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的战场上,无人机成为了主力装备,各种无人机成为了攻击装甲目标和步兵的主要武器,甚至比反坦克导弹都好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消耗的无人机至少有数十万架,如果算上简易的微型无人机,这个数字恐怕早就超过100万架了!如此大的无人机消耗对后勤补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毕竟在无人机成为地面战场主力进攻装备的当下,俄乌双方无论是谁一旦无人机的补给出现了空缺,就会在地面战场上陷入极大被动。
对俄罗斯来说无人机的补给并不困难,因为俄罗斯自己就能生产无人机,比如俄罗斯的“柳叶刀”系列无人机(也称为巡飞弹),目前俄罗斯每年可以生产20万架“柳叶刀”系列攻击型无人机,足以保证战场的巨大消耗,但乌克兰本身没有什么无人机生产能力,再加上乌克兰的很多工业体系毁于战火,因此目前乌军在作战中使用的无人机全部依靠北约援助。无人机消耗量如此巨大,对向乌克兰提供军援的北约国家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压力,那么为什么乌军的无人机怎么也打不完呢?
9月4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文表示:他们通过对乌克兰国家采购网站Prozorro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属于波兰的UMO公司正在大量为乌克兰第25空降旅、乌克兰国土防御第103旅等乌军部队提供大量无人机,而且这些无人机来自中国!也就是说按照俄媒报道的内容来看,波兰的相关公司先是从我国进口大量无人机,然后转身就援助(估计大概率是卖给乌克兰,毕竟这是波兰公司的行为)给乌克兰!俄媒表示在2024年8月份UMO公司就从中国引进了数千架无人机。
难道乌军的无人机一直打不完,与他们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中国制造的无人有关?中国是无人机领域发展最全面、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国,很多其他国家无法制造的无人机,在中国可以轻轻松松年产几十万架甚至更多,如果乌军能从其他渠道得到中国制造的无人机,确实可以成为他们保证无人机供应充足的有力方式,不过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实乌军的大部分无人机还是来自北约的援助。
最近一年来我国连续多次对无人机的出口条件进行了更为严格的限制调整,这种调整的目的之一就是控制我国出口的民用型无人机的用途,防止这些无人机被用于军事用途,因此一些搭载先进感知系统的无人机,搭载高清拍摄元件的无人机以及载重比较大的无人机都被限制出口,可以说乌克兰想要大批量获得我国制造的民用型无人机其实是很难的。目前乌军大部分无人机还是来自北约国家的援助,比如在2024年北约计划向乌克兰提供100万架无人机,包括美国制造的“弹簧刀”系列无人机。
由此可见,乌军的无人机怎么也打不完,与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关系不大, 主要是北约在拼尽全力支援乌克兰的原因,不过不能排除乌克兰也会通过其他渠道和方式获得北约以外的无人机,比如获得中国制造的无人机。中国制造的无人机性能先进成本低,如果能获得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对乌军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即便乌军获得了一些中国制造的无人机,与中国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我国已经最大程度做到了保证出口型民用无人机不被用于战争,但其他国家非要把引进的中国无人机卖给乌克兰,这不关中国的事情。
我国出口的无人机是合理合法的,其他国家引进后无人机的所有权就在他们手中,他国手中的无人机最终用于何种用途就与我国没有什么关系了。简单说就是在无人机出口方面我国已经尽到了最大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总不至于为了百分之百地保证出口的无人机不被用于战争,就彻底不进行出口了吧?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的道理!其实乌克兰即便通过其他渠道和方式获得了北约以外国家的无人机也一点都不意外,因为不仅是乌克兰,俄罗斯也一直在这么做。
即便是一架小型无人机或巡飞弹,也需要众多的子系统,有的子系统和零部件的技术含量还比较高,有外媒表示俄罗斯为了保证年产几十万架“柳叶刀”系列无人机,一直在通过印度、伊朗、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的第三方公司进口“柳叶刀”系列无人机所需的零部件,甚至很多还是西方的零部件和电子产品。西方或北约国家当然不希望自己的零部件此时成为了俄罗斯大量生产无人机和巡飞弹的保障,但这种完全是民用性质的产品根本不能彻底阻止流向俄罗斯,除非西方国家全面停止这些零部件和电子产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