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两口子的经济条件不是太好,夫妻两人的工资收入目前尚未突破1万元,这些收入除了生活,还得还房贷,养大宝,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可前段时间,她决定生二胎,并且顺利怀孕,当她的同事得知她要生二胎后,有人就冷言热语起来:
“经济条件又不好,还生二胎,孩子大人都过不好,真是吃饱撑的。”
经常看到网上有人说:
“穷就不要生孩子,拖累自己也连累孩子。”
那么,经济条件一般,就真的不能生二胎了吗?
朋友说之所以在条件一般的情况下,还决定要二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孩子爸爸很合格
生了大宝后,朋友很不适应,但她老公积极的行为让她感觉到温暖和体贴。
孩子晚上夜醒,大多数时候是她老公起来给宝宝换尿布,宝宝哭闹,是她老公抱着来回溜达的,就这样差不多一年多。
相比有的男同志在有了孩子后不搭手,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理解妻子的辛苦,她老公一直都在主动带娃,甚至在带娃方面比朋友还有耐心,大宝跟爸爸的感情也非常好。
她老公的工资收入不高,但她老公不抽烟、不喝酒,不胡搞,也不懒,一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
为了让家里的经济宽裕些,一直在想办法多挣钱,比如,发展副业,做兼职,节假日给婚庆公司当司机等。
并且也很疼家人,他自己省吃俭用,但是对老婆孩子却很大方,收入都给老婆,对老婆的花费也从不过问。
当然,朋友也是过日子的好手,虽然精打细算,也还能有稍许的结余。
最重要的是,朋友觉得他们夫妻两个感情很好,结婚这些年几乎没吵过架,即使偶尔拌嘴,也是她老公主动认错的时候多。
她老公为人勤劳、踏实,有责任感,虽然现在没什么钱,但朋友感觉生活是踏实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朋友想,只要两个人脚踏实地,养两个孩子是可以的。
其次,家里的老人都很支持
朋友的父母和公婆都是传统观念的老人,他们的观念是:
存钱不如养育孩子,因为钱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只有人丁兴旺,才能财源滚滚。
而老人除了观念上支持他们生二胎,也愿意伸出援手,经济上补贴,人力上帮助。
朋友的公婆还都比较年轻,两个人也才50多一点儿,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帮助儿子,他们在医院做护工。
当得知朋友怀孕后,主动打电话让朋友不要有压力,孩子生了他们会帮忙带,他们还有些存款,现在多赚点钱一人,以后给两个孩子花。
生了二胎后并不需要辞去工作照顾家,虽然现在的经济不宽裕,但有老人作为后盾,帮忙带孩子,也就减少很多后顾之忧。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家庭存在的意义就是互相温暖,而有老人帮衬的家庭,也更有底气养育孩子。
最后,给孩子留个血缘亲人,值得
朋友说她老公是独生子,而朋友有姐姐和弟弟,所以对老公说的成长孤独并不能感同身受。
两边家庭比起来,她老公特别喜欢她家的家庭氛围,热闹互助。
朋友和她的姐姐弟弟感情十分要好,经常过几天就要打电话问问,并且逢年过节总是有打不完的电话,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要聚在一起。
而他老公却没有,从小就没有兄弟姐妹,即使有一些玩伴,长大了也是渐行渐远。
所以她老公特别羡慕朋友有姐姐弟弟,也特别渴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手足之情。
而且兄弟姐妹间除了是小时候的伴,长大有啥困难了,互相一帮衬,困难也就度过了。
朋友说,如果自己现在年龄大了,要二胎的确需要仔细考量,可自己和老公才刚刚30岁,比起有人30岁还没结婚,自己算是年轻的了。
虽然养两个孩子经济上会有一些压力,但养育子女并不仅仅是建立在物质水平之上的,还有精神的慰藉。
年轻时吃点苦,受点累,都不是真的苦,真的累。
给孩子彼此留个血缘亲人,值得!
写在最后
从个体角度来说,人的生育能力也是有年限的,如果错过了,也许就真的错过了。
见过很多人到了中老年,因为经济因素,没有在年轻时留下那个孩子而后悔。
从经济角度而言,为人父母,自然要尽量给子女更好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孩子后难免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尤其是一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
但是如果只是经济条件一般,就不要二胎,也是一种错觉。
要知道,追求物质生活永远没有止境,对于我们物质如此丰富的今天,养育孩子无需千篇一律,根据家庭情况,给孩子适宜的成长环境,一样可以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所以,想要二胎,如果夫妻感情好,队友给力,有老人帮衬,愿意为孩子彼此留个亲人而努力、付出,一家人一起努力向前,那么经济条件是要二胎的唯一决定因素吗?
作为父母,能对孩子负责,愿意为更美好的生活努力创造,除了钦佩和理解,又有什么可嘲笑人家生孩子的理由呢?
我是一名育婴师、幼儿教师,二孩妈妈,多平台原创作者,全网粉丝30万+,关注我,我会持续和您分享、交流母婴护理、亲子养育、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
用户10xxx50
一个人一个天现在穷不等于以后穷,有了人就有希望
游客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