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很多普通人都开始担心一个问题:老了,该怎么办呢?
在传统观念里,养儿可以防老。但在当下的现实社会中,养儿还能防老吗?
有人觉得,还是趁着年轻,多攒点钱比较靠谱,省得到老了,儿女不孝顺,自己也无能为力;也有人觉得,自己有退休金,怕啥?大不了去住养老院。
然而到老了,倘若你两手空空,既没有积蓄,又没有退休金,该怎么养老呢?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院里一位72岁的大妈泪目道:靠运气吧!
72岁的柳大妈自述:
01
我没什么文化,这些年虽然生活在城里,却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只能靠着摆摊卖水果维持开销。老伴儿常年在桥头做揽工,有活儿干了就挣点儿,没活儿干就闲着。
这样的日子很清苦,很乏味,但好在我们有三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更是我们奋斗的动力。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我心里充满了幸福。
而有人却开玩笑说:
“别高兴得太早了,三个儿子就是三座大山,你们以后可有罪受喽。”
我不以为然,觉得多子多福,人多帮手才多,可能咱年轻的时候会多付出一些,但到老了,得到的回报也会多一些呀。
02
眨眼间,三个孩子都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老大不喜欢读书,也不愿学技术,从十几岁起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到处打零工,有钱了,就吃喝玩乐;没钱了,又去找工作。
可是不管怎么样,咱做父母的都得帮他成家呀。我先是给他买了一套婚房,又托亲戚朋友们给他介绍对象。经过一年多的折腾,总算是把大儿子安顿好了,而我那点积蓄却花光了。
二儿子倒是挺争气的,不仅读了大学,在大城市里上了班,还自己找了媳妇儿,没让我太操心。
然而轮到小儿子成家时,我却愁得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一来是这个儿子从小被娇生惯养,以至于大了以后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二来是老伴儿患病住进了医院,不仅天天需要人照顾,并且还得大把大把地花钱。
几个月后,老伴儿去世了。而原来准备给小儿子交首付的那笔钱也被花光了。因此,小儿子对我很有意见,经常跟我吵吵闹闹,后来干脆跑到女方那边做了上门女婿。
03
为了三个儿子,为了这个家,我已经竭尽全力了。如今儿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回来看望我的次数却越来越少。
想想也是,我老了,干不动了,而且没有积蓄,也没有退休金,不能再给他们帮忙了。
有一回,在小区门口跟街坊们闲聊天儿。一位姓常的阿姨问我说:
“他柳大妈,你都70多岁了,想好了如何养老了吗?”
“靠运气吧,还能怎么办?咱啥都没有,就指望孩子们能有点良心啦。”
我无可奈何地回答道。
她摇摇头,又郑重其事地说:
“靠运气也没错,但咱们一定记住,好运气是需要自己努力去争取的呀!”接着她讲述了自己的一些经验。
04
这位常阿姨跟我的情况差不多,没有社保,没有退休工资。她也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由于不愿意跟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她就要求他们提供养老费。
据她说,儿子每月拿800元,女儿每月400元;另外,如果自己生病了,两个儿子平均分担医药费,女儿只负责伺候就行;至于她的老房子,将来三个孩子一人一份。对于这些,她都写到了书面上,还亲戚朋友做了见证人。
听了常阿姨的话,我心里一下子敞亮了。按照她的思路,我也向三个儿子收取赡养费,大儿子和二儿子每月800块,三儿子每月400块;关于医药费由老大和老二承担,老三就随便了;而我这套老房子以后也需要他们平分的。
为了公平、公正,在写协议的时候,我特意喊来了小叔子和亲弟弟签了字。
现在我虽然一个人生活,但有吃有喝,不缺零花钱,还是挺知足的。
写在最后: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其实在赡养或者孝顺的问题上,老人与儿女之间同样需要经过开诚布公地商谈,从而拿出相对公平的,并且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来。
赡养老人,孝顺老人,是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亲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老人与儿女之间、儿女们互相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不融洽的地方,只有通过平心静气地沟通才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记得,亲情才是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每个人都会老去,养老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