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进剑桥,她最大的秘诀是“勇敢放手”!

成都儿童团 2024-04-28 12:10:50

为了让家长们更有信心坚定教育初心,看见教育的多样性,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路径。我们联合成都家长学校网络课程开发推广活动推出《父母圆桌汇》特别栏目,通过对话有代表性的家长,以他们的视角讲述家教故事,把真实、平凡却珍贵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家庭。

2018年,刘红燕的大儿子周宸立收到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录取通知。2022年,他进入牛津大学继续学习,如今,就职于一家很厉害的科技零售公司。

刘红燕儿子周宸立

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要谈起养育“牛娃”的经验,刘红燕又很难给家长们分享个一二三。毕竟,在儿子学习这件事上,她不要求报补习班,不过度关注分数,不提倡超前学习,坚决不让儿子累在“起跑线”。听起来有点凡尔赛,但事实确实如此。

在孩子成长中,比学习更重要的是什么?孩子的自驱力如何养成?父母在家庭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希望刘红燕的家庭教育理念,能给更多的家长们一些养育孩子的新思路。

,时长03:32

*刘红燕,曾任金融、传媒业高管,《妈妈的勇气》作者,现家庭教育写作者、口述历史工作者。

为孩子的分数和学习操心,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常态。

但在刘红燕看来,知识的习得是一个早晚的事情,有许多事情比学业更重要,例如孩子情绪的稳定,自我管理能力、思考能力、社交能力的养成。如何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如何做一个身心自洽的人,是两个孩子一生都要学习的命题。

大儿子的学习几乎是靠自己。遇到学业上的困难,刘红燕和丈夫不会要求他上补习班,而是引导他自己进行梳理找到薄弱环节。如果实在觉得自己通过看书、请教老师都不能弥补,再寻找适合的辅导老师。

高中阶段后,有小孩询问关于补习的问题,他甚至会告诉每个孩子:“要分析自己的情况,不要盲目地去上补习班,或者找所谓的名师,更不要过度地补习”。

小儿子现在六岁了,和哥哥一样,没有上过早教班。相比过早地学数学、拼音,刘红燕更鼓励孩子去阅读,去户外和大自然,去美术馆博物馆,去见识更丰富的生活。一家人从户外回家时,常常是口袋里塞装满了树枝、树叶和各种稀奇古怪的石头。

去年夏天幼儿园毕业后,外婆希望弟弟上写字班。但刘红燕婉拒了母亲的提议:“一节课90分钟的写字班,对一个6岁小朋友来说有点残酷。”

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刘红燕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绝大部分的家长特别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在幼儿园的时候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在小学的时候提前学习初中知识。但他们不相信孩子在生活上有自理的能力,也不相信孩子遇到问题时有思考判断的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悖论。”她说到。

让孩子自主安排自己的功课与学业,既需要家长“想得开”,也需要孩子的自驱力。大儿子去年做了一场线下分享,有观众问到自驱力该如何培养,他是这样说的:

做一个有自驱力的人,首先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我很幸运我的爸爸妈妈让我的家庭长期处于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我妈妈几乎没有管我学习,但是她做了三件事情:

● 第一件事情,她从小带着我去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带着我去旅行。小时候在博物馆我也偶尔觉得很累,但是长大之后我喜欢上了逛博物馆。

● 第二件事情,我妈妈从小就喜欢陪我玩各种游戏,不是电子游戏。比如我们从小就会用扑克牌,或在路上看到车牌号时玩数字24这样的数学游戏。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当老师,经常给父母出各种各样的试卷,他们都认真完成,很重视我的评分。

● 第三件事情,我妈妈特别会鼓励人。我弟弟现在也要上小学了,经常他放学回来,妈妈就会问,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新的知识,你教教妈妈,你真的好棒!我也是在这样的鼓励认可之下长大的。我可以从一点点小小的认可累积到一个更大的快乐。自我的肯定和父母的肯定叠加在一起,它会形成一个持续的良好的循环,会形成所谓的一个内驱力。

教育可真是一件漫长却又神奇的事情,刘红燕在孩子幼年时期的每一滴细心浇灌,都在往后的日子里时不时地长出嫩芽,开出花朵。

尽管我们难以找到一套普世的育儿方法论,但尊重、陪伴、爱和信任一定是孩子在成长中,父母可以给予的宝贵财富。

经常会有朋友问刘红燕:你的孩子经历过青春期吗,他有叛逆的时候吗?

她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仔细回想大儿子的成长过程,似乎他和自己的所有分歧都能很好地解决。

小升初的时候,儿子让她和爸爸去旅行,不要陪自己考试;初三上学期,他在一所非常好的学校且有希望高中进入很好的班级,但却提出不想参加中考,要去上海的某国际学校就读;申请大学时,告诉她自己不会因为名校offer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又明确表示不愿继续读博士……

当这些问题出现在她面前时,她也会焦虑,家庭成员间有不同的意见,但可以怎么做?

