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大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后,袁世凯就任明国临时大总统,派官员入库盘查时,京城银库里只剩下孤零零的几个银锭。
这令人不禁疑惑:清朝再腐朽落后,怎会在灭亡之时落得如此境地?清朝灭亡的最后一刻,究竟还有多少钱?清朝灭亡后,这些钱又去哪儿了?
1912年4月27日,民国新任财政总长熊希龄要求各地如实上报一年的开支和债务数。与此同时,他对全国的财政状况做了一个估算:
宣统三年(1911年)岁入2.97亿两,但岁出3.5亿两,入不敷出5300万两,再加上之前的各种“旧账”,这一年累积的财政亏空达2.6亿两,而外债还有20亿两。
入不敷出的晚清国库
清帝退位前,清朝国库由三大库藏组成,即银库、缎匹库和颜料库,合称“户部三库”。其中,当属银库最为重要,“为天下财赋总汇”。全国各省每年所缴盐课、关税,全部入库户部银库,而田赋和各项杂赋在预留下本省官员俸禄和驻军兵饷的开支后,剩下的全都运送进京,供中央政府度支,谓之“京饷”。这些地方上交中央政府的各项税款,便是银库收入的主要来源。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银库的开支主要在兵饷拨款、王公百官的俸禄和养廉银、京城各衙门的办公费、各项采办及祭祀筵宴费、科考教育费、修缮建造费等方面。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开支项目逐年增加,在以前的基础上,新增了战争赔款、海防及各省军防用需、关税经费等。尤其在兵饷上,开支巨大。
光绪十六年(1890年),兵饷每年共达4035万两,光这一项就超过乾隆年间常例开支的总数。
从甲午战争至清亡,筹办新政、训练新军、兴办教育等事务更使支出大量增加,中央库存所剩无几。甲午战争前,财政形势较好,但中央户部存银也不过1000万两左右;甲午以后,朝廷开支大增,财政经常入不敷出,只好“百计罗掘”,从各个方面开源节流例如以“捐”的名义公开向百姓加征税款,称“厘捐”;降低官员俸禄标准、裁减地方官的养廉银,造成清代官员“俸禄之薄,亘古未有”;大举外债以求运转,1900年到1911年,除了由庚子赔款等赔款转化而来的外债,清政府举借的外债高达3.4亿两,其中铁路借款占76.86%,财政军火借款占14.66%。
除了以上这些举措,清政府在覆灭前夕,也在无可奈何之下动用了皇室的“私房钱”来补充国库亏空。皇帝有“私房钱”并不是秘密。早在西汉时期,14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交的23文人头税里,20文是归皇家的,此时国家藏库与皇家藏库已有了明确区分。
康熙帝在紫禁城东华门设立“内库”,与户部银库所代表的“外库”相对。“内库”打着“备闭城日用,永远不动”的准备金名号,存放着皇家的私银百余万两,由内务府管理,户部无权干涉,这笔财产也被称为“内帑银”
武昌起义爆发后,民军所讲文明树新风 ,占据的各省,素来是清廷财税收入的重地,尤其是江浙、广东一带。朝廷的财政一方面因平定战乱而损耗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又因各地战乱而收入锐减,此消彼长。在国库日绌的情况下,中央官员自然打起了动用“内帑银”的算盘。
1911年9月12日,度支部副大臣邵英说:“闻内帑尚有存储,第讨领不易。不知将来能办到否?”五天后,隆裕太后召见摄政王、阁臣以及亲贵,流泪斥责他们:“汝等执政不及三年,使大局危若此举朝直无一忠臣。予决与宗社共存亡,不离一步也。”
说着,她拿出一册账簿给摄政王看:“先太皇太后储蓄之款,尽载册中。计黄金十五万两,白银二百万,予不留分毫,可拨金八万、银百万,充军饷等用。”
这里的“先太皇太后”指的就是慈禧,而隆裕太后手上这笔内帑银,正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西逃时留在紫禁城的。
然而,这“黄金十五万两,白银二百万”并没有帮助清政府走出国库亏空的危机。1911年11月,清政府又发行爱国公债,规定王公世爵、京外的大官小员,都有购买的义务。
数亿烂账落到民国政府头上
清既亡,旧的约束性条件与政治结构却并未因革命而改变。中华民国继承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所有条约,清政府与外国的债权债务关系转移到了民国政府。
民国政府并不是只接手了空空如也的银库和数以亿计的外债账单,以袁世凯为首的统治者起了变卖大内瓷器的念头。
1911年11月1日,袁世凯出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后,就提出将盛京大内和承德避暑山庄两处行宫内的瓷器变卖给美、法等国商人以换取银两的方案,这个折子上奏当天便获隆裕太后批准。据东北三省总督赵尔巽对所存宝物的清点和估值,光盛京大内一处行宫就有藏品十万三千件,价值三千万两左右。
不过,一直到1912年2月12日朝廷颁布退位诏书,这批宝藏依旧因没有和外国商人谈拢价格而搁置在宫内。
2月16日,袁世凯向赵尔巽追问起两处行宫内宝藏的下落,“贼喊捉贼”般地斥责了赵尔巽联系外国商人变卖瓷器的行为。
就在前一天,孙中山曾发加急电报警告袁世凯:“此种器物,实为民国公产,并非皇族私有,应行禁止售卖。”最终,这批藏品终究没有被出售。
如此,变卖前朝器物“捞油水”的法子不了了之。
清政府的倒台,不仅仅是封建帝制大失人心所致,亦是财政枯竭、经济危机加剧的必然结果。清政府留下来的“外债窟窿”,也给近代中国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