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我国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和标准制定取得成果

现代物流报 2024-12-17 17:12:43

文 / 本报记者 马敬泽

1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新闻发布会,介绍《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以及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副司长黄瑜,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魏宏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龚宪主持。

我国原材料工业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3000家

常国武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迈入了由大到强的新发展阶段。

首先,我国原材料工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千万吨级现代化钢铁企业工艺技术、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低碳冶金工艺技术世界领先,全球首条纯氢冶金中试线实现全流程工艺贯通。

其次,我国原材料工业绿色智能转型进程加快。建材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吨钢二氧化硫排放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0%、74%;8.3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重点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原材料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较“十三五”末提升10个百分点;原材料领域累计建成184个国家级智能工厂。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

同时,我国原材料工业结构布局持续优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产业集聚区炼化产能占比达70%;45家原材料企业上榜《财富》世界500强,220家原材料企业进入中国制造500强,累计培育3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最后,我国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产值由“十三五”末的5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7.6万亿元,年均增速约15%;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核电等重大装备、重大工程材料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原材料工业标准研制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

本次发布会对《行动方案》制定的背景和相关情况进行说明。

常国武指出,标准在原材料工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行动方案》,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强化上下游协同,制定一批通用性强的先进基础材料标准;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数据安全和装备智能化发展需要,部署数字技术与原材料工业深度融合相关标准制修订任务;聚焦低碳技术、碳减排工作、绿色制造等,开展相关标准研制。

我国在原材料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也取得成果。魏宏指出,我国原材料工业国家标准目前已经达到7000多项,既涵盖了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大宗产品,也包括了特种合金、特种塑料、碳纤维、稀土等新型材料。

黄瑜指出,“十四五”以来,原材料领域共发布国家标准1500余项、行业标准1800余项、重点团体标准1100余项,标准研制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引领产业发展作用不断增强。

其中,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发布锂离子电池材料、民机铝材等548项新材料行业标准;围绕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等,发布钢铁行业智能工厂评价等15项数字化转型行业标准;编制发布《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行业标准,引导园区在产业经济、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智慧化转型等方面对标先进改造提升。

1 阅读:4
现代物流报

现代物流报

全国物流行业公开发行的专业报纸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