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一则重磅消息震动全球经济界——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的84%报复性关税正式生效。这一举措,是对美国此前一系列激进关税政策的有力回击,也将这场由特朗普挑起的贸易争端推向了新的高潮。
海运(资料图)
回溯这场贸易战的源头,美国自今年年初以来,在关税问题上动作不断。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此后短短几天内,美国对华关税税率一路飙升。4月8日,美方宣布对中国有关产品再加征50%关税,使得对中国产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上升至84%。仅仅一天后,美东时间4月9日,美方继续将对中国产品的关税提高至125%。在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中,美国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
然而,美国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决心与底气。4月9日,中国迅速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34%增加到84%,以坚定有力的姿态回应美方的挑衅。不仅如此,中方还同步推出一系列组合拳: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赴美中国游客发布风险提示,发布留学预警等。这些举措从经济、外交等多个维度,展现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坚定决心。
美国进口货场(资料图)
中方的反制措施如同一记重锤,让美国国内陷入震动。4月9日晚,在中方宣布加征关税的消息传出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开启了“刷屏模式”。短短两小时内,他连发7条推文,试图安抚因中美关税战升级而恐慌的美国民众。“冷静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美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从这些话语中,不难感受到特朗普的焦虑与急切。
但特朗普的“七连推”,在现实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美国农民群体首当其冲,成为这场贸易战的受害者。美国中西部地区是农产品主产区,大量农民依赖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如今,随着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出口受阻,农民们收入锐减。爱荷华州大豆协会测算显示,84%关税将导致每英亩农田亏损127美元,全美230万农业从业者面临破产风险。愤怒的农民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开着拖拉机封锁州际公路,标语写着“特朗普的关税偷走了我们的秋天”,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表达强烈不满。
美国企业界同样怨声载道。特斯拉上海工厂因零部件断供被迫减产,马斯克公开呼吁撤销关税;耐克因成本暴涨宣布鞋类产品提价20%,引发消费者抵制。在华有大量业务的美国企业,如苹果等,也因关税问题面临成本上升、市场份额受影响等困境。据统计,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使得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多支出数百亿美元。不仅如此,美国国内通胀压力也因关税大幅上升,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满情绪。
在国际舞台上,美国的孤立态势愈发明显。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指向中国,也波及全球众多贸易伙伴。虽然美国在4月9日宣布对部分国家超过10%部分的“对等关税”暂缓90天,但这一举措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欧盟此前宣布对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加拿大直接对美国汽车产业开刀,连澳大利亚也批评美国的关税政策“毫无逻辑”。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却遭到了各国的集体抵制,其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正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反观中国,面对美国的疯狂加税,始终保持冷静与坚定,选择“以攻为守”。一方面,中国通过RCEP深化与东盟的产业链整合,2025年一季度对东盟出口逆势增长18%,为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加速推进“双循环”战略,4月8日央行联合央企宣布800亿元增持股票,稳定资本市场信心。同时,中国还在科技领域展开反制,将斯凯迪奥(Skydio)、光子公司等16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切断其获取中国稀土和技术的渠道,直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要害。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贸易战注定没有真正的赢家。美国沃尔玛超市的中国商品价格已上涨34%,iPhone15生产成本激增20%;中国电子企业也因芯片进口受限承受压力。但不同的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制造业集群,联合国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2%,是美日德总和;拥有14亿人口内需市场,2025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8.5%;还在多边外交上积极突围,中日韩重启三边对话,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悄然推进。这些优势构成了中国应对贸易战的坚实底气。
当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试图用言语稳住局面时,中国已用实际行动证明:在这场贸易博弈中,我们不会退缩,更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未来,全球贸易格局或将因这场贸易战而深刻改变,但中国凭借自身的实力与智慧,必将在新的格局中占据主动,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