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兰和老李结婚五年了。
五年来,两人表面上相敬如宾,但这次因为继子庆东的婚事,青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老李不断地在她耳边念叨,说他儿子结婚是头等大事,需要100万办婚礼,这可不算少数啊!“青兰,这100万拿出来庆东结婚用,咱们做父母的总得尽点心力吧?”老李一次次地和她说。
青兰心里很纠结。
她心想:“庆东虽说是继子,但毕竟也叫了自己这么多年‘妈’。可要一下子拿出这么一大笔钱,将来自己如果有个什么事,还能靠谁呢?”
这五年来的点点滴滴浮现在青兰的脑海中,五年间的再婚生活,并没有让他们之间建立太深的感情,每次提到钱,老李都会强调那是存给儿子的。
如今,真到用钱的时候了,老李还是那样。
筹备婚房,无法满足的婚礼要求婚期迫在眉睫,老李开始变得有些急躁,总在青兰面前提起房子装修的事情。
眼看婚房没着落,他不断催促青兰拿钱出来。
“张青兰,赶紧拿钱来,我儿子的事不能再拖了!”老李语气越来越强硬。
青兰心里也明白,她不可能轻易松口,于是冷静地回了一句:“不如我们把主卧让给小两口住,反正来不及买新房了。”
老李一听,更是火冒三丈:“你看看这房子的装修,过时了,被人家看到了,岂不是笑话!”
这话一下子激怒了青兰,“这房子五年前刚装修过,还找了设计师,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你现在说过时,什么意思?”
其实青兰心里明白,老李就是想用她的100万给儿子买房办婚礼。
他觉得既然选了她做妻子,这些钱也该为他所用。
青兰很生气,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冲动,她必须找一个妥善的方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女儿的支持,让妈妈更加清醒青兰决定和女儿小霞商量这件事。
在电话中,小霞的声音带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妈,你得慎重些。庆东再怎么说也不是你的亲儿子,这钱总不能你一个人掏吧?”
女儿的话让青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她回想起自己和老李再婚这五年,吃喝用的几乎都是她的存款。
老李曾说过要为儿子庆东存钱,但至今青兰也没见到他拿出来的积蓄。
小霞的话在耳边回荡:“妈,你要多长个心眼,万一有个什么事,至少有我呢。”
这通电话让青兰心里的想法更清晰无比。
与其在这儿无所依靠,不如跟女儿一起生活,她不用再担心被人利用。
最终的决定,选择离婚终于,老李在一次醉酒后,逼着青兰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
“钱是给,还是不给?”他醉醺醺地问道。
青兰思考良久,决定拿出50万作为一种妥协:“我拿50万,你作为亲爹也应该承担一半。”
但老李显然不同意:“100万,一分都不能少!”
青兰再也忍无可忍,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老李气急败坏,对她动了手。
青兰跪倒在地,明白这个头碰破了也没用,再挽留这段婚姻只会让自己更受伤。
她决定与老李离婚,离开这个家,去找女儿生活。
第二天,青兰给女儿打了电话,买了机票,递交了离婚诉讼。
六个月后,她终于拿到了离婚证,一起搬到了国外定居。
新生活,有女儿陪伴的安心定居国外后,青兰和女儿生活在一起,虽然没有了熟悉的乡音,但女儿的陪伴让她感到极大的安慰。
这是一种新的开始,尽管环境陌生,但有亲人在身边,她觉得很温暖。
至于老李,青兰后来听说他因为脑溢血瘫在了床上,被送去了一个条件很差的养老院。
庆东和他的妻子因为经济有限,并没有尽心尽力地照顾他。
青兰想起以前老李逼自己拿出100万的那段时光,不禁感慨万千。
她明白了,人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要学会保护自己,懂得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当别人一味索取时,不妨冷静思考,这是值得去做的选择吗?
在新的生活里,青兰找到了一份踏实的安心,她决定自己的未来要靠自己,也要幸福自然地活下去。
感情固然重要,但自我的保护和家人的支持才是真正的依靠。
这个让她在晚年还能过上安心日子的决定,仿佛是命运的最好的安排。
她终于明白,一个人,无论到了什么年纪,都应当先学会善待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去关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