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十一点,山西大同古城某商铺卷帘门发出刺耳切割声。两名身穿深色制服人员手持液压钳破门而入,身后跟着三名便装男子举着手机录像。他们目标明确——找到电灯开关。
根据深圳广电第一现场报道,从除夕到正月十六,这条明清风格商业街的87家商户经历了为期半个月的"强制亮灯"。
古城街道办以"营造节日氛围"为由,要求所有商铺内外灯光24小时常亮,即便是打烊时段也不得关闭。
01 被置换的商铺钥匙
经营晋北土特产的张老板展示着两把不同钥匙:"正月十二那晚我们关了灯,凌晨一点就来人切锁。
第二天发现不仅灯亮着,连门锁都换了。"他的监控视频显示,五名工作人员中,两人制服肩章反光条与当地jing用制服高度相似。
"这不是通知你今天晚上要开着灯吗?"商户提供的通话录音里,自称街道办工作人员的男子语气强硬,"你不开灯,我们直接给你切开锁进去开。"
据古城物业统计,97%商户配合亮灯要求,但多位店主表示:"谁敢不配合?谁知道下次会不会直接封店。"
02法治外衣下的形式主义
事件曝光后,古城管理方给出解释:亮灯工程是为提升游客体验。但商户们算过账,50平米的商铺昼夜开灯,半个月电费就要多支出800-1200元。
更令人不安的是,整个行政指令没有正式文件,全凭口头传达。
监控画面里,制服人员腰间挂着执法记录仪,却用私人手机拍摄执法过程。当他们将店铺电闸推上时,LED灯带映亮了几张面无表情的脸——这个颇具象征意味的场景,恰好暴露了某些基层治理的困境。
03 网友评论
有网友质疑:"综合执法什么时候有权力破门而入了?"
还有网友指出:"要真是警务人员,这算不算非法侵入?"
一些网友吐槽:"白天不懂夜的黑,领导不懂电费贵。"
更有网友讽刺:"建议街道办24小时开放办公室灯光,与民同亮。"
04 写在最后
夜幕再次降临大同古城,霓虹依旧通明。被切割的卷帘门可以焊接,被置换的锁芯能够重配,但被撬开的法治之门该如何修补?当执法记录变成手机直播,当口头通知凌驾法律文书,我们不得不问:究竟是谁在给这座古城"掌灯"?
那些深夜破门的身影,可还记得警徽承载的使命?街道办墙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何时变成了"要人民服务"?若每个"提升形象"的政绩都要商户买单,每项"临时措施"都能跳过法定程序,我们与游客共同见证的,究竟是千年古城的辉煌,还是权力任性的狂欢?
试问:如果亮灯工程真得民心,何须液压钳开路?倘若行政命令合理合法,怎会拿不出半张盖着红章的文件?当商户的锁芯落地发出脆响,碎在地上的何止是几把铁锁?那些被暴力破开的店铺里,熄灭的难道仅仅是几盏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