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是村里种植大蒜的老把式,几十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
前几天,村头的李二婶跑过来问他,"大爷,这大蒜到底啥时候盖苫子最好啊?
感觉早盖怕长不好,晚盖又怕冻坏。
"刘大爷笑了笑说:"你呀,同样问题问了我好几年了,今天再详细跟你说说。
"
为何北方大蒜需要覆盖?
大蒜在北方种植有些讲究。
这里的冬天寒冷,土壤会冻得结结实实。
虽然大蒜相对耐寒,但如果不加覆盖,蒜瓣遭遇那种反复冻融的天气,就容易坏掉。
等到了春天,蒜瓣腐烂了,自然也别指望能长出什么好苗儿来。
刘大爷指着自家地里那绿油油的蒜苗,跟李二婶细讲,“你看,咱北方冬天冷,如果不及时盖上那些玉米秸、稻草啥的,蒜瓣禁不住冻化化冻,支撑不到春天返青时候。
”
覆盖大蒜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说到覆盖时间,这也是有讲究的。
听完刘大爷的话,李二婶忍不住又问,“大爷,那咱啥时候盖比较好?
”刘大爷笑笑说,“不早也不晚,等到夜间温度降到零度左右再说。
”因为那时气温再低就会结冰,而这个温度点正好让蒜苗不再继续生长,但又不至于被冻坏。
过早覆盖会导致蒜苗生长受到影响,还可能因为雨水过多导致土壤湿度大,蒜瓣容易烂。
等到温度真的降到零度左右,覆盖材料就能有效保护蒜瓣,不至于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坏掉。
覆盖前的土壤处理技巧不过,要保证大蒜安全越冬,光覆盖还不够。
刘大爷继续说,“盖之前,土得松一松。
”经过秋天一轮生长后,土壤难免板结。
如果不松土,土壤不透气,大蒜也不好过冬。
用锄头把地表锄松,然后撒点有机肥,再锄一遍,这样土壤既疏松又透气,能确保肥料充分混合入土,有助于大蒜生根发芽。
李二婶听得直点头,“哎呀,我原先就光盖,没想到还得先松松土,难怪总是不太理想。
”
南方大蒜种植小贴士当然,南方的朋友们也别认为不需要费这么多心思。
虽然南方的冬天不那么冷,但适时施肥和覆盖同样重要。
南方的李婶也打来电话问,“我们这儿不冷,是不是可以不用管了?
”其实,南方的冬天虽不冷,但大蒜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充足的肥料和适当的覆盖。
大蒜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给地松松土,撒点肥料。
这能防止缺肥导致的干尖和黄叶。
而且,无论南北方,撒肥时适当加点多菌灵等,可以预防病害。
到了这里,李二婶感觉收获满满,但还有个疑问,“大爷,那地膜呢?
盖不盖?
”刘大爷告诉她,盖不盖地膜其实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地膜可以保温保湿,但如果管理不好,也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盖不盖地膜,需要因地制宜,看自己实际情况来定。
结尾听完刘大爷一番话,李二婶心里有了谱儿。
原来,看似简单的盖条覆盖,其实大有门道。
种地也是一门学问,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无论南北、无论盖不盖地膜,只要掌握好技巧,就能让大蒜健康成长。
种地这件事,说难不难,但要做好其实也不容易。
农民靠天吃饭,但也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细心管理。
希望这些经验能给更多的种植户一些启发,让大家的大蒜都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