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灭亡的真相:夏桀囚禁成汤是伊尹布下的圈套

韬滔谈易 2025-01-04 18:40:49

关于夏朝的存在,现在依然存在极大争议。我们对夏朝的认识,主要依赖司马迁的《夏本纪》。然而,《夏本纪》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在讲述大禹。从夏启的下一任夏后太康到亡国的夏桀,几乎没有记载什么事件,仅仅是夏后的名字而已。着墨较多的孔甲也就是爱好豢龙。

除了大禹和夏后启之外,我们能够从《夏本纪》所获得的信息就是太康如何失国、夏桀如何亡国,除了失国和亡国,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要了解夏朝、证实夏朝的存在,最好是从商代文献资料入手。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文,但找来找去,竟然连一个“夏”字都找不到,为什么会这样呢?

也许在商人的眼里,夏朝的君后只是一个任人摆弄的傀儡,根本不值得一提,现在就从夏朝的最后一个国君夏桀说起。

根据《夏本纪》的记载,夏桀兵败后遭放逐而死,临死前对身边的人说:“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

夏桀临死前为何会说出这种话来呢?大概就是他身边的人反复劝说夏桀,必须除掉成汤,而夏桀因为不听话,所以才会落到现在的样子。仅仅这句话就可以说明,夏桀并非后世所传言的暴君,否则的话,当初他就将商汤杀掉了。

夏桀身边的人为何要劝他杀掉成汤?夏桀与成汤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诸侯之间的较量。有强大经济的诸侯都是商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先祖:契!毕竟只有组建自己的军队才能成为诸侯,养活一支军队就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在当时只有商人才具备这些条件。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其实,商业之间的竞争要比普通的战争更复杂、更残酷。为了在竞争中击败对方,他们往往会通过某种手段改变现有的规则,能够改变现有规则的就是君王。君王改变规则往往都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利益受损的人就说君王残暴、听信谗言,谗言往往就是来自姓身边的人。

说到夏桀身边的人,有文献可查的便是他的宠妃妹喜。提起妹喜,人们立即联想到红颜祸水,据说她特别爱听撕裂绢帛的声音,是真是假就无法得知了。

也有人说妹喜是一位间谍,曾与伊尹合作救出成汤。

但是,夏桀临终前这句话足以粉碎各种各样的传言。“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就足以说明夏桀当初并没有杀死成汤的想法,真正想要成汤命的是他身边的人。

难道妹喜想要成汤的命?也不一定。要弄清原因,首先得知道妹喜的来历,最早的记载来自《国语》:“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与伊尹比而夏亡。”

也就是说,妹喜是有施氏的女子,夏桀攻打有施氏时,有施氏兵败求和,于是挑选美女献给夏桀,这个美女就是妹喜,深得夏桀的宠爱。然而,深爱夏桀宠爱的妹喜却与伊尹勾结,导致了夏朝的灭亡。两人如何勾结?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各种各样的传说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夏朝是群雄并起的诸侯时代,诸侯之间相互较量,他们之间本身就存在尖锐的矛盾。夏桀为何要讨伐有施氏?如果对夏朝的社会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就能明白,仅凭夏桀的力量是没有讨伐诸侯能力的。从少康开始,夏朝的国君基本上都是傀儡,要详细了解,请看《夏朝是群雄并起的诸侯时代,夏后只是一个傀儡》。

夏桀想要讨伐某个诸侯,需要征求其他诸侯的意见。夏桀为何要讨伐有施氏呢?《国语》并没有说明,他不应该无缘无故就去讨伐有施氏。依我看,讨伐有施氏是诸侯们的主意,这些诸侯看有施氏发展迅速,对他们的霸主地位造成威胁,于是便想尽一切手段进行打压,但为了显示出他们的正义,于是便借用夏桀这个天子的名义。有施氏兵败后,需要让出利益,朝贡牛羊等财物,当然也有美女。

讨伐有施氏,诸侯出了很大力,夏桀需要对他们奖励,需要将所获得的胜利品分配给诸侯,当然也包括美女。有施氏送出去的美女不只妹喜一个,但只有夏桀将她当成宝贝。

妹喜能够得到夏桀的宠爱,从《国语》的记载来看,肯定与伊尹有很大关系。伊尹能够成为商汤的宰相,足以证明他很有谋略。有伊尹出谋划策,妹喜能够得到夏桀的宠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妹喜得到夏桀的宠爱后,她身后的势力开始野心膨胀了,这正是伊尹所期待的。伊尹胸怀大志,但他是奴隶出身。他虽然得到成汤的器重,但并不满足于此。只有天翻地覆,才能充分施展他的才能。

通过革命推翻夏朝,在成汤看来过于冒险。因此,伊尹最初向成汤献出的策略并没有被采纳。为了实现他的志向,伊尹决定给成汤上一点眼药,于是投奔妹喜,给她出谋划策,让她成为夏桀的宠妃。

