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大同一起备受关注的强奸案二审结果出炉。法院维持原判的消息引发热议,办案法官通过媒体详细说明了案件审理中的关键细节。
据了解,涉案男子席某在案件初期曾主动投案并写过道歉信,法院一度考虑判缓刑。但后来发现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席某父母明确拒绝配合监管,直言"不接受缓刑";二是席某在二审庭审时突然改口不认罪。根据社区矫正部门的反馈,这种情况根本达不到缓刑的监管要求。
主审法官解释,虽然席某有自首情节和初期悔过表现,但根据法律规定,判缓刑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改、无再犯可能、不影响社区。本案中,席某既在庭审中翻供,又缺乏家庭监管支持,显然不符合缓刑条件。
针对网络传言,法院特别说明三点:一是案件全程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审理期限延长均经正规审批;二是虽然案件涉及隐私未公开审理,但为澄清谣言已最大限度公布合法信息;三是席某母亲作为辩护人,因擅自泄露受害人隐私被法院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案件暴露出某些错误观念。法官特别指出,法律从未认可"订婚即有性权利""彩礼买断人身权利"等封建思想,呼吁公众树立正确婚恋观。法院通过本案重申了严厉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犯罪的立场。
对于舆论关注与司法独立的关系,法官强调既要接受社会监督,也要防止舆论干扰审判。本案审理过程中,法院对辩护方提出的三十多项申请逐项核查,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尽力化解矛盾。
目前该案判决已生效,席某将依法服刑。法院提醒,任何侵犯隐私的行为都将被追责,同时希望公众理性看待判决,共同维护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