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西域长城的一种

我家在河之北 2025-01-15 08:14:39

很多人认为长城出了河西走廊以后就没有了,其实并不是没有了,而是转化成另外一种形态,这就是烽燧。

烽燧也并非弄一个狼烟墩就行,它有一整套烽燧制度,这种制度形成于汉朝,完善于唐朝,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守护着丝绸之路的安宁。

先说汉朝。汉武帝通过武力,也就是卫青、霍去病等大将的征讨,让匈奴人“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然后是外交,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域,把西域的大大小小的国家组织起来,对抗匈奴和其他敌对势力,这也打开了中原与西域通商的窗口,这就是后来的丝绸之路。

大门打开了,谁来守护这道丝绸之路呢?汉朝在西域的长城防御体系就变成每隔五到十里就修筑一座烽火台,在敦煌和楼兰之间形成烽燧相连的防线。

同时,朝廷还修建了从楼兰到和田,连接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边、东南和南边的烽燧路线,这条烽燧线路不光加强了汉朝对丝绸之路的控制,也让丝绸之路变得更安全。

到了唐朝时期,朝廷继续经营西域,也沿用烽燧制度确保丝绸之路畅通。贞观四年,也就是公元630年,疏勒、于阗等国相继归附,为唐朝的势力辐射西域创造了条件。

到了635年,李靖成了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军队出征吐谷浑,占领了很多辽阔的地方,也打通了河西走廊。

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控,唐朝把安西都护府挪到龟兹。这里需要提示的是,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大将侯君集设立,治所在西州,西州管辖着现在新疆吐鲁番市及托克逊、鄯善等县地。

龟兹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

0 阅读:0
我家在河之北

我家在河之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