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董卓权力滔天的时候不废汉献帝的真正原因

文官探史 2023-03-31 21:40:19

董卓并不是没有想过自立为帝,但由于自身名声不佳,无法抵御舆论攻击。如果他与朝廷权贵公然对立,他必须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但事实并没有按照他的计划走,因此董卓虽然有称帝的欲望,但仍决定在适当的时机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在刘协和刘辩之间做出选择。虽然刘辩年幼,容易被控制,但出乎意料的是,董卓选择了聪明的刘协。这是否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除了客观原因外,董卓对自己的血缘和伦理关系也十分在意。由于他和董太后同姓,他认为自己是董太后的族人。因此,他无法废除皇帝自立为帝。因为,一旦董卓决定自立,他就会失去与董太后相关势力的支持。因此,他选择了保留自身实力,韬光养晦。这是他的战略考虑,以便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事实上,董卓选择拥立刘协为皇帝是一招高明的棋着。尽管刘辩当时年幼,容易被操纵,但他未来必定会成长为一个有能力对抗董卓的皇帝。此外,董卓并没有与刘辩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而他曾经救过刘协的命。因此,如果拥立刘协为皇帝,董卓就会成为一位位高权重的重臣,这有利于他巩固自己的实力。

根据历史事实的发展,可以证明董卓这步棋确实是走对了,因为刘协成为皇帝后,董卓的官运也是一路顺畅。虽然董卓并没有成为名义上的皇帝,但他已经掌握了实际的权力。然而,董卓最终的失败也要归因于他个人的性格问题。他野心勃勃,采取过于极端的手段,引起了官员和人民的反感,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

董卓虽然有政治头脑,但是他的情商低,性格嚣张,不尊重礼法,这与东汉朝廷的文化和制度格格不入。他经常采用残酷的手段打压异己,这使得官员们都非常惧怕他,心理压力巨大。但是,董卓最严重的错误是不得民心。他放任手下去骚扰百姓,抢夺他们的财物,使本来就困苦的百姓更加难以生存。这种行为导致百姓对董卓感到极度不满,这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是致命的。

此外,董卓不善于建立个人关系和联盟,也加剧了他的失败。他缺乏对人的敏锐洞察力和理解力,无法与其他官员或军队统帅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这使得他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也没有足够的盟友来帮助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稳固自己的地位。总之,董卓的暴虐性格和不得民心的行为,加上缺乏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的能力,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0 阅读:53
文官探史

文官探史

读史,品史,历史故事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