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门中竟暗藏这么多玄机(上)

鶴鳴晴空 2025-01-10 17:02:15

今天咱们继续北京深度游,聊聊老北京城门中的蕴含那些玄机。

这要说起建造一个完美和谐城市(都城)应该有的布局,那就不得不提这样一本书~《周礼.考工记》

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研究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

这本书呢,是春秋末期、齐国人所写(原来是我的古代老乡写的呀)。

该书内容丰富,记述了先秦时期的木、金、皮革、染色、玉、陶等六大工种30个门类的内容。

其中,“匠人”三篇涉及都城的选址、都城的规划、建筑尺度和水利工程等等方面。

对后代的城市建设、宫殿规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说白了就是要想建造一个理想的都城或城市,就要依据老祖宗的经验。

中国过去建城的布局,都来自于《周礼·考工记》。

记得我们在《游中轴·话北京》系列第11集中,聊到“国博”时说过,理想都城一定要遵循“左祖右社”的规矩。

实际上这句话还有前半句:“前朝后市”。

也就是选择好城市的中心点后,再设置中心线,再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矩来布局。‍明代的北京城也是按这个规矩来设计的。

首先确定的是从永定门到钟楼、鼓楼的中轴线,“左祖右社”咱们已经在第11集说过。

现在就单聊“前朝后市”。

所谓“朝”,就是朝廷、皇宫,即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有了前“朝”,就要有后“市”。

明代北京城最大的市场,是在鼓楼的前边,也就是紫禁城的后面(北面)。

老北京对繁华的闹市有句顺口溜儿:东单西四鼓楼前。明朝的左“祖”,指的是皇家的祖庙,就是太庙,也就是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

右“社”呢,指的是社稷坛,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这就是老北京城的基本“骨架”。

按照《周易》的学说,城市所有建筑都要按“五行”“八卦”来布局。

“五行”金、木、水、火、土,在城市的不同方位,一定要设置“镇物”。

所谓‌镇物,也就是避邪的物品。

是中国民间信仰习俗中的重要一环。

那这北京五个方位的“镇物”是啥呢?记得前几集在聊到天安门城楼前金水桥时说过,“西方属金”,水从西方来,所以叫“金水桥”。

金位在西部,那西方的“镇物”是大钟了。

对,就是现在大钟寺的大钟。

此钟以铜铸为主,又叫永乐大钟,重 46 吨,被誉为全国“钟王”。

以后我们一起去游览时,再详细聊这个大钟寺和里面的“钟王”。北面属水,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东岸,有一尊铜牛,这就是北方的“镇物”。

这头牛现在依然安卧在那里,成为了颐和园的一景。

以后咱们也会游览并详细聊这铜牛的。

南方属火,在永定门外筑有“燕墩”。墩前,有乾隆御笔题诗的高大石碑,也依然还在。

同样,我们也不会放过,游览到永定门时,自然会说起它。

东方属木,在广渠门附近立有两丈高的楠木杆,号称“神木”。

现在楠木杆早已不在了,但留下了地名~神木厂。‌

神木厂位于东城区广渠门外通惠河二闸的南面,现在的地名叫黄木庄。

中间是土位,紫禁城北也建有“镇山”,即万岁山,也叫景山。

景山,应该是比较熟悉了。

按《周易》学说,内外城的所有建筑都是相对应的。

以城门而言,每个城门也都是相对应的。明清的北京,分为四重城。

最里边的是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了。

故宫有四个城门:东华门、西华门、午门、神武门。紫禁城外面是皇城。

皇城也有四个城门:东安门、西安门、天安门、地安门。皇城的外面是内城。

内城有九个城门,即: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内城外面是外城。

外城是明朝嘉靖年间,为防范蒙古的瓦剌军队的侵扰而建的。

但当时国力有限,只建了一半就没钱,建不下去了。

所以才形成现在这个只有半个外城的格局:即有南边的,却没有北边的。

活脱脱像一个“凸”字形状。

外城有七个城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

那为啥内外城的城门数量不一样多呢?

