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残忍的真相:钱流向不缺钱的人,爱流向不缺爱的人+

积极依然 2024-06-10 10:55:02

01

世界永远按照一些既定的规则运行。

观察你的周围,你或多或少就能发现身边那些不缺钱的人,常常是越来越有钱,那些从小被宠上天受到家人关爱的人,似乎越来越充满爱,生活难免有波折,但整体就是越过越好。

这其实是世间运行规则的显化。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是说,上天的规律,是通过减少多的来补充少的。但人的规律却是减少少的来供奉多的。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富人会越来越富?》,里面提到了马太效应,讲的是“凡是拥有的,只会拥有更多,凡是缺少的,要将他已经拥有的,也全都拿走”。

这和《道德经》里面的话如出一辙。

这世界持续不断在变化,但是一些底层真相却从来没有变过,并且早就有先人总结出来教给我们。

很多时候,人生最高级的智慧就在我们日常念叨的俗话中,看过无数遍的故事中,甚至不被重视的小学课本中。

中国有句俗语这么说:“越穷越见鬼,越富越发财。” 意思也大差不差。

真要这样说穷人岂不是永无出路?

但这世上偏偏就有很多人跨越阶层,咸鱼大翻身的。

02

规则可不止一条

比如还有一个吸引力法则,说的是人的思想和情感会吸引相应的结果。

如果人持续关注和担心缺钱、缺爱,他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缺乏”上,这会吸引到更多的“缺乏”。

追根溯源又不得不提原生家庭,你会发现有的父母会“用穷向孩子施虐。”

比如,逮着机会就跟孩子说“ 你爸妈挣的钱都是血泪换来的,都是为了你。”“我每天没日没夜干活挣这点儿钱,还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等等,用自己的痛,自己对钱的渴求以及缺钱的现状不断对孩子施压,以此来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向上。

其实他们有的真心不那么缺钱,能把日子过挺好,但偏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自以为本意是好的,实则在满足自己的私欲——获得对孩子,对生活的掌控感。

小时候父母要是对自己说过类似的话,你是不是多少曾下决心要好好挣钱,不依靠父母,或者就是平时花钱畏手畏脚,食堂多打一分菜都觉得心中有愧,想给自己买个玩具都不敢开口的?

多花钱就觉得对不起父母,没钱和不花钱才是对的。从小身上被种上贫穷匮乏感,长大后的行为表现总有曾经缺钱的影子。

(别杠,杠就是你赢,我也是学了几年心理学才明白的这些道理。)

相反,吸引力法则的另外一种表现是,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富有的、被爱的,他的心态和行为会自然地吸引更多的财富和爱。

说个我身边的极端案例。高中时一同学几乎每天和她爸妈说“你爱我”“我爱你”,父母在哪里对她都夸赞不已,爱意满屏,毫不掩饰,真心是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好。很多人看了保准受不了,毕竟自己的父母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说自己好,说是显得太虚荣,一点儿没谦虚的优良传统作风。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成绩不咋地的同学,高考大学找工作一路开挂,生活顺风顺水。待人接物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嘴里对人多是夸赞,脸上总是挂满笑容,走到哪里都大大方方,谁都喜欢和她在一起。

上学时被老师偏爱,特外关注,工作时被领导偏爱,快速提拔,在她的生活里,从来没有被钱和爱困扰过,哪怕自己出生在普通家庭。

03

人生就是不断自证预言的过程。

上面的两个例子,也侧面印证了另一个规则——自我实现预言。

担心缺钱的人会担心取钱采取消极的行为,不敢冒险投资、不敢争取高工资,结果导致他们真的缺钱。缺爱的人可能会变得过于依赖或敏感,从而影响人际关系,最后真的得不到爱。

不缺钱不缺爱的人,则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所以,如果你是父母,建议一定不要重蹈匮乏感的覆辙;如果你自己本身有匮乏感,那就尝试改变。

哈尼·鲁宾的一短话可以直接复制学习:

“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语言。

注意你的语言,它会变成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它最终会变成你的命运。”

要想获得金钱和爱,就让自己成为钱和爱本身。

祝你成功!

0 阅读:2

积极依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