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记忆中,民间总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奇方,这些奇方见证了先辈们的智慧。听村里年长者讲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故事,揭开了一段关于神奇金疮药的神秘过往。
在五十年代,那时,农村经济条件落后,人们生活困苦。有几个走街串巷要 “小礼” 的人来到村里。他们表演自残行为,用刀在额头上划出伤口,鲜血顺着脸颊滴落,试图以此博取村民同情,获取钱财。村里一位老人注意到,这些人在伤口处涂抹一种药物后,血迅速止住,原本裂开的伤口也逐渐平整,几乎看不出受伤的痕迹。老人家中有人患了恶疮,腿上烂出一个小孩拳头大小的洞,半年来病情不断恶化,四处寻医问药都不见好转。看到这神奇的药物,老人心动了,便邀请这几个人到家中借宿。

借宿期间,老人向管事人询问药物配方,管事人果断拒绝,称这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不能外传,否则就砸了自己的饭碗。老人又提出购买,对方开出高价,换算到现在,差不多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尽管价格不菲,为了治好家人的病,老人还是咬咬牙,买了一小撮粉末状的药物。老人将大部分药物用在患恶疮的亲人身上,令人惊讶的是,用药后伤口处很快长出泛红的新肉,仅仅过了两天,困扰家人半年的恶疮就完全好了,且没有留下任何疤痕。
老人将这药视为神药,把剩下的用折纸包好,放进木箱子妥善保存。一两年后,老人的一位亲戚在家中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出去方便时,一头撞在灶台边上,大块头皮被掀起来。由于饮酒后血液循环加快,亲戚瞬间血流如注,众人吓得惊慌失措。危急时刻,老人想起压箱底的神药,打开纸包一看,只剩下纸上的一些药沫了。他赶紧把药沫刮下来,弹在亲戚的伤口上,再将头皮抚平。神奇的是,血很快就止住了,等到亲戚回家时,伤口已经几乎看不出来了。

在古代医学中,金疮药是一种用于治疗外伤的特效药物,具有止血、消炎、生肌、收口等功效,深受武林人士和军队的青睐,是必备的疗伤圣药。然而,受历史变迁的影响,金疮药的具体配方和制作工艺大多已经失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金疮药的配方也有所差异。古代医书虽有相关记载,但由于药物来源稀缺、制作工艺复杂,以及配方保密性强等原因,这些药方难以流传至今。
据《本草纲目》记载,金疮药常以白矾、乳香、没药等为主要原料。白矾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乳香、没药可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部分金疮药还会加入血竭,其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但这些传统金疮药的配方,与故事中神奇药物的配方是否相同,已无从考证。
故事中走街串巷要 “小礼” 的人所用药物,很可能是一种类似金疮药的民间秘方。他们通过自残展示药物疗效,骗取村民同情和钱财。尽管这种药物疗效显著,但因来源不明、价格高昂,且可能存在副作用,未能得到广泛推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神奇药物逐渐失传,成为尘封历史中的一段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