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打的响连天庄口村民来燎疳

善举之行 2025-02-21 08:37:12

锣鼓声声闹新春

铿铿锵锵,咚咚咚咚,一种响亮欢快的声音从故乡的黄土沟坡飘来,震人耳膜,撩人情怀。哦!又是一年正月二十三,依然沟里鼓声起。锣鼓声声,乡亲们一定用他粗大的手抡起鼓槌雷响这洪钟大吕般的音响。饱含激情地迎接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故乡的新年是乡亲们在震天的锣鼓声中接来的。一进腊月门,大苦大累了一年你乡亲们终于能舒一口是,欢欢欣欣准备过大年。腊月初八家家户户熬“腊八粥”,到了腊月二十三,家乡总会用荞麦面糁一锅搅团,以地软,黄花菜莫耳,葱丝加油泼辣子做汤,特好吃。这天,全家人齐动手,连平时无暇打扫的角角落落都扫得一尘不染,灶台上敬炷香,跪在灶台旁,烧一沓黄裱口中念念有词:“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老人们说,灶神辛苦了一年,也要到天上转娘家呢,过年哩。

锣鼓喧天,震耳欲聋,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声音所震撼。‌鼓声如狂风巨浪,惊天动地而来,锣响高亢,直冲云霄,共同庆祝佳节。鼓面在鼓槌的重击下发出沉闷而富有力量的声响,那声音在宽阔的街道上回荡,经久不息。锣声清脆悦耳,每一响都仿佛能触及人们的灵魂,让人情不自禁地跟随节奏摇摆‌。

锣鼓声中,人们载歌载舞,喜气洋洋。‌无论是匆匆路过的行人,还是积极参与庆典的居民,都深深沉浸于这份盛宴之中,感受着这份难得的愉悦与温馨。孩子们在人群中欢快地穿梭,大人们则面带喜色,随着锣鼓的节奏摇摆,尽情享受这份独特的欢乐‌。

锣鼓喧天的场面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在锣鼓声中,龙舞翻腾,喜庆氛围弥漫人间,欢度佳节。各式民间艺术表演者相继登场,舞龙舞狮的雄浑气势、戏曲唱段的细腻韵味、民间舞蹈的灵动身姿,每一个表演都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与持续欢呼‌。

燎疳燎去烦恼,燎去过往,轻装上阵,迎接春天的到来

燎疳,这一古老而神秘的习俗,通常在农历正月二十三的夜晚举行,它不仅是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祈愿,也是冬日里一抹温暖而热烈的风景。夜幕低垂,寒风虽带着几分刺骨,却挡不住村民们对燎疳的热情与期待。

在村头的空地上,或是各家各户的门前,一堆堆干柴、麦秸秆被精心堆砌起来,宛如一座座小型金字塔,静静地等待着火的洗礼。这些燃料的选择颇有讲究,既要易燃又能产生足够的热量,象征着驱除病邪、迎来新生的力量。

人们围绕着火堆,脸上洋溢着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或手舞足蹈,或小心翼翼地在火边取暖,偶尔还会被大人提醒注意安全,但那份纯真的喜悦与好奇却溢于言表。大人们则或低声交谈,或默默祈祷,将一年的辛劳与不易,以及对来年的美好愿望,都寄托在这熊熊燃烧的火焰之中。

燎疳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联结。在这火光之中,人们相信可以烧掉一年的晦气,迎来新的希望与健康。当火焰逐渐减弱,化为灰烬,人们纷纷跨过火堆的余烬,寓意着跨过难关,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夜深了,燎疳的火光渐渐熄灭,但那份温暖与力量,却如同种子般深植在每个人的心中,激励着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张耀忠)

0 阅读:0
善举之行

善举之行

发现身边的小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