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军区第14 军 40 师师长刘昌友,1937 年 9 月出生于云南丽江。1954 年 10 月入伍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1970 年 2 月,经过 7 年参谋工作的历练,他被提拔为作训科科长。在科长任期的 9 年里,刘昌友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他重视人才培养,在选人、用人、育人方面独具慧眼。作训科在他的带领下成绩斐然,人才辈出,被赞誉为 “精英团体”,他所带出的参谋中,有 6 人成长为共和国将军。
1979 年 8 月,刘昌友从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学成归来,随即被师党委委以重任,担任侦察支队支队长,率领全师侦察分队奔赴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执行侦察作战任务。这一时期的作战,成为后续老山作战的 “战前预演”。在扣林山、老山等地的侦察战斗中,他指挥部队歼敌 80 余名,还成功捕获敌少尉军官 1 名,获取了大量当面越军兵力配置、阵地部署等重要情报,为后期胜利收复扣林山、老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3 年 12 月 14 日,已担任40师师长的刘昌友接到了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任务 —— 率 40 师及配属加强部队共 15 个团以上单位,担负老山地区拔点作战任务。从这一刻起,他与老山紧紧相连,书写了一段人生的传奇。
部队进入集结地域后,刘昌友迅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临战训练和补差训练。他深知此次作战的重难点,提出要着力解决秘密穿插能到位、克服障碍上得去、步炮协同配合好、纵深战斗歼得了、初期防御稳得住等五个关键问题。按照 “三从一大” 原则,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强度、超负荷进行训练,40 师据此下达 “五训法” 训令,全师官兵积极投入紧张的备战状态。通过模拟相似地形训练、针对作战重点难点破解问题训练等多种方式,部队的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4 年 4 月 25 日 17 时 30 分,各参战部队开始向进攻出发阵地秘密开进。27 日 6 时,步兵部队克服重重困难到达待机地域,17 时利用夜暗开始秘密接敌。刘昌友命令攻击部队轻装快速前进,以坚定的决心鼓舞士气,此时的老山地区,风雨欲来,敌人却浑然不知中国军队即将发起的雷霆一击。
4 月 28 日 2 时 30 分,穿插分队越境向预定目标穿插,攻击分队占领进攻出发阵地。5 时 56 分,随着两发红色信号弹升空,收复老山的战斗正式打响。在战斗中,刘昌友遵循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和 “山岳丛林地作战要小群多路、多方向攻击” 的战术原则,精心部署兵力。主攻团第一梯队投入全团 3/4 的兵力,在步兵和炮兵火力上形成绝对优势;各级副职加强下一级指挥,机关人员随攻击分队作战指导;主要方向突击连不留预备队,多个攻击群队从不同方向同时攻击。
119 团团长张又侠和师炮团团长赵扣斌在指挥所密切配合,指挥炮火为步兵开辟通路,119 团迅速向 662.6 号高地发起攻击。2 营 6 连仅用 7 分钟就攻占该高地,首战告捷的捷报极大地鼓舞了全师士气。副师长任忠在 118 团指挥所加强指挥,118 团 3营、2营从东西两翼向老山主峰发起猛烈攻击。仅用 1 小时 54 分就攻上老山主峰表面阵地。10 时 50 分,经过激烈争夺,师团预备队投入战斗,最终成功攻占老山主峰。此后,119团3营和122团3营又乘胜追击,于4 月 29 日至 5 月 1 日相继攻占那拉地区,全歼守敌,打扫战场后转入防御。此役共毙敌 876 人,伤敌 337 名,俘敌 9 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取得了老山进攻战斗的辉煌胜利。
作战期间,刘昌友高度重视经验总结。他多次利用战斗间隙分析战斗情况,与作战部门共同研究提出一系列战术战法。在攻占八里河东山的战斗中,这些战术战法得到了成功验证。5 月 15 日凌晨,战斗打响,部队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出击,仅用 5 分钟就攻占 31 号高地,9 分钟后攻占 45 号高地,62 分钟内就拔除了八里河东山的 6 个据点,再次彰显了他卓越的指挥艺术。
进入防御作战阶段后,刘昌友明确提出 “宁挖工事累死、也不让敌人的炮弹炸死” 的口号,组织部队边战斗边总结经验边构筑工事,打造能藏、能打、能走、能存的坚固阵地。他要求部队灵活运用七种战术手段,如择要据守、合理布兵、少摆多屯、巧用冷枪冷炮、组织侦察渗透、择机反冲击歼敌、阵内清剿等,确保阵地安全。
1984 年 7 月,越军不甘心失败,制定 “MB - 84” 战役计划,妄图发动大规模反扑。刘昌友凭借敏锐的战场洞察力,从敌人提前开饭、电台联络频繁等细节中准确判断出敌人即将发动进攻,且极有可能在 7 月 12 日或 13 日,甚至当晚就发起攻击。他果断下令 在松毛岭、那拉地区防御的119 团,和老山主峰诸高地的120 团等部队在 11 日凌晨前做好一切战斗准备,提前抢占先机。
在抗击越军大规模反扑的作战会议上,刘昌友提出“以炮兵火力歼敌为主” 的作战原则,形象地解释为 “敌打我阵地、我打我前沿”,得到师党委的支持并建立师炮兵指挥所,实现炮兵与步兵指挥员同图指挥,大大提升了步炮协同能力。7 月 12 日凌晨,战斗打响,在发现敌人进攻迹象后,刘昌友果断指挥炮兵进行反准备。经过试探性射击和大规模炮击,打乱了敌人进攻队形,使敌人伤亡惨重。尽管敌人在炮火中多次发起冲锋,但始终无法突破我军防线。经 14 小时激战,我军歼敌 3700 余人,取得 “7・12” 大捷,彻底粉碎了越军的反扑企图,创造了热带山岳丛林地防御作战的经典战例。
老山作战充分展现了刘昌友独特的指挥风格。部队回撤后,刘昌友在战评总结中主动承担责任,他将胜利归功于上级指挥、全体参战官兵和当地人民,同时认真剖析作战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 118 团 1 营穿插任务过重等问题进行深刻检讨。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对他评价颇高,称其 “打仗,沉着坚定;总结,谦虚谨慎”。
然而,战功赫赫的刘昌友战后却未获得大幅晋升。一方面,他为 4.28 收复老山时 118 团 1 营穿插失败承担了部分责任,尽管战前他制定的穿插路线被军首长更改,但作为师长,他依然主动担当。另一方面,年龄问题成为制约他晋升的主要因素。当时全军推行领导干部知识化、年轻化,刘昌友 1937 年出生,1984 年已 47 岁,按照政策规定,战后晋升一级已属不易,最终他晋升为 14 军副军长,后以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职务离休。刘昌友将军的一生,是为国防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在老山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卓越指挥,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军事史上。
2019 年 1 月 31 日,刘昌友将军因病逝世,追悼会上的挽联 “从士兵到将军七战七捷英名垂千古,打老山扫雷场鞠躬尽瘁铁血铸军魂!” 正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