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套大豆,十种九不漏”。金秋时节,在凤庆县小湾镇马街村大团山移民点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玉米身姿挺拔,果穗硕大;大豆植株丰茂,豆荚满挂。村民杨映塘笑着说:“这是我第一次搞复合种植,没想到这么成功,明年要扩种面积。”
凤庆县小湾镇马街村,地处凤庆东部山区,有16个村民小组,海拔1000--1400米,辖16个村民小组。有水田835亩,耕地2 798亩。因地势高低不平,水利条件有限,只适合种植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
“我们马街村大团山片区,被小湾镇及县农业农村局规划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亩核心样板区以后,村两委积极召开会议,研究方案,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积极发动、引导群众规范种植。”小湾镇马街村党总支书记杨洪旭说。通过部署,马街村统一播种时间集中在4月份,种植模式为2行玉米+2行大豆,全程技术指导,落实资金补贴。如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长势茂盛,丰收在望。
“当时,上级给黄豆和玉麦种,我都还有点担心,怕没有收成。现在,长势这么好,一定大丰收,我种少了!”群众杨映塘高兴地说。
“当时,在推广这个项目的时候,心中有疑虑,不知是否能种植成功?但是,根据目前的长势,大豆也好,玉米也好,都长势相当好,丰收在望。”杨洪旭说:“我们村两委将积极发动群众,认真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管理,确保农户增产增收。这个项目的实施,切切实实给我们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
小湾镇积极开展适宜区域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强力推动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细,在县农业农村局的精心指导下,积极动员群众,精准发放物资,加强技术指导,为提高村民科学种植水平打实基础。既增加了光照和通风效果,又增强了抗病和抗倒能力,做到稳粮增豆,产量质量效果比传统单独种植好。
今年,小湾镇先后完成了三个村15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和1000亩杂交旱稻种植项目,落实科技增粮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使老百姓真正实现增产增收。
据介绍,今年凤庆县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万亩,项目覆盖8个乡镇。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的推行,既充分利用了农村土地资源,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解决了村里的劳动力就业,促进粮食增产和乡村产业振兴。
据了解:带状复合种植每亩产值大概为4200元,较传统种植每亩约增收800元。
供稿:凤庆县融媒体中心 周武 李学和
编辑:黄雅琴
编审: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