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曾是志愿军司令的邓华为何被免去一切职务?背后有何隐情

文青说历史 2024-04-03 12:12:45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双方代表在板门店正式签署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双方就军事分界线、战俘遣返、撤军等问题达成了一致。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朝鲜战争彻底宣告结束。

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志愿军战士们忍不住地热泪盈眶。说起抗美援朝战争,很多人都知道彭德怀是志愿军的总司令。事实上,从1952年7月彭老总回国养病一直到抗美援朝的最后结束,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真实主帅是邓华上将,也正是因为邓华英明的指挥,这才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按理说,邓华将军为抗美援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回国后的发展路线应该是被委以要职,继续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发光发热才对。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邓华上将最后不但没有得到重用,反而在不久后因为一件事情被免除了全部职务,令人唏嘘不已!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59年7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一场政治扩大会议,会议的出发点原本是好的,主题是对建国十周年以来的问题和当前形势做一个讨论。会上,彭德怀元帅用严厉的措辞指出了当时政策的诸多问题,一时间,会议现场的气氛风云突变。

不久,庐山会议的事态变得有些失控,彭德怀元帅成为全场批判的中心,不仅职务被撤销,还被扣上了“反党集团”首犯的帽子。就在彭总遇难的时刻,不少将领为了免遭牵连,并没有站出来力挺他的观点,反而错误地发表了抨击彭老总的言论。

难能可贵的是,还是有部分将领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仗义执言,他们或是赞同彭老总的观点,或是为彭德怀的观点附上佐证的事实。遗憾的是,他们的挺身而出并没能帮上彭老总,反倒是很多人让自己陷入了一场漩涡之中,最后被蒙冤的蒙冤、被撤职的撤职。

邓华就是其中之一。

邓华,1902年出生于湖南郴县的一个书香世家,与大多数开国将领相比,邓华的家境十分优渥。他的祖父邓兴尧曾经做过云南知州,父亲邓养源娶了郴州首富的千金,早年也做过官,后来辞官回家开馆任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邓华享受到了比同龄人更好的教育条件。

邓华幼年时期,先在本村的私塾读书,后来又在隔壁村读小学。虽说是富家子弟,但邓华对学习一点都不马虎,读书期间邓华几乎门门功课评优,先后考上县城和省城最有名望的新华学校以及岳云中学。中学毕业以后,邓华又考进了南华法政学校,也就是今天南华大学的前身。

在南华法政学校读书期间,湖南地区的革命思潮已经相当浓郁,在这种氛围之下,邓华和一些同学参加了当地的爱国学生运动。眼看着国家积贫积弱、动乱不已,邓华的心里开始萌发了报效国家的种子。为此,他曾经在日记《论青年人生观》一文中写道:

“青年人当舍身报效祖国,挽救国家危亡,解放亿万生灵涂炭!”

1927年3月,邓华在对共产党的革命理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邓华跟随朱德、陈毅参加了湘南起义,在红军第七师政治部担任一名组织干事。上了井冈山之后,邓华卓越的政工才能开始逐渐凸显出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就升任为红1军团1师的政委。

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邓华率部击退了敌军3个师的轮番进攻,初步展现出他军事指挥方面的天赋。1934年10月,邓华随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先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战役,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因此到了长征结束时,邓华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政工干部,又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华成为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奔赴平型关抗日前线。从1937年到1940年间,邓华一直在政工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如部署晋察冀军区反“八路围攻”,领导并开辟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发动和领导了约20万余人的抗日武装,初创了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0年3月,邓华的身份开始发生转变,组织上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政工、军事双料人才,便对邓华委以重任,让他兼任了晋察冀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和政委的职务。邓华在新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雁北抗日根据地扩大了一倍;而在具体的军事指挥上,他曾在百团大战的第二阶段,以一个营的兵力消除了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消灭日军70余人。

如果说第五分区的那段经历是邓华转向军事指挥的过渡,那么邓华正式摆脱了政工的窠臼则是在1945年后的东北战场上。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鉴于东北地区有相当成熟的工业基础,国共两党于是都把目光盯向了东北这块黑土地。

东北战局一开始对我军还是有利的,然而随着二战四平的失利,我军不得已退守至松花江以北,通过建设东北抗日根据地积蓄力量。从1947年起,东北战场的局势开始扭转,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阶段。在先后发动了三下江南战役和夏季攻势后,我军一举收复了42座城市,兵锋所向的下一个据点,正是四平这个横亘在沈阳和长春之间的战略要地。

遗憾的是,第三次四平战役仍以失利收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当时的情报判断失当,我方判定守卫四平的国民党军只有两个师,且建制并不完整,因此林总认为认为对方人数上不会超过2万人,决定用两个纵队的兵力将四平拿下。

