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子用甲骨文答题,成绩6分却被985录取,男子进大学后变了

奇事有奇谭 2024-08-27 21:46:37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一个名叫黄蛉的男孩,他用一支笔和一纸甲骨文,为2009年的高考画上了一个惊叹号。

这个看似天才之举的行为,却引发了一场关于教育本质和人才培养的全民大讨论,从备受瞩目的破格录取,到令人唏嘘的教授请辞,在他身上究竟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用甲骨文答题

黄蛉的故事始于1989年,他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与许多农村孩子一样,他的父母为了谋生不得不前往大城市打工,将年幼的他留在老家,这种"留守儿童"的经历对他的性格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独立生活的环境培养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也塑造了他特立独行的个性。在学校里,他常常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他的行为时常令同学和老师感到困惑,但也体现出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2008年,黄蛉第一次参加高考。

而结果并不如人意,他没能达到自己心目中的目标,面对失利,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复读一年,为再次冲刺做准备,这个决定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在复读期间,黄蛉遇到了一位改变他人生轨迹的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在课堂上生动地讲解了甲骨文的起源和演变,激发了他对这种古老文字的浓厚兴趣。从那时起,他开始投入大量时间研究甲骨文,这种对古文字的痴迷逐渐成为他生活的重心。

2009年,他再次走进高考考场。

当他看到语文作文题目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闪现:何不用甲骨文来写作文呢?这个决定既体现了他对甲骨文的热爱,也显示出他想要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的渴望。

而这个看似聪明的决定最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阅卷老师们面对这份特殊的答卷感到无所适从,经过多方讨论和专家翻译,他的作文最终只得到了6分的低分,加上其他科目的成绩,他的高考总分仅为428分,远低于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黄蛉的"甲骨文作文"很快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赞叹他的创意和勇气,称他为"奇才";也有人批评他违反考试规则,认为这种行为是在投机取巧。这场争论迅速蔓延,从教育界扩展到整个社会,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制度、人才评价标准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面对争议和低分,黄蛉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开始寻求被大学破格录取的机会。他特别关注了上海复旦大学,因为他听说该校曾经破格录取过一位在三轮车上研究古文的学生,怀着希望,他前往上海,试图说服复旦大学的教授给予他一个机会。

虽然复旦大学的教授对黄蛉的学习热情表示赞赏,但也指出他对甲骨文的研究还很浅,不足以获得破格录取。而他的故事已经引起了其他高校的注意,多所大学表示愿意破格录取他,其中包括湖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大学等。

经过慎重考虑,黄蛉最终选择了四川大学的锦城学院。

虽然四川大学是985高校,但锦城学院实际上是一个三本院校,这个选择可能不是他最初的理想,但它为他提供了一个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平台。

二、教授请辞事件

在锦城学院学习两年后,黄蛉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转入了四川大学本部。学校看重他的潜力,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特意返聘了退休的何崝教授,对他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何崝教授,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被四川大学特别邀请来指导黄蛉,这本应是一段令人期待的师生关系,却在短短一年后戛然而止,何崝教授的主动请辞震惊了学术界和公众。

据了解,何崝教授请辞的主要原因是对黄蛉的学习态度感到失望。

起初,何教授对这位用甲骨文答题的学生充满期待,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古文字研究人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他的实际表现与预期相去甚远。

黄蛉在课堂上经常表现出不专注和缺乏学习热情的态度。更令人失望的是,他似乎更热衷于在媒体面前炫耀自己的"才华",而非踏实钻研学问。何崝教授多次尝试与他沟通,希望他能够认识到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但收效甚微。

最终,何崝教授做出了请辞的决定。

黄蛉在给学校的报告中表示:"我宁愿放弃这个教学岗位,也不愿继续指导一个不珍惜学习机会的学生。"这一决定不仅反映了何教授的职业操守,也暴露了特招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

何崝教授的请辞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开始质疑,像黄蛉这样通过非常规方式被录取的学生,是否真的具备了在高等学府深造的能力和态度。这一事件也让人们开始反思,仅凭一时的"奇思妙想"或"特殊才能",是否足以成为一个人接受精英教育的充分条件。

随着教授请辞事件的曝光,黄蛉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而这一次的舆论氛围与他初入大学时截然不同,许多网友开始质疑特招制度的合理性,认为这种制度可能会被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利用,从而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

争议很快蔓延到了整个高等教育领域。

人们开始讨论,在追求人才多样化的同时,如何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否应该为"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如果是,又该如何界定"特殊人才"?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它们确实触及了教育公平这一敏感而重要的话题。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高考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其价值不应被轻易否定。他们认为,虽然特招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格外谨慎,以防被滥用。同时,他们也呼吁社会各界不要过分追捧所谓的"奇才",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潜力。

三、反思与教训

在这场持续的讨论中,人们也开始反思黄蛉个人的责任,许多评论指出,他似乎没有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反而将精力花在了追求名气上。这种行为不仅辜负了学校和教授的期望,也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有人呼吁,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进入大学,学生都应该保持谦逊和勤奋的态度。他们认为,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出风头或获得短暂的关注,而是应该脚踏实地,潜心钻研。这种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成功"和"才能"的定义。

教育部门也对这一事件做出了回应。他们表示,将会对特招制度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调整。未来的特招政策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

同时,他们也强调,对于通过特招方式入学的学生,学校应该建立更严格的考核机制,确保他们能够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并取得应有的进步。

这一系列事件和讨论,最终促使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特殊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们意识到,在鼓励创新和尊重个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有专家提出,未来的教育体系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他们建议,在评估学生时,不应过分看重某一项特殊才能,而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这种全面的评估体系可能更有利于发现和培养真正的人才。

同时,也有人呼吁社会要给予年轻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他们认为,像黄蛉这样的学生,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勇气也值得肯定,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将这种创新精神应用到正确的方向上,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批评。

总的来说,黄蛉的故事及其后续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机会。它提醒我们,教育不应该是一场简单的竞赛或表演,而应该是一个帮助每个人发现并发展自己潜能的过程。

这个案例也强调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如何进入大学,最终的成长和成就都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态度,黄蛉的经历告诉我们,机会固然重要,但如何珍惜和把握这些机会更为关键。

最后,这个事件也凸显了社会各界在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的重要性。只有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既鼓励创新,又保证公平,既重视个性发展,又不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体系。

0 阅读:49

奇事有奇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