因为,七是少阳之数,内城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空间。

九是老阳之数,象征天子的九五至尊。

“外”要服从“内”,所以用了内九,外七的配置。

内城南面设三门,“大前门、崇文门、宣武门”。

北面设两门,“德胜门、安定门”。

也是因为南方为阳,就取“奇数”,

北方属阴,就取“偶数”。

不说这些个绕口的东西了。

您就知道老北京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儿就行了:

“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咱们再仔细看上面图中,这些城门是不是对应的?

有天安门,就有地安门;

有宣武门,就有崇文门;

有右安门,就有左安门;

有广渠门,就有广安门;

“德胜”了,自然就“安定”;

“朝阳”了,肯定会“阜成”;

东边有东直门,西边就有西直门;

东边有东便门,西边就有西便门。

聊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北京的公共交通中,为什么有那么多带“门”字的站名了。

除了城门之外,其他建筑或街道的布局也是对应的:

南边的天坛对应的是北边的地坛;

东边的日坛对应的是西边的月坛。街道也如是这样:

有西单牌楼,就有东单牌楼;

有南小街,就有北小街;

东四有猪市大街,西四就来个羊市大街;

南城有花市,北城就有灯市。紫禁城内的建筑那是更加注重对称。

您逛故宫的时候,就会发现:

中间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

两边儿呢,东边有文华殿,西边就有武英殿;

东边有体仁阁,西边有弘义阁;

东边是日精门,西边是月华门。

瞧,这一切对仗的是多么工整巧妙呀!

也许有朋友会说:刚才你说城门时,“内九外七皇城四”,这句我明白了。

那什么“九门八点一口钟”的,到底是啥意思?再说,这里面也没门的啥事啊?好,咱再聊这句话。

“点”,是铁制或铜制的响器,挂起来敲会发声。是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用的。

我们平时说几点钟了,这个点就是从这里来的。那过去,老北京没有钟表(其实不只是老北京没有钟表啊),

那靠什么来报时间呢?

这就是各个城门楼子上的“点”了。

那会儿,每个城门楼子上专门有人看“点”,叫“值更的”。

到整时辰(整点),就敲“点”,全城的老百姓都能听的到,然后按时间来作息。

那这城门楼上的“点”,准确时间又是从哪里来呢?

我们现在的北京时间,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原陕西天文台)发布的。

国家授时中心呢,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关镇杨庄村。

古代的准确时间是靠“日晷”……

越说越专业了,要是说起来怕绕不回来,还是先不说吧,大概知道这意思就行。

继续聊咱们的“点”。

那时北京内城九个城门只有八个打点的。

难道有一个城门偷懒不成?哈哈,想多啦。

那时也有人管理和制度约束着呢。

这个不打点的城门楼子就是崇文门。

崇文门为啥要搞特殊化?

话说这明朝永乐初年,北京刚建城的那会儿,地下井水大多都是苦水,很难喝。

现在老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就是因为以前水质不好,只有茉莉花茶才能掩盖那个苦涩的味儿,然后留下来的传统。

不过现在好了,“南水北调”,都喝上优质自来水了。

再回头说明朝,那时北京被称做“苦海幽州”。

其实,这是东海龙王搞得鬼。

当时负责设计都城的主管大臣和龙王斗法,降伏了一个龙王,压在崇文门城楼下面了。

但是,只要这个龙王一逃出来,北京城立刻就会成为一片汪洋大海。

可这龙王被压在下面肯定不服啊,就说这个主管大臣:

你好大的胆子,快放我出去。

这主管大臣说:

快了,每个城楼上都有“点”,你听到上面城楼上打点的时候,就可以出去了。

不过,他们做了手脚,在悄悄城楼上把“点”换成了一口钟,改打点为撞钟了。

因此,这崇文门的城楼上一直没挂点,而龙王永远也内听到了打点,至今还在地下压着、等着呢。

当然,这是一个民间传说。

但这位很厉害的主管大臣,却是历史上是真有其人的。

他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人,

他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皓月当空。

我要说出他的名字呀,您也肯定会认识的。

那到底是谁呀?

0 阅读:5
鶴鳴晴空

鶴鳴晴空

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