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天门市某村,照着“寿光经验”建起冬暖式大棚,结果同一个大棚里的辣椒苗一半结满辣椒,另一半却长得稀稀拉拉。请来专家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两地光照环境的差异,导致照搬来的“寿光经验”在天门水土不服,失了灵。
图片来源:新华社
寿光的冬暖式大棚脱胎于上世纪80年代当地烧煤取暖的“土棚”,当地村民通过反复试验总结出经验,背光面使用加厚墙体可以避光保温,棚面朝南有利光照,这也成了当地大棚的“标配”。但在湖北天门,春季低温多阴雨,在日照不足的条件下,如果再遮光,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影响作物产量。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一点细微差异,就可能会对农产品的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古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道理。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几年,凭借一个品种、一个技术而致富的案例被媒体频频爆出。然而,农业里的现状是10个做农业9个亏。那么,这些让农户们趋之若鹜的“致富经”真的就不能复制吗?从“致富经”变“致负经”,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刘种羊肚菌的故事,或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投资一亩,净赚六万”的诱惑
2021年,小刘抵制不住“投资一亩,净赚六万”的诱惑,拿出在外打工攒下的钱,在老家陕西省汉中市城固种了8亩羊肚菌。
在此之前,小刘的生活和羊肚菌并无交集。他只知道,这是一种和松茸差不多的山珍。毕竟,羊肚菌干制品长期保持着千元一斤的价格,常常使其与平凡的餐桌相隔甚远,往往只作为西餐或炖汤里的顶级食材而出现。
只是小刘发现,自己的羊肚菌发财计划怕是要破灭了。在羊肚菌成熟采收的时间,而自己的大棚里却一颗也没能长出来。即使自己完全按照菌种公司传授的技术,没日没夜照顾了大半年时间,却还是颗粒无收。
图片来源:贞观
小刘这样的经历并非少数。由于气候变迁和政策利好,原本生长在云贵川山区的羊肚菌,开始逐渐向陕西、甘肃、河南等北方地区转移。火爆的市场不断刺激着投资者的神经,不少菌种公司打着“低成本高回报”的口号,吸引了不少陕西种植户入局。然而,在这场风暴中,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却赔得血本无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01、市场稀缺,高价诱惑
对于种植户来说,一斤新鲜的五十元,十斤才卖五百元;而只要技术达标,八斤鲜品就能得到一斤干品,而其收购价就在五百元以上,即使除去烘干的成本也是更为划算的选择。就关中地区种植规模最大、最早一批的羊肚菌种植户老王看来,羊肚菌种植不仅收益高,而且速度快,秋季种植后等到第二年开春就可以采收,比果树之类的传统作物快多了。如果管理到位,一亩地除去成本就能够赚取三四万元。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对于经销商来说,只要掌握了收购和市场渠道,几经转手,干品羊肚菌就能从五百元一斤的收购价,炒到近千元的市场零售价格。如果面向海外出口,价格只会更高。而这些采收的经销商大多来自四川,由于种植经验早,他们也几乎垄断了国内羊肚菌的销售渠道。先是在开春采收后,从种植户手中收购一批。通过囤货、炒作,等到八月十五左右,再高价卖给广东和福建的消费者,以满足其地区入秋煲汤的广泛需求。
这听起来几乎是一个无本买卖,无论种植还是销售,羊肚菌都成了一个典型的农业致富神话,每个人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供不应求。但现实并非如此。根据市场总体行情,全国大规模人工种植的近十年来,羊肚菌的鲜货收购价格已经从每公斤130元降到了80元,贬值40%左右。供给越多,价格越低,这是市场的基本经济规律。
02、政策引导,补贴诱惑
在“南菌北移”的政策引导下,使得原本种植果树、小麦为主的北方农村,越来越多转而去种植投入更低、收益更高的食用菌。羊肚菌也搭上了政策的顺风车,在陕西遍地开花。
2021年,周至县对羊肚菌大棚建设给予补贴,当时种植规模只有500亩左右。去年,周至县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准备新建3000亩左右的种植大棚,将超越兴平成为关中地区的核心种植区。商洛的山阳县还将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在当地试验羊肚菌反季种植。
山阳县试验羊肚菌反季种植
图片来源: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各地政策大多是补贴农户种植,但是在内行人看来,羊肚菌制种才是关键。因为农户们自己制种,不仅技术不达标,产量还低,所以不得不从菌种公司购买。
然而羊肚菌种植的成本主要就是羊肚菌菌种的费用,一般是5000元左右;其次就是用来遮阳的各种材料费用,一般是1600元左右,但是它的使用年限差不多是三年,平均下来每年的成本就是533元;再算上租金、菇房建设、人工成本以及水电管理等会各方面的杂费3500元左右,也就是说种植一亩羊肚菌的总成本支出差不多需要9033元左右,远大于政府给予的大棚建设补贴。
03、骗局花样多,防不胜防
菌种的稀缺,给了许多人投机倒把的机会,甚至有公司搞起了和“奶茶加盟”类似的骗局。比如一些菌种公司的主营业务并非制种售种,而是一次性买卖。拙劣一些的,通过照片P图,以显示自己菌种的产量高。更精明一些的,则会把其他土地中的羊肚菌摘下来,放在一个大棚中凑数。
陕西某菌种公司宣传图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并且这些菌种公司还会以传授技术、大棚搭建的方式,收取额外服务资金。用“低投入、保回收、保产量”的话术,吸引许多并未准备好的种植者仓皇入局,种植等待多月后才发现颗粒无收。然而这时如果想要维权,这些菌种公司大多已经跑路,或者用“管理技术不恰当”等借口推脱责任。
很不幸,小刘就是遇到了这样的菌种骗局。事实上,像小刘这样的遭遇绝非少数。在裁判文书网中,与羊肚菌相关的就有533篇文书,其中关键词为合同、投资和赔偿损失相关的,就分别有254、70和57条。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截图
其实,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任何的行业投资都有成功和失败。相对来说,成功的机会还真的没有失败的几率高,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吧,要不社会上都是成功人士而没有平头百姓了不是?失败都是有经验教训的,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有原因的,肯定是符合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成功一般是不可复制的,不是说有样学样,比葫芦画瓢就能轻易的成功。
因此,以致富经为代表的创富故事能够交给我们的仅仅是一个可以参照学习的案例,而不是必定成功的教程。
在获得一个信息项目之后,你除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之外,还需考虑自己的资金投入是否充裕,是否有足够的种养场地,一定的可防控的技术技能,是否适销对路等都有关系。而在失败之后把不成功的原因都归咎于信息项目夸大其词是很不负责任的。“致富经”里面的项目,都是浓缩的精华所在,全部的内容不可能在文中都有表达。我们要学习的只能是一种思路,而不是模仿着去做,更不可能全盘的复制。世易时移,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摸索掌握。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 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农民日报、贞观、农说吕不白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用户10xxx80
因为都是吹出来的啊
鸡腿 回复 03-28 11:36
吹个毛线,寿光大棚产量超级高,其他地方大棚产量跟不上
邀月三人醉
种大棚靠的是亲力亲为,雇人你也要盯好。不然产量最少腰斩。结果就是赔钱。规模越大越赔钱。自己雇人种三四个棚就顶天了,再多就赔钱了。
用户14xxx60
都是诈骗
第二
是不是没复制到位[得瑟][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