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的量子通信领域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关键人物就属“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了。近日,潘建伟再获国际大奖。
3月22日,美国光学学会对外宣布,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由于在量子力学、光量子信息领域的突出贡献,决定授予其伍德奖。
潘建伟再获国际大奖
所谓伍德奖是美国光学学会为了纪念著名光学家罗伯特·威廉姆斯·伍德而成立的一项奖项。伍德是19-20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在光学和红外、紫外摄像领域做出过开拓性贡献。他曾获得过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光学学会等机构授予的数十项大大小小的奖章,还是俄罗斯科学院、美国科学学会、伦敦物理学会、瑞典皇家科学院等十几所国际知名学会、研究院的会士、院士或荣誉会士、院士。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伍德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要不然美国光学学会也不会为了纪念他而专门成立一个奖项。
世界知名物理学家罗伯特·W伍德
美国光学学会成立于1916年,是光学领域权威的国际性学术组织,至今拥有过会员人数已经超过1060000人,遍及全球134个国家。可以说,伍德奖是一个国际权威大奖,单单在光量子领域,曾获得过该奖的物理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杰哈·莫罗都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伍德奖在一定意义上堪称诺贝尔奖的前奏,那么潘建伟有没有可能将来获得诺贝尔奖呢?
事实上,这并非潘建伟第一次获得美国颁发的相关奖项,最近一次是潘建伟团队凭借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获得美国克利夫奖。
不过在“早晚必获诺贝尔奖”的知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被抑郁症死亡之后,很多网友对中国科学大佬赴美国领奖表示高度担忧。因为张首晟曾有一句名言:“我现在54岁,感觉人生才刚刚开始,我要把我一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中国的科技发展。”一个如此乐观、积极的人说他患有抑郁症怎么都说不通。而且就在张首晟出事当日,加拿大还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至今悬而未决的大事。
潘建伟与“墨子”号卫星模型
幸运的是,潘建伟由于签证问题最后并没有赴美国领奖。我们常说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像潘建伟这样的科学家被称为国宝都不为过,他的安全问题容不得一点马虎。不怕亿万,就怕万一,有钱学森的例子在前,我们绝对不能高估了那群奴隶贩子的道德水平,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更重要的是,像潘建伟这样极具代表性的科学家一旦出事,不仅仅对当前的科学研究造成极大的损失,更会让中国科学家们寒心:你连自己的科学家的生命安全都保护不了,谁还敢从事科学研究?于是有网友就支招,中国的科学家们应该人人公开一张银行卡,将来获奖了奖金打到卡上就行了,领奖就不亲自去了,即安全又名利双收。
最后我们在回到伍德奖上来,潘建伟获得这项奖项我们当然要替他感到高兴,这些荣誉都是他该得的。但是,我们也不必过分看重这些奖项,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的科学家做研究是为了推动我国科学水平的进步,人民自然会尊敬他、爱戴他,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丰碑上;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在为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贡献,而不是为了那几个区区奖项。
大鱼号独家内容,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