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梭梭树、沙棘、花棒......都在这群人手里

刺猬公社 2020-09-11 10:47:28

不舍昼夜,终成大事。

作者 | 沈丹阳

编辑 | 杨 晶

生在八步沙的郭翊,小时候见过妖怪。黑风黄沙,把人捉走。这片位于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土地,是上世纪80年代当地最大的风沙口。

爷爷告诉郭翊,种树就能治妖怪。

黑风黄沙中的八步沙 图源:《种》

1981年开始,郭翊的爷爷与其他五个同村村民一起,以联户承包的方式发起并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四十年来,八步沙“六老汉”不仅身体力行地造林治沙,更将这份事业传承给了子孙后代。

然而与老一辈的治沙手段不同,“第三代治沙人”郭翊引入了蚂蚁森林的生态脱贫模式。

“手机上种树、电子稻草人、水肥一体滴灌……” 这些新鲜事物一度被当地人质疑。但历经两年的艰苦实践,郭翊带领大家在354号蚂蚁森林中,种下3600亩梭梭树,老乡们的种地收入有望增长四五倍,也由此证明了互联网治沙的成效。

与郭翊一样“与树结缘”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被拍成了一支公益短片。

三代治沙人,誓用白发换绿洲

9月7日,蚂蚁集团制作的首支公益短片《种》悄然上线。短片没有邀请明星大咖代言,也没有专业演员的身影,只是朴实地讲述了几个寻常百姓“与树结缘”的故事,且均由本人出演,真挚而走心的内容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度不断提高,互联网公益项目也借由科技创新焕发了新生。

蚂蚁森林自2016年在支付宝平台正式上线。起初,它以一种看似“游戏”的方式鼓励用户践行绿色生活,由此减少的碳排放都可以被科学地换算为虚拟的“绿色能量”。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用户便可在荒漠化地区种下一棵真树。很多人才知道,原来蚂蚁森林种树是“玩真的”。

据统计,中国已有5.5亿人参与蚂蚁森林项目,累计种下真树超过2.2亿棵,种植面积超过274万亩,相当于2.5个新加坡。而该公益项目的累计碳减排量超过1200万吨,重量相当于200艘辽宁舰。

但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在支付宝里种下的“虚拟树”,在现实生活中,是被这样一群怀揣信仰、向往美好的普通人,一棵棵种下的。

种树的姑娘们在田间翩翩起舞 图源:《种》

郭翊倾尽心力种植养护的,不仅是梭梭树,还有三代人誓用白发换绿洲的信仰。

儿时的郭翊与父亲见面的时间极少,因为父亲总是在种树,被关在家里的他和姐姐经常从捅破的窗户纸中眺望父母归来。与大多数八步沙的青年一样,郭翊高中毕业后不顾一切地逃离了这片沙漠,希望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外的几年中,他曾把亏损的摩托车队组织起来送快递,也创办过网站,并从中培养起不错的互联网思维。

然而爷爷和父亲坚持了一生的治沙事业,如同烙在了家族的血液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成长,郭翊渐渐读懂了两代长辈的执着:风沙曾吹走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每种下一棵树,便是为家人和乡邻埋下一个 “根”。

像是受到使命的召唤,郭翊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回到家乡成为了“第三代治沙人”。

郭翊从父亲手中接下的,是三代人的绿洲梦 图源:《种》

如果说爷爷辈是“人工治沙”,父亲辈是“工程治沙”,郭翊这代则是“互联网治沙”。

“现在人都爱讨论说,谁是 ‘富二代’,谁是’星二代’,我可是地地道道的’树三代’。” 郭翊经常骄傲地自我介绍道。经过爷爷和父亲两代人的努力,八步沙的荒漠化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由郭翊带来的。

2018年初,刚回到家乡的郭翊关注到了蚂蚁森林项目,他希望八步沙也能申请到公益治沙资金。合作比想象中来得快,几个月后蚂蚁森林项目顺利落地八步沙所在的甘肃古浪县。通过与3家公益基金会合作,蚂蚁森林在当地造林约13万亩,植树超过1000万棵,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

互联网让八步沙的植树工程跑了起来。

郭翊还发现,两行梭梭树之间的距离是2至3米,这个空间可以栽培一种寄生在梭梭树下的名贵中草药苁蓉。一旦接种成功,苁蓉经过两季的生长就可以进入采收期,四年后便能进入稳产期,而每亩种植苁蓉的年收入是普通种地的四倍之多。

郭翊将栽种苁蓉形象地称之为“给梭梭树娶媳妇儿”。

种树搭起爱情的“鹊桥”

在蚂蚁森林里找到爱情的不只是梭梭树,还有种树的人。

云南大理北部有个名为云龙天池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住着珍贵稀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全球仅有3000只,是我国特有的物种。然而在云龙天池保护区中,原本属于同一个猴群的170只滇金丝猴,被一片生态破碎区隔离开,分居在一座大山的南北两侧。

隔着四十公里的距离,山两侧的滇金丝猴见不到面,物种的生育繁殖变得困难重重。

山两侧的人同样见不到面。

赵定宝住在山的北边,杨瑞桃住在山的南边。原本没有见面机会的两人,通过参加蚂蚁森林“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相识相恋,人为猴子种出的“路”,也成为了种树人的“鹊桥”。2020年3月,赵定宝和杨瑞桃领证结婚,而他们和工友所在的483号蚂蚁森林,种植面积已达1400多亩。

