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那么美,不读多可惜!
2500 多年来,它一直是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
它是中国诗歌的开始,中国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
它是国人美学、文学启蒙的首选,更是每个中国家庭都应藏有的经典。
耳熟能详的300多个成语正源于它:窈窕淑女、未雨绸缪、高山仰止、风雨如晦……
梁启超曾说,“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叶嘉莹先生说:“诗,让我们心灵不死。”
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的风雅、含蓄、浪漫,在《诗经》里都能找到影子。
我们对情、对义、对人生的寻求,在《诗经》里都能看到答案。
无论多难,愿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能诗意盈盈,诗酒趁年华。
在中国文献典籍中,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者,莫过于“五经”。“五经”中影响最广,感人最深者,则莫过于《诗经》。故《诗序》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诗经》的双重身份,她既是“诗”,也是“经”。
“诗”是她自身的素质,而“经”则是社会与历史赋予她的文化角色。
在二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乃至东方历史上,她的经学意义要远大于她的文学意义。
《毛诗序》说:“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孔颖达《毛诗正义》说:“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
朱熹《诗集传序》说:“《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
钱穆说:“《诗经》三百篇。在这里我们见到文学与伦理之凝合一致,不仅为将来中国全部文学史的渊泉,即将来完成中国伦理教训最大系统的儒家思想,亦大体由此衍生。”
读《诗》在略检注解,疏通大意的基础上,把她的意思品读出来,而后与自己及身边、眼前的人、事、物联系起来,其中的道理、情感自然会汩汩流出,使自己进入情景之中,去体会其心灵的脉动。在这种情景下,你可能会把外在的什么赋比兴之类,统统淡化,而感受的是她的精神力量。
(观点内容皆来自于网络,图片来自互联网)