首先,不要立即否定孩子。

她会先调整自己的情绪,倾听孩子真实的想法。再全家一起沟通,如果这样去做,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家庭是否能够承担?

比如当儿子提出不参加中考后。母子俩约好在虹桥机场集合,去了上海某国际学校参观,记录下所有的问题,然后进行了家庭会议。为了讨论这件事,一家人前后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最终根据儿子的学习计划和目标,选择了成都的一所国际学校。

“尤其当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父母要放弃所谓的权威感,勇于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刘红燕说到:“不要试图去掌控他,要用开放的心去和孩子交流。”

当然,妈妈们也不必陷入“潇洒妈妈”“勇敢妈妈”的焦虑,刘红燕的勇敢放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担心孩子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她也曾努力压制心中那股想“管”的冲动。

例如儿子进入初中时,周末和朋友们约了在西餐厅聚会。刘红燕与丈夫把儿子送到西餐厅门口时,因为不放心,爸爸便问到:“我和妈妈可不可以进去,我们坐在相隔几桌的地方,装作不认识你。”

这一请求被儿子拒绝了。刘红燕只能给自己做心理工作:“我们知道西餐厅的位置,他有电话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络沟通,平日里和他做了很多关于安全的沟通,我们应该相信他的能力......”

勇敢放手的基础,在于日常培养的安全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父母的要求更高。

大学以前,刘红燕几乎都听从父母安排:“我花了30多年的时间去尝试做自己,推翻不适合自己的路径,撕掉自己身上的标签。”当她回观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也会反思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是适合两个孩子的——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要做好孩子的脚手架,默默地为他们托底。

尽管有过养育孩子的经验,但刘红燕并不觉得面对小儿子时自己是一个“得心应手”的妈妈。

“对于孩子的成长可能更有底气一些,我会知道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间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不用去那么卷的”,刘红燕开玩笑:“体力上会辛苦一点,但精神状态上更轻松,本来我已经够淡定了,现在可能 ‘躺’得更平。”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引导方式,但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依旧不变:尊重、平等、信任和支持。

大儿子在学业上取得的好成绩,足以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6岁的小儿子甚至不太清楚哥哥读什么样的学校,那所学校意味着什么。

刘红燕和丈夫有一个约定,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也不把自己家的两个孩子拿来比。

在家里,相比哥哥的成绩,刘红燕更喜欢给小儿子讲哥哥会干活做家务的事。

哥哥在弟弟心里一直是一个很优秀的存在。他偶尔会和老师讲“我长大了,要成为哥哥那样的人”;或是在妇女节给妈妈写了贺卡后,一定要拍下来发给哥哥,告诉他自己会写很多字了;又或是给小伙伴们“炫耀”哥哥很厉害,个子很高。

哥哥于他而言,是温暖,有力量,又愿意陪他玩的人。“他对哥哥有向往,但我们从没有在学习上让他和哥哥去比较,这对他来说太不公平了。”刘红燕说到。

在小儿子出生后,刘红燕从北京回到成都,辞掉工作,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这是她人生中做过最困难的一件事。

从职场到家庭,生活上的巨大转折,让她时常觉得自己被困在家务的琐事中。大儿子曾很认真地问了她一个问题:“妈妈,你的生活就这样了吗?”这让她觉得惶恐,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在生活的压力琐碎中,它可以掌控的事情不多,写字算一件。从大儿子出生开始,她一直在为孩子们写成长日记。最早写在笔记本上,后来写在电脑文档里。

写作像一个情绪出口。

只要孩子睡着,无论她在书桌前,还是坐在婴儿床前的地上,当打开电脑,屏幕亮起来的时候,世界就安静了。

后来,常有家长朋友问她教育问题,她觉得即便育儿公式很难复制,但养育上的问题还是有一些相通性。索性以以孩子的成长日记为基础,把问题做一个梳理集合。

当写到四五万字的时候,朋友劝她,或许可以尝试把它出版出来。《妈妈的勇气》就这样诞生了。

书里记录了刘红燕的家庭生活,孩子的成长故事。她曾把书稿分享给大儿子,儿子并不排斥她如此详细地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因为这能帮助妈妈的事业。她开玩笑到:“6岁的弟弟希望妈妈不工作,能多一点时间陪他玩。但23岁的哥哥希望妈妈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挺有趣的。”

在家里,不仅孩子的个性被家长看见,母亲的需求也被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看见——不只是一名母亲,也是女儿,更是自己。

或许现在的她,面对儿子当初提出的问题——“妈妈,你的生活就这样了吗”时,不会再感到惶恐。自我的追求与家人的支持融洽无间,生活的无限可能性早已在尊重、平等、信任、支持的家庭土壤里生根发芽。

文丨嘻 排版丨阿乔

[END]

0 阅读:7

成都儿童团

简介:成都商报出品,集结教育、旅游资源,打造亲子游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