赵定宝和杨瑞桃的甜蜜爱情 图源:《种》

打通大山南北的廊道修复项目工程浩大,种了两年树,两人谁也没见过滇金丝猴。杨瑞桃问啥时候才能看到滇金丝猴,杨瑞宝回答说“等树种好了,猴子就能看见猴子了”。

树种好之后,猴子能看见猴子,人也会遇见人 图源:《种》

作为一支公益短片,《种》不仅将视角投放在种树人群体上,片中也讲述了一个曾在支付宝App种下“虚拟树”的用户,多年后带着家人不远万里寻梦的故事。

沈勇和妻子从大学相恋,和多数人的人生轨迹相似,他们成家立业、结婚生子。2016年8月,蚂蚁森林正式上线,夫妻俩的女儿沈笑笑也出生了。沈勇以女儿的名义在支付宝上种下了一颗花棒。

2020年,笑笑四岁了。她经常向沈勇问起那棵花棒,好奇手机上种得树是否能在现实中生根开花。其实沈勇心里也没底,毕竟过去四年了。但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沈勇还是在8月带着家人开启了一趟溯寻之旅。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沈勇一家人在内蒙古额尔克哈什哈苏木的171号蚂蚁森林,找到了当年种下的花棒。这片辽阔的沙漠腹地中,8000多亩花棒肆意绽放。

沈勇带着女儿徜徉在花海中 图源:《种》

这片花海回答了笑笑童真的问题,也为父亲沈勇找到了幸福的见证,这个普通中国家庭许下的美好愿望,就如同他们当初种下的那棵花棒,随着它的长大和绽放成为现实。

沈勇一家的故事,也向无数在手机上种树的普通人证明,树虽然遥远却并非素昧平生,它不仅连通了人与自然,也连接着人与人。

更要重要的是,所有参与其中的普通人,都成为了互联网公益项目的推动力,公益也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变得更加简单、透明且值得信任。

齐心协力的蚂蚁,可以撼动大象

从2008年汶川地震支付宝开启了网络募捐通道,到“种树养鸡捐步”做公益,再到引入区块链技术助力公益更加透明可信、使捐款数据可追溯但不可篡改,蚂蚁集团的公益项目在努力地降低大众参与公益的“门槛”,寻求数字化时代下“善的平权”。

知名自媒体人三表将其称为“无感公益”。

相比于传统理念中公益的厚重感,移动互联网让做善事变为稀松平常的小事:尚有余力的普通人可以通过电子钱包定期扣费的方式线上捐款;如果条件有限,“种树养鸡捐步”也算日行一善。

而互联网公益也逐渐成为很多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有收集绿色能量习惯的年轻人,即便能承担打车的费用,还是选择坐地铁,因为想种树;即便家里的旧衣服穿不了了,年轻人也不会随意扔掉,还是因为想种树。

年轻人用多种办法收集绿色能量 图源:蚂蚁森林

上线四年,蚂蚁森林已从一个创新型公益项目,成长为见证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社会风尚。除了超5.5亿普通人的参与,蚂蚁森林还吸引了包括公益组织、科研机构、城市、高校、明星、品牌在内的800多个各界合作伙伴。

“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科技,唤醒每个人内心的环保意识,把各种力量联合起来并持之以恒。”蚂蚁森林项目负责人徐笛曾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也纷纷加入蚂蚁森林,通过捐树苗、资助树木养护、支持保护地巡护等形式,在社会范围内不断扩大这项绿色事业。

互联网公益在老年群体中同样备受追捧。

支付宝7月发布的《2020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老年人群体正奋力追赶着数字化时代的进程。上半年中,为老年人定制的支付宝“关怀版”访问量同比增长6.6倍;而过去3年里,支付宝的老年用户数翻了4.5倍。

有的老年人在支付宝上发起“养鸡群”,入群资格是蚂蚁庄园的鸡蛋最少攒到600枚,年龄最大的成员近70岁,一名51岁的大叔已攒下1080枚鸡蛋。

老人们也喜欢种爱情树,虽然70%的爱情树都是一个人在维护,但他们坚持种完的比例是年轻人的两倍。

蚂蚁森林的老年用户,上海市民张先生 图源:蚂蚁公益

据统计,过去一年中,老年用户在蚂蚁森林种植超过84万棵树,平均每天种树2305棵;使用行走捐的老年用户人均每天捐1万步;而老年用户的爱心捐赠超过1200万元。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普通人还是企业组织,蚂蚁集团的公益项目在努力地降低人们参与公益的“门槛”。蚂蚁的公益实践也不断证明着:中国人从来不吝惜表达善意,只是缺少“聚沙成塔、滴水石穿”的手段和机会。

在创新科技打造出的平台上,数亿人正如蚂蚁一般齐心协力,默默托举起不可思议的重量,不舍昼夜,终成大事。

公益短片《种》里没有“演员”,它的故事是每一个平凡人的写照,而每一个平凡人都是蚂蚁公益的“主角”。

片尾处的一句话点明了公益的期许,也勾画出大众对社会的期望:

“让我们相信的事,长成相信的样子。”

0 阅读:18

刺猬公社

简介:内容产业垂直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