当时,邓华作为东北民主联军辽吉纵队的司令员,正是林总钦点的攻城部队之一。邓华率部抵达四平后,令人仔细四平的地形和兵力部署,初步得出对方的兵力在3万以上,以两个纵队的兵力强攻四平胜算不大,因此建议林总是否可以再加一至两个纵队。

林帅作战向来比较独断,一旦下达命令很少临时改变,在得知邓华的建议时,他不但并没有对此表示人挺,还劈头盖脸将其骂了一顿。战役打响后,我军对四平的攻坚战持续进行了13天,也没能拿下四平,最后在敌军的大量增援下不得已撤退,此战我军遭遇了严重失利。

事实证明,此次我军之所以失败,核心原因就在于兵力不足。站在事后的角度来看,邓华提出的建议还是十分靠谱的,如果当初听从了邓华的建议,或许又是另外一个结果。

尽管邓华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但林彪事后不得不打心底佩服自己手下的这位将领。1948年我军着手辽沈战役爆发,我军在第一阶段把矛头对准了锦州。锦州的国民党守军是范汉杰,手握重兵超10万人。在兵力的部署上,林总决定动用4个纵队攻打锦州。

得知林总的意图后,邓华仔细研究了一番,他觉得必须动用6个纵队的兵力,才能在敌军增援前彻底拿下锦州。这一次,林彪这次并没有批评邓华,并且最后采纳了邓华的建议。也正因为如此,攻打锦州的战役,我军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在之后的作战指挥中,邓华也都是这么做的,在做出具体的部署之前,他总是先把地形勘察清楚,找到有利于我军的角度切入,正因为如此,邓华每每提出的建议很少出现过错误。

如在平津战役爆发时,邓华所部奉命占领塘沽一带,防止傅作义大军从海上南逃。当邓华到了塘沽才发现,这一片地带属于盐滩地,而敌军又依靠炮兵层层设防,因此我军很难突破敌军的阵地。于是他提出不如先攻打天津,如此同样可以封锁别人的南逃企图。他的这一建议,很快得到刘亚楼等人的认可,最后我军动用了五个纵队的兵力,仅仅仅仅29个小时就拿下了天津。

再比如1949年底的解放海南战役时,渡海作战的难度很高,守将薛岳也是不容小觑。然而,邓华和韩先楚力排众议,表示再难也要解放海南,并提出“积极偷渡、分批小渡、最后大规模强渡”的作战方案,最终成功解放了海南。

朝鲜战争打响后,毛主席高瞻远瞩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开始只打算派东北边防军13兵团的2个军入朝,邓华又提出建议说,仅仅派两个军的部队很难震慑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必须让13兵团的四个军全部入朝。毛主席得知后,当即同意了他的看法。

1952年7月,邓华接替回国养病的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司令。在他的指挥下,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打出了朝鲜战场最成功的上甘岭战役。并在金城反击战中,一举毙伤俘敌了联合国军5.3万人。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彻底丧失了信心,不得已与我军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美军自然毫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的彻底胜利,邓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对整个朝鲜战争的贡献,仅次于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元帅。1955年9月,邓华因功被授予上将军衔。事实上,以他作为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这一点来说,就是授大将也不为过分。

不过邓华并不在意这些,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让国防变得更加稳固,唯有能战才能之战,我们的国家才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开展经济建设。同年11月,邓华一手组织了陆海空三军协同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

1959年7月,一场基于建国十周年存在的问题讨论的庐山会议召开,在这场会议中,素口直心快的彭德怀元帅因为一封谏言信成了被批判的对象,许多和彭德怀密切合作的将领也同时收到了批判。作为彭德怀元帅最得力的助手之一,邓华迎来人生了极为艰难的考验。

果然,邓华很快就收到了紧急询问的通知,尽管当时他因为正在沈阳处理公务,和彭老总并没有过多的交集交集,但还是被意安排在彭德怀同一个小组。在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华声称自己是一名纯粹的共产党人,并不是谁的嫡系,他拒绝捏造抨击彭德怀元帅在庐山会议上的讲话。最后被逼无奈之后,才避重就轻了彭德怀几句,他的这种不配合态度,立马遭到了会议组的批评,说他是“假批判,真保护”。

令人心寒的是,就在军委扩大会议还未结束之前,邓华就被林彪撤销了党内的全部职务,被被下放到四川当了一个名义上的副省长,这一去就是整整16年。

1977年,邓华将军终于迎来了拨乱反正,重新回到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军队,三年的后1980年,邓华将军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对着家人留下这样的遗言:20多年前我离开了军队,是我一辈子的遗憾,替我感谢等副总理,他还记得我这个老兵。下辈子,我还要从军,继续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

邓华将军逝世的消息传到邓小平口中,小平的内心波澜起伏,悲痛地对着身边的人说,邓华之后,我们国家又损一大将,这既是中国的损失,也是党的损失,更是军队的损失。

0 阅读:11

文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