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看世界|永乐宫壁画《八仙过海》,中国道教壁画的巅峰造境!

年年慕容 2025-04-22 05:56:32

永乐宫纯阳殿这幅壁画是现存较早的以“八仙过海”为题材的绘画,位于永乐宫纯阳殿北门门楣上方。

图中八仙,博带广袖,各持法器,飘然水上,十分自如。

其中,脚踩柳枝的钟离权袒腹回首,似在与其身后(画面往右)的吕洞宾交谈。

相传钟离权传授吕洞宾天遁剑法,吕洞宾就以宝剑为法器,除妖治病,度化世人。《道园遗稿》卷一《洞宾像》:“洞庭无波,明月万里,我时见之,剑若秋水。”

此八仙中有徐神翁而无何仙姑,留下了八仙传说在流传过程中珍贵的演变痕迹。在明代以前,徐神翁位列八仙之一。到了明代,吴元泰所著《东游记》中,以何仙姑替代了徐神翁。

北壁门楣上方“八仙图”分为两组,从左至右依次为:

钟离权,梳双髻,前胸袒露,腹部微鼓,左手握腰带,脚着芒鞋,踩树枝,头微侧,与身旁吕洞宾交谈。

吕洞宾,左手伸出,掌心向上,右手垂于衣袖中,巾脚与衣袖随风飘动,脚踏之物不可辨。

铁拐李,背对观者,头发短而散乱,短须偾张,斜挎包,脚踩拐杖,嘴中吐气,气飘散至半空,中有一人持杖前行。

曹国舅,着黄色黑边长袍,左肋下夹道情筒,右手拍之,左手持板,脚踩巨龟。

徐神翁,为一老翁,头戴纱状披帽,右手持竹节杖,杖头挂斗笠、葫芦和卷轴,脚踩大鱼。

蓝采和,着蓝衣,双手持多层长板,腰上插笏板,双脚立于鼓上。

韩湘子,头梳髻,一手持花,一手提篮,篮中有花,前胸袒露,双脚踩双花。

张果老,正对观者,巾角飞扬,身体为前面二人所遮挡,一团云气从其身后发出飘散至半空中,云气中有一白驴。

《永乐宫壁画》一书中将壁画中八仙身份判定从左到右依次为:钟离权、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张果老、徐神翁、韩湘子、蓝采和。(萧军,《永乐宫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49页。)刘科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画中八仙应该依次为:钟离权、吕洞宾、铁拐李、蓝采和、徐神翁、曹国舅、韩湘子、张果老。

其实目前除了钟离权、吕洞宾、铁拐李和韩湘子的身份明确,无异议外,对其余四仙争议还是很大的。

《永乐宫壁画》中认为八仙所踏之物为:柳枝、七星宝剑、拐杖、大龟、大鲤、大鼓、双花和笛子。但图中下部很多地方己漫漶不清,所踏之物并不十分明显,比如画中前三位钟离权、吕洞宾和铁拐李所踏的柳枝、七星宝剑和拐杖就不是很清晰。画中所踏之物和所拿之物是断定八仙身份的重要证据,然而因为八仙形象在元代其实并未形成固定的形式,所以给其判断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画面中第五个人物,《永乐宫壁画》将其判定为张果老,依据是其手中的长杖是驴子变化而成的,长杖顶部的动物头像被认为是龙的形象的简化。

刘科认为图中所绘的长杖在元代卷轴画和版画插图中均有绘制,不能作为张果老专有的图像特征。

像最后一个形象中人物手提花篮,手中拈花似乎是在暗示蓝采和,但蓝采和形象在元代也并没有固定的道具,所以也有很大异议,像刘科在文章中就认为最后一个人物应当为张果老,并且认为其背后有云气飘散至半空中,云气中有白驴,白驴是判断成为张果老的重要依据。

据笔者观察此图云气位置以及云气中动物的形象并不明显,所以对图中形象断定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0 阅读:10
年年慕容

年年慕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