有施氏知道妹喜深得夏桀宠爱,于是想通过她为家族争夺更大利益。问题是,有施氏得到更大利益后,意味着其他诸侯就会因此而失去属于自己的利益。本来是诸侯的利益纷争,最终摆到夏桀的面前,因为妹喜的缘故,夏桀偏袒有施氏,这让成汤感到无比的愤怒。

看到成汤不肯让步,在妹喜的怂恿下,夏桀囚禁了他。伊尹投奔妹喜就是为了挑拨成汤与夏桀的关系,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于是离开夏桀,回到成汤的地盘,《尚书·汝鸠汝方》的这样的记载:“伊尹去亳適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作《汝鸠》、《汝方》。”

伊尹为何去亳適夏?《汝鸠》、《汝方》写的什么内容?现在已经不得而知,左丘明应该知道,不然的话就不会在《国语》中将夏朝的灭亡归于伊尹与妹喜的勾结了。现在看到成汤被夏桀囚禁,这才离开夏都,赶紧找到成汤的重臣汝鸠汝方,肯定是向两人献策如何救出成汤。

夏桀敢囚禁成汤,这是成汤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有了这次牢狱之灾,成汤与夏桀正式决裂,开始赶上革命的道路,根据伊尹制定的策略,与夏桀及其身后的势力进行决战。

夏桀为何会囚禁成汤?为何又不杀成汤?这就得从夏朝中后期的孔甲说起。

在《夏本纪》中,从复国的少康到亡国的夏桀,几乎没有什么故事,除了爱好豢龙的孔甲外,所记录的也仅仅是夏后的名字而已。

只是,孔甲豢龙的故事实在令人费解,要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首先要弄清孔甲所豢养的“龙”究竟是何物。

由于受到各种通俗文学作品的影响,大家印象中的龙就是虚构出来的一种神通广大神兽。然而,经史所载的龙就是马,请看《山海经·海外西经》的相关记载:“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说大遗之野。”

夏后启所乘两龙,其实就是两匹马拉的车,而且《说卦传》讲得很清楚:“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的颡……”

以上这段文字中,“其于马也”就明确指出震,也就是龙也代表马。不过,对《易经》稍有了解就知道,八卦的乾所对应的动物就是马。其实,乾是马,震也是马,二者的区别是,乾所对应的马比较温顺,而震所对就的马性情暴烈,若要详细了解,请看专栏相关文章:《古籍中的龙原来是我们熟悉的马》。

因此,孔甲所豢之龙,其实就是马,但不是一般的马,而是世间罕见的良马。良马比较娇贵,孔甲自己养不好,有个叫刘累的人懂得一点知识,于是替孔甲管理这两匹马,被赐为御龙氏。

但不知什么原因出现了意外,原本一雌一雄的两匹马死掉了雌马。既然马都已经死掉了,刘累将它宰杀分给大家吃,孔甲也吃到了,但他马上意识到这肉是自己的良马。孔对自己的良马十分爱惜,要求刘累赔偿,刘累赔不起,只好逃跑。

《夏本纪》为何记录这件事呢?这就从少康说起。少康只是一个遗腹子,如果不是诸侯供养,连命都保不住,因此从少康到孔甲,每一代夏后都在积极配合身后的诸侯,从来不敢向诸侯索取任何东西。

孔甲要求刘累赔偿损失,这就是打破了先例。在诸侯看来,不就是一匹马吗?所谓“天降”,就是说是意外获得的东西。本来就不是你的,既然掉死,那又如何?只能就算了吧!为何非要逼得别人远走他乡呢?从此以后,诸侯就开始疏远夏后。

由于诸侯的疏远,孔甲以后的帝皋、帝发只好独立自主,到了帝履癸,也就是夏桀这一代,已经积累了一定实力,可以不用看诸侯的眼色行事了。

现在再回到妹喜这件事情,妹喜身后的有施氏与成汤出现争执,夏桀偏袒有施氏,肯定是因为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如果他杀掉成汤,他就再也无法从成汤为首的诸侯中获得丝毫的利益,从此以后必须完全依附有施氏,而且有施氏的实力肯定不如以成汤为代表的诸侯。

孔甲以前的夏后不敢向诸侯索取利益,更没有胆量囚禁成汤这样的诸侯长。夏桀囚禁成汤,就是变相向成汤索取更多利益,他不杀成汤,就是不想完全依附一方,成为有施氏的傀儡。他这样做,就是想从诸侯中左右逢源,以便谋求更多利益。他自以为聪明,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入伊尹的计算中。其实,不仅仅是夏桀,妹喜、有施氏、甚至包括成汤都被伊尹计算了。

就算夏桀当初杀掉成汤,以伊尹的能力,还可以再扶起另外一个成汤。

0 阅读:6
韬滔谈易

韬滔谈易

从《易经》中探讨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