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通往公务员体制的通道即将关闭,主要原因概括如下:
1、编制饱和与退休潮错位
现如今公考竞争内卷化严重,报考比突破100:1,985硕士争街道办岗位成常态;
再加上各地精简编制,缩减公职人员数量,新增编制岗位主要面向高层次人才或特殊需求领域,传统热门岗位名额大幅减少;
近5年退休高峰已过,2025年后编制空缺减少,多地出现"退三招一"政策;

2、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崛起
随着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等AI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基层和文字类公务员岗位正逐渐被机器取代,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了公务员岗位的缩减。
与此同时,机器人技术也正逐步渗透到服务领域,替代了那些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减少了人为错误,还有效节约了成本。
因此,未来的工作中将会要求公务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执行者和管理员。
具体可以看我前几天推的这篇《》

面对公务员岗位缩减的趋势,普通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破局,寻找新的职业发展路径:
1、曲线救国:比如可以参加军队文职、基层特岗,这类岗位竞争相对较小,是进入体制内的一个常被忽视的途径。
2、国企跳板:选择垄断国企,如电力、烟草等,积累资源和经验后,通过竞聘或调任方式进入公务员队伍。
3、借助红利:也可以利用体制内获得的经验,如公文写作、申论题库等,进行内容创作打造自媒体与个人IP。

真正的稳定,不是绑定某个系统,而是锻造随时切换赛道的能力。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考公还是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