浓缩等技术,实现废水中有机物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智能化运行

在线监测系统

多参数水质监测,实时采集数据,智能预警,为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自动控制系统

智能加药、优化曝气、故障诊断,提高处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化学制药废水处理需根据水质特性合理选择工艺组合。随着技术发展,处理工艺向高效化、资源化、智能化迈进。企业建设处理设施时,应兼顾当前达标和未来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

0 阅读:1
漓源环保

漓源环保

专注高难度工业